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7703发布日期:2024-01-26 22:5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声学,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1、随着声学输出技术的发展,声学装置(例如,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通常,耳机上会布置麦克风,用于拾取用户声音。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效果依赖于其在耳机上的布置方式。如何在保证耳机输出声音效果的同时,提高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以及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具有足够差异,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除此之外,本说明书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通过耳挂将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发声部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结构,使得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得到提升。

2、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固定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覆盖对耳轮区域;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具有足够差异,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除此之外,本说明书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通过耳挂将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发声部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结构,使得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得到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和耳廓在所述矢状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形心与所述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二投影在所述垂直轴方向的高度之比在0.35-0.6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投影的形心与所述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投影在所述矢状轴方向的宽度之比在0.4-0.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孔相对所述第二收音孔更加靠近用户嘴部,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对耳轮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交点具有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为2mm-10mm;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比值为1.8-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比值为2.5-3.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耳廓的前外侧面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与所述耳挂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六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的比值为0.19-0.4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范围为13°-21°,和/或,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七距离,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和所述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七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25,和/或,所述发声部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第八距离,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和所述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八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1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的前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所述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的长轴方向具有第九距离,所述第九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沿所述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75,和/或,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的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短轴方向具有第十距离,所述第十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沿短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5。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音孔位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下侧面、外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音孔位于所述发声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的距离为1mm-3mm,和/或,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发声部的前侧面的距离为8mm-12mm。

12.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朝向所述耳廓的前外侧面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发声部的其他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孔。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和耳挂,被配置为将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以及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设置于发声部或耳挂中,发声部或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与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童珮耕,解国林,李永坚,徐江,招涛,武多多,戢澳,齐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