一种广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9287发布日期:2023-08-25 04:3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广播机,具体为一种广播机。


背景技术:

1、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

2、市场上的广播机在海上工作使用时,可以向全船进行有线转播、传令、广播,也可对海上或岸上喊话联络,其中包括船用壁挂式公共广播主机其型号为hkd-25/50/100c/d,但是在海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潮气,对广播机内部元件造成伤害,降低使用寿命,甚至影响装置正常使用,如信号不好或受潮后,绝缘性能的降低,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为cn2156468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紧急电话广播一体机,其通过加热的方式,并将热风吹进广播一体机本体内,起到防潮效果。

3、现有的广播机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功能,例如上述专利,虽然能通过加热的方式,起到防潮效果,但是其使用时,需要持续进行加热并吹风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广播机加热后,内部会处于高温状态,加速广播机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装置的实用性,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播机,具备防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广播机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功能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广播机,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广播机本体,其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孔体,开设于所述广播机本体两侧,且开设有多个;所述广播机本体侧面设置有防潮组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广播机本体两侧;槽体,开设于两个所述壳体内部后表面;板体,卡接于两个所述槽体内部,且两个所述板体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壳体前表面;吸水棉,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内侧壁;风扇,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壳体侧面。

5、优选的:所述防潮组件还包括:滤网,设置于一个所述壳体侧面。

6、优选的:所述滤网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

7、优选的:两个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槽,开设于所述壳体侧面;圆头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弹簧,套设于两个所述圆头杆外侧壁;卡槽,开设于两个所述板体相向面,且两个所述圆头杆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卡槽内。

8、优选的:两个所述圆头杆相向端均为圆弧形,且所述卡槽为圆弧形槽。

9、优选的:每个所述板体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卡槽。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壳体分别将两组所述孔体遮盖。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播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具备防潮的优点,开启风扇,使风扇将广播机本体内部的空气抽出,通过右侧的多个孔体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吸入广播机本体内部的同时,通过吸水棉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起到通风、散热和防潮效果,且方便对吸水棉进行更换时,做到了通过设置风扇和吸水棉,实现对广播机本体进行除湿、散热和通风的效果,且在不需要使用广播机本体时,两个吸水棉仍能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广播机本体内,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广播机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功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广播机,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组件(2)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6)与所述壳体(21)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21)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头杆(32)相向端均为圆弧形,且所述卡槽(34)为圆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体(23)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卡槽(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播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21)分别将两组所述孔体(13)遮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广播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广播机,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广播机本体,其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孔体,开设于所述广播机本体两侧,且开设有多个;所述广播机本体侧面设置有防潮组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广播机本体两侧;开启风扇,使风扇将广播机本体内部的空气抽出,通过右侧的多个孔体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吸入广播机本体内部的同时,通过吸水棉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起到通风、散热和防潮效果,且方便对吸水棉进行更换时,做到了通过设置风扇和吸水棉,实现对广播机本体进行除湿、散热和通风的效果,两个吸水棉仍能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广播机本体内,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东泉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