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

文档序号:36467510发布日期:2023-12-21 21:2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

本技术属于火情探查摄像装置,具体是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1、摄像机通过将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在拍摄物体时,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摄像机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在进行野外火情勘测时,一般借助无人机、直升机等设备配置摄像头进行工作,安全无负担。

2、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4165330u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直升机巡航用摄像头启动电机工作,并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后推动螺筒向下移动,通过固定盒的作用带动摄像头向下移动,同时在铰接杆的作用下,推动底盖板打开,当摄像头伸出壳体后,即可进行正常摄像工作,反之,摄像头收纳在壳体内部时,可对摄像头提供保护功能,防尘性更好。

3、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4、现有直升机用摄像头,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并借助螺杆与螺筒的配合,并借助固定盒带动摄像头推动底盖板打开,将摄像从壳体内部伸出,方便实用,并在收起时拍摄周围环境,但当直升机通过该摄像头在野外进行火情探查时,被燃烧物产生的灰烬容易在摄像头的一侧形成阻挡,最终影响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清晰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通过将支架和摄像底座固定在直升机机身的底部,启动风扇,使风扇向摄像头摄像方向吹风,避免野外火灾现场向空中扬起的灰尘靠近摄像头,保证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清晰,解决了现有直升机通过该摄像头在野外进行火情探查时,被燃烧物产生的灰烬容易在摄像头的一侧形成阻挡,最终影响摄像头采集图像清晰程度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包括两部分的结构,分别为:防护机构和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底座,所述摄像底座的底部铰接式连接有球头杆,所述球头杆的一端螺纹式连接有摄像头;

4、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侧的底部装配式连接有两个风扇,所述防护罩另一侧的顶部铰接式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端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支架,所述防护罩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圆环挂杆。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和摄像底座通过同一组螺栓固定式连接在直升机机身的底部,所述圆环挂杆的一端滑动式连接在球头杆的外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环挂杆的一端螺纹式连接在防护罩的内部,所述摄像头收纳式连接在防护罩的内部。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内壁一体式成型有两个布线槽,两个所述布线槽对称分布在摄像头底部的两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一侧的内部扣接式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防护棉,所述防护棉一侧的表面与摄像头镜片的表面相贴合。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的镜面表面贴附有防水膜。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一侧的内壁固定式连接有金属环,所述防护盖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磁环。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盖通过磁环与金属环相吸附,所述摄像头活动式连接在金属环的外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一侧加工有两个取卸槽口,两个所述取卸槽口对称分布在防护盖的两侧。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通过将支架和摄像底座固定在直升机机身的底部,启动风扇,使风扇向摄像头摄像方向吹风,避免野外火灾现场向空中扬起的灰尘靠近摄像头,保证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清晰;

15、2.通过电动推杆在圆环挂杆和球头杆的配合下控制防护罩带动摄像头绕球头杆与摄像底座的铰接点转动,可以调节摄像头在直升机机身底部的俯仰角度,有利于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16、3.通过在防护罩一侧的内部扣接防护盖,使防护棉表面与摄像头的镜面表面贴合,可以在摄像机构不工作时,防止摄像头镜片上落灰,在摄像头随飞行的直升机进行摄像工作时,雨水击打在镜片表面贴附的防水膜,受重力向底部落入空中,并受风的影响,使摄像头表面的小水珠蒸发,有利于保证摄像头的镜片清晰。

17、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构和防护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和摄像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和摄像底座(21)通过同一组螺栓固定式连接在直升机机身的底部,所述圆环挂杆(15)的一端滑动式连接在球头杆(22)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挂杆(15)的一端螺纹式连接在防护罩(13)的内部,所述摄像头(23)收纳式连接在防护罩(13)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3)的底部内壁一体式成型有两个布线槽(24),两个所述布线槽(24)对称分布在摄像头(23)底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3)一侧的内部扣接式连接有防护盖(3),所述防护盖(3)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防护棉(6),所述防护棉(6)一侧的表面与摄像头(23)镜片的表面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3)的镜面表面贴附有防水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3)一侧的内壁固定式连接有金属环(5),所述防护盖(3)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磁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通过磁环与金属环(5)相吸附,所述摄像头(23)活动式连接在金属环(5)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3)一侧加工有两个取卸槽口(14),两个所述取卸槽口(14)对称分布在防护盖(3)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野外火情检测防雾防抖红外偏振成像装置,包括防护机构和摄像机构,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底座,摄像底座的底部铰接有球头杆,球头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摄像头;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一侧的底部装配有两个风扇,防护罩另一侧的顶部铰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端的顶部固定有支架,防护罩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圆环挂杆,防护罩一侧的内部扣接有防护盖,防护盖的一侧固定有防护棉;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将支架和摄像底座固定在直升机机身的底部,在直升机携带摄像机构进行拍摄工作时,启动风扇,使风扇向摄像头摄像方向吹风,有利于防止异物靠近摄像头,保证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管仲文,洪乐天,甘雨彤,马箫月,李敦磊,蔡星照,徐太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