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降噪耳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7402发布日期:2023-06-28 15:4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降噪耳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耳罩,尤其是一种电子降噪耳罩。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降噪耳罩均带af/fm收音机功能,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385253u一种内藏am/fm收音机的降噪耳机,由耳机头带、听筒、am/fm收音机电路板和伸缩杆组成,其特征是在听筒外壳边缘装配隔音圈,听筒外壳安有天线、lcd显示屏、am/fm功能切换键、设置键、音量调节键和编码器,它们和安装在听筒内的am/fm收音机电路板、扬声器、电池相连接。该种耳机只有一根天线,收音效果差,也有设在两根天线的耳机,但是存在am天线与fm天线相互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降噪耳罩,解决am天线与fm天线相互干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主板、喇叭和设在壳体内侧的护唇;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fm天线,所述fm天线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am天线,所述am天线与fm天线呈垂直分布,所述am天线与主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采用了外置fm天线与内置am天线,两天线成90度空间布局,减少了am天线与fm天线的相互干扰,结合被动降噪耳机结构的应用,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音频听觉选择。

3、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天线套,所述fm天线的下端设在天线套内,所述fm天线的下端连接导体,导体的一端通过螺丝锁紧在主板上。

4、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中层板、盖在中层板外侧的外壳和设在中层板内侧的贴片,所述护唇固定在贴片上,所述中层板的中部形成安装座,所述喇叭设在安装座内,中层板内侧于安装座外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隔音棉,所述中层板与贴片之间设有覆盖内隔音棉和安装座的外隔音棉。

5、作为改进,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天线座,所述am天线固定在天线座上。

6、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与中层板围成封闭空间,所述主板设在封闭空间内。

7、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功能按键、选台钮、音量开关旋钮和指示灯。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外置fm天线与内置am天线,两天线成90度空间布局,减少了am天线与fm天线的相互干扰,结合被动降噪耳机结构的应用,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音频听觉选择。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主板、喇叭和设在壳体内侧的护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fm天线,所述fm天线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am天线,所述am天线与fm天线呈垂直分布,所述am天线与主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天线套,所述fm天线的下端设在天线套内,所述fm天线的下端连接导体,导体的一端通过螺丝锁紧在主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层板、盖在中层板外侧的外壳和设在中层板内侧的贴片,所述护唇固定在贴片上,所述中层板的中部形成安装座,所述喇叭设在安装座内,中层板内侧于安装座外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隔音棉,所述中层板与贴片之间设有覆盖内隔音棉和安装座的外隔音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天线座,所述am天线固定在天线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中层板围成封闭空间,所述主板设在封闭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功能按键、选台钮、音量开关旋钮和指示灯。


技术总结
一种电子降噪耳罩,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主板、喇叭和设在壳体内侧的护唇;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FM天线,所述FM天线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AM天线,所述AM天线与FM天线呈垂直分布,所述AM天线与主板电性连接。本技术原理:采用了外置FM天线与内置AM天线,两天线成90度空间布局,减少了AM天线与FM天线的相互干扰,结合被动降噪耳机结构的应用,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音频听觉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林太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