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0297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开放式耳机,特别的涉及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耳式耳机长时间佩戴,对耳朵会发生负累感和疼痛感,入耳耳机对人耳听力会超成很大伤害,长期使作会导致听力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发出了开放式蓝牙耳机。但是耳机被动非常差,导致低频流失非常严重,出音孔距离耳道非常远,只靠驱动单元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整个声音质量与入耳式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2、因此,提出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改善了低频流失严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包括:连接内壳和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内壳和连接外壳相互卡接形成耳机壳,所述连接内壳与连接外壳之间设置有驱动单元和密封盖板;所述连接外壳靠近连接内壳的一侧开设有后腔;所述连接内壳的内壁一体成型的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的外壁与连接内壳的内壁之间形成导向管道,所述连接凸起的内壁与连接内壳的内壁之间形成减振小腔体;所述密封盖板的表面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与导向管道相连通;所述连接内壳远离连接外壳的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的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安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内壳的表面开设有与导向管道相连通的导向孔。

3、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的横截面形状呈耳蜗状,所述密封盖板靠近连接凸起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起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密封盖板通过卡槽与连接凸起卡接。

4、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的一侧与连接凸起的表面卡接并遮挡减振小腔体。

5、优选的,所述密封盖板远离驱动单元的一侧呈圆弧形设置并贴合连接内壳的内壁,所述密封盖板靠近驱动单元的一侧形状近似波浪形。

6、优选的,所述豁口开设于密封盖板靠近驱动单元的一侧并远离导向孔,所述后腔通过豁口与导向管道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连接外壳的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出音孔相对应的第一防尘垫片,所述第一防尘垫片的形状为腰型孔状,所述连接外壳的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导向孔相对应的第二防尘垫片,所述第二防尘垫片的形状为腰型孔状。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置导向管道和豁口,能够在驱动单元振膜振动的时候朝后腔辐射声波的声波能够通过后腔和豁口导入导向管道的内部,最终通过导向孔将声波释放,避免了传统设备在后腔开设导向孔导致前后辐射的声波相位正好相反,总的低频能量不但不能加强,反而会被削弱或抵消,利用导向管道将后腔内的声波相位再颠倒一次,这样就和驱动单元前向辐射的声波同相了,达到低频提升;

10、2、通过设置密封盖板和减振小腔体的相互配合能够减小谐振,降低失真率及振动导致的杂音。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105)的横截面形状呈耳蜗状,所述密封盖板(4)靠近连接凸起(105)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起(105)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密封盖板(4)通过卡槽与连接凸起(105)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设置于安装腔(5)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4)的一侧与连接凸起(105)的表面卡接并遮挡减振小腔体(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4)远离驱动单元(3)的一侧呈圆弧形设置并贴合连接内壳(1)的内壁,所述密封盖板(4)靠近驱动单元(3)的一侧形状近似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401)开设于密封盖板(4)靠近驱动单元(3)的一侧并远离导向孔(101),所述后腔(201)通过豁口(401)与导向管道(6)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2)的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出音孔(102)相对应的第一防尘垫片(103),所述第一防尘垫片(103)的形状为腰型孔状,所述连接外壳(2)的表面嵌入安装有与导向孔(101)相对应的第二防尘垫片(104),所述第二防尘垫片(104)的形状为腰型孔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开放式耳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升开放耳机声音质量的装置,包括:连接内壳和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内壳和连接外壳相互卡接形成耳机壳,所述连接内壳与连接外壳之间设置有驱动单元和密封盖板;所述连接外壳靠近连接内壳的一侧开设有后腔;通过设置导向管道和豁口,能够在驱动单元振膜振动的时候朝后腔辐射声波的声波能够通过后腔和豁口导入导向管道的内部,最终通过导向孔将声波释放,避免了传统设备在后腔开设导向孔导致前后辐射的声波相位正好相反,总的低频能量不但不能加强,反而会被削弱或抵消,利用导向管道将后腔内的声波相位再颠倒一次,这样就和驱动单元前向辐射的声波同相了,达到低频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蔡和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兰士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