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音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1237发布日期:2023-08-18 15:4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音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麦克风,尤其涉及麦克风音头。


背景技术:

1、麦克风(话筒)根据换能原理的不同,一般分为电容式、电动式、电磁式、半导体式、电压式等,其中电容麦克风因其相应速度快、高频亮丽,低频灵敏的特性,一般用于录音棚录音、现场扩音等专业场合,而大振膜电容麦克风的低频拾取能力要比小振膜强很多,且声音宽广、处理高声压能力强。

2、音头作为麦克风(话筒)中拾音的精密器件,根据指向性不同可以分为全向性、双指向性、单指向性、心形指向性、超心形指向性等。电容式麦克风利用电容大小的变化,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常情况下,音头中改变电容大小的两个极板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被称为振膜和背极,随着振膜和背极的固定,音头的指向性也确定下来不可变动,由于音头的指向性单一,使用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不同指向性的麦克风,增加了使用成本,在变化的环境中,使用同一支麦克风不能达到很好的拾音效果。

3、因此,亟需一种麦克风音头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麦克风音头,能够调节麦克风的指向性,满足不同环境下对麦克风拾音方式的不同要求。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麦克风音头,包括极板垫片、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紧固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位于所述极板垫片的两侧,所述紧固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腔体紧固于所述第二腔体上;

4、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极板、第一膜片、第一压环组件和第一金属端子组件,所述第一膜片通过所述第一压环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极板背离所述极板垫片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组件上的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

5、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极板、第二膜片、第二压环组件和第二金属端子组件,所述第二膜片通过所述第二压环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极板背离所述极板垫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组件上的第二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环组件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压环和多个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同心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所述第一压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膜片压紧于所述第一极板上,多个所述第一螺钉沿所述第一压环的周向排布且均穿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一极板螺纹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均为聚脂薄膜材质。

8、可选地,所述第二压环组件包括第三垫片、第四垫片、第二压环和多个第二螺钉,所述第三垫片和所述第四垫片同心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所述第二压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膜片压紧于所述第二极板上,多个所述第二螺钉沿所述第二压环的周向排布且均穿过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第二极板螺纹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三垫片和所述第四垫片均为聚脂薄膜材质。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均为pet材质,且中部镀金。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组件包括第一金属垫片、第一金属端子和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金属垫片和第一金属端子由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所述第一膜片上,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金属端子、所述第一金属垫片和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组件包括第二金属垫片、第二金属端子和所述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金属垫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由上至下依次叠放于所述第二膜片上,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金属端子、所述第二金属垫片和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第三螺钉,所述极板垫片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两个所述第三螺钉,两个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音头,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极板垫片,并通过紧固组件将第一腔体紧固于第二腔体上,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双面拾音麦克风音头,在抗高声压方面有更优良的表现,能够防止在音量过大的时候出现音频失真现象,同时能够调节麦克风的指向性,满足不同环境下对麦克风拾音方式的不同要求。



技术特征:

1.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垫片(100)、第一腔体(200)、第二腔体(300)和紧固组件,所述第一腔体(200)和所述第二腔体(300)分别位于所述极板垫片(100)的两侧,所述紧固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腔体(200)紧固于所述第二腔体(3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组件(230)包括第一垫片(231)、第二垫片(232)、第一压环(233)和多个第一螺钉(234),所述第一垫片(231)和所述第二垫片(232)同心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膜片(220)与所述第一极板(210)之间,所述第一压环(233)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膜片(220)压紧于所述第一极板(210)上,多个所述第一螺钉(234)沿所述第一压环(233)的周向排布且均穿过所述第一膜片(220)与所述第一极板(2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231)和所述第二垫片(232)均为聚脂薄膜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环组件(330)包括第三垫片(331)、第四垫片(332)、第二压环(333)和多个第二螺钉(334),所述第三垫片(331)和所述第四垫片(332)同心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二膜片(320)与所述第二极板(310)之间,所述第二压环(333)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膜片(320)压紧于所述第二极板(310)上,多个所述第二螺钉(334)沿所述第二压环(333)的周向排布且均穿过所述第二膜片(320)与所述第二极板(310)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片(331)和所述第四垫片(332)均为聚脂薄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220)和所述第二膜片(320)均为pet材质,且中部镀金。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组件(240)包括第一金属垫片(241)、第一金属端子(242)和所述第一紧固件(243),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41)和第一金属端子(242)由下至上依次叠放于所述第一膜片(220)上,所述第一紧固件(24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金属端子(242)、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41)和所述第一膜片(220)与所述第一极板(2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组件(340)包括第二金属垫片(341)、第二金属端子(342)和所述第二紧固件(343),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41)和所述第二金属端子(342)由上至下依次叠放于所述第二膜片(320)上,所述第二紧固件(34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金属端子(342)、所述第二金属垫片(341)和所述第二膜片(320)与所述第二极板(3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第三螺钉(410),所述极板垫片(100)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两个所述第三螺钉(410),两个所述第三螺钉(410)穿过所述第一腔体(200)与所述第二腔体(300)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螺钉(410)穿过所述第二腔体(300)与所述第一腔体(200)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麦克风技术领域,公开了麦克风音头。该麦克风音头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极板垫片,并通过紧固组件将第一腔体紧固于第二腔体上,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双面拾音麦克风音头,在抗高声压方面有更优良的表现,能够防止在音量过大的时候出现音频失真现象,同时能够调节麦克风的指向性,满足不同环境下对麦克风拾音方式的不同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邓刚,陆庆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长丰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