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8355发布日期:2023-11-30 14:1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音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音箱为一种将实现录制好的对应声响的电信号重新转化为声信号的装置,通常由喇叭和音箱箱体构成,电信号输入后驱动喇叭震动完成发声,音箱箱体用于在喇叭工作的过程中固定喇叭。

2、传统的音箱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2310022u公开的一种vw大众汽车同轴/低音音响扬声器装置,包括在一扬声器支架的上凸台及其内放置一环形垫圈和扬声器,用铆钉或螺栓固定于支架的内侧,扬声器通过环形垫圈与支架以及音响壳体连接;然而,由于喇叭以及喇叭发出的声音信号都会导致机械震动,且任何物体,包括音箱箱体,自身也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喇叭运行的时候,其震动相位有概率与箱体固有震动频率重合,产生共振并导致异音,虽然上述结构中的环形垫圈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喇叭的震动相位和频率,减少共振概率,然而其仅能在喇叭的上端发挥减震作用,对喇叭的防共振效果较差,同时由于音箱箱体的结构通常较为扁平使得安装空间受限制,喇叭安装到箱体上后,喇叭底部与音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喇叭开始工作产生震动后,喇叭底部与箱体底部有发生接触并碰撞的概率,导致在喇叭运行时箱体容易产生共振异音;同时,上述结构不能对喇叭进行充分固定,会导致喇叭运行的时候会产生较大且不被约束的振动,导致盆架容易断裂,为此,需要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减小共振影响的喇叭与其外壳间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具有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可降低共振影响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台包括固定部和软胶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胶套套设于固定部外。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开设有用于套设固定部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固定部的体积,使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软胶套过盈配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固定部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套在朝向减震垫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用于衬垫在所述箱体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边缘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延长部的上表面与喇叭底部过盈配合,所述延长部的下表面与箱体底面过盈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支撑台的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其底部截面面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若干与喇叭下部抵接的弹性支撑台套,当震动通过软胶套传递至箱体时,震动波的相位和频率在弹性支撑台软胶套中被打乱,降低了喇叭震动和箱体固有振动重合的概率;

15、(2)通过设置若干与喇叭下部抵接的弹性支撑台及软胶套,使得当喇叭在震动影响下有发生摆动的趋势时,三个弹性支撑台在垂直于盆架轴心的平面上从不同方向夹紧喇叭,与喇叭抵接阻止喇叭的过度摆动,同时三个弹性支撑台上的三个软胶套进一步吸收了喇叭自身工作震动的能量,进一步减少了喇叭自身的摆动,进一步避免了盆架断裂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台包括固定部和软胶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胶套套设于固定部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开设有用于套设固定部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固定部的体积,使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软胶套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可拆卸地套设于固定部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在朝向减震垫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用于衬垫在所述箱体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边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的上表面与喇叭底部过盈配合,所述延长部的下表面与箱体底面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台的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其底部截面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喇叭与其外壳间共振的安装结构,属于音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喇叭、箱体和减震支撑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喇叭的底部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减震支撑组件相抵配合,所述喇叭顶部的盆架嵌合于所述安装口,所述减震支撑组件包括减震垫和若干弹性支撑台,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喇叭底面之间,若干弹性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喇叭底面的边缘相抵,所述减震垫为圆形垫,其圆心与所述安装口在箱体内底面投影的圆心重合,若干弹性支撑台环绕于所述圆形垫等间距设置;其固定效果好的同时可降低共振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迪雅圣发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