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弯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768发布日期:2023-10-28 18:3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弯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弯线装置,尤其是一种扬声器弯线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扬声器产品对音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引线轨迹的工艺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2、目前的行业状况为

3、1、专业的全自动绕线一体机设备成本极高,一般产品难以承受巨大的成大压力。

4、2、手工作业方式生产的产品,引线轨迹一致性较差,影响产品性能及可靠性表现。

5、综上所述现有的扬声器弯线存在全自动绕线一体机设备成本极高与手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和品质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扬声器弯线存在全自动绕线一体机设备成本极高与手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和品质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弯线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弯线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从两侧锁紧治具的弯线底座,治具设置在弯线底座的中间,弯线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顶出后顶开治具中线夹的顶杆和气缸,弯线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轴运动平台,三轴运动平台上安装弯线夹爪,三轴运动平台驱动弯线夹爪进行弯线运动。

3、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为分体式的,包括上层的定位治具和下层的弯线治具,定位治具和弯线治具上具有相同数量且位置相同的用于放置音圈的第一音圈位和第二音圈位。

4、进一步地,所述弯线治具第二音圈位的上侧具有与顶杆配合的线夹。

5、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两侧的弯线底座上具有伸缩锁紧或松开治具的锁紧气缸。

6、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同时驱动顶杆升降,顶杆的数量与治具中第一音圈位和第二音圈位数量相等,顶杆垂直于弯线底座的设置,并通过弯线底座上预先开设的通孔升降。

7、进一步地,所述弯线夹爪的夹线端具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靠拢夹紧和远离松开,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上具有凹凸配合的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扬声器弯线装置,包含定位治具与动作平台,采用非标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工作业,同时提高了生产线的良率与效率,使用本单机扬声器自动弯线装置,可以较好的提高产品引线轨迹的一致性,带来优质音频的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良率高、效率高和产品一致性高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扬声器弯线装置,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从两侧锁紧治具的弯线底座,治具设置在弯线底座的中间,弯线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顶出后顶开治具中线夹的顶杆和气缸,弯线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轴运动平台,三轴运动平台上安装弯线夹爪,三轴运动平台驱动弯线夹爪进行弯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弯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为分体式的,包括上层的定位治具和下层的弯线治具,定位治具和弯线治具上具有相同数量且位置相同的用于放置音圈的第一音圈位和第二音圈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弯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线治具第二音圈位的上侧具有与顶杆配合的线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弯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两侧的弯线底座上具有伸缩锁紧或松开治具的锁紧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弯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同时驱动顶杆升降,顶杆的数量与治具中第一音圈位和第二音圈位数量相等,顶杆垂直于弯线底座的设置,并通过弯线底座上预先开设的通孔升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弯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线夹爪的夹线端具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靠拢夹紧和远离松开,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上具有凹凸配合的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弯线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扬声器弯线存在全自动绕线一体机设备成本极高与手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和品质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扬声器弯线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从两侧锁紧治具的弯线底座,治具设置在弯线底座的中间,弯线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顶出后顶开治具中线夹的顶杆和气缸,弯线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轴运动平台,三轴运动平台上安装弯线夹爪,三轴运动平台驱动弯线夹爪进行弯线运动,本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良率高、效率高和产品一致性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迟永冉,华克,徐国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裕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