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5102发布日期:2024-02-09 12:1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电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声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声设备的麦克风拾音孔通常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以相关技术中的麦克风和密封件通常沿着壳体的内壁以侧塞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容易使麦克风和密封件之间发生变形和偏位,导致麦克风的气密性较差,从而降低了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声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麦克风的气密性较差,导致麦克风的拾音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申请的电声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麦克风和压盖组件。壳体形成有容置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拾音孔;电路板贴设在容置腔的内壁上,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拾音孔对接连通的第一通孔;麦克风设置在电路板的背向拾音孔的一侧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声音经由拾音孔和第一通孔进入麦克风;压盖组件用于罩盖麦克风,且向电路板提供挤压力,使电路板压紧于容置腔的内壁。

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压盖组件包括罩体和抵压件,罩体与电路板的背向拾音孔的一侧连接并罩盖麦克风的外侧;抵压件与容置腔的内壁连接,并抵压在罩体背向拾音孔的一侧。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抵压件包括基体和与基体连接的连接部,基体抵压在罩体背向拾音孔的一侧,容置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锁紧部,连接部与锁紧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锁紧部包括与壳体连接的两个连接柱,拾音孔位于两个连接柱之间,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和连接柱的数量相对应,一连接柱对应穿设在一连接孔内。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分别连接在基体相对两侧的凸起,凸起上开设有连接孔。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柱分别为插接柱和螺纹柱,凸起为具有通孔的连接耳,插接柱插入一连接耳,螺纹柱与另一连接耳固定连接。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声设备还包括粘接层,粘接层设置在容置腔的内壁上,电路板设置在粘接层背向容置腔的侧面上,粘接层上开设有对应连通拾音孔和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声设备还包括补强板,补强板设置在粘接层和电路板之间,补强板上开设有对应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容置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设置有多个,多个麦克风沿容置腔的周向上间隔排布,壳体上开设有对应麦克风数量的拾音孔。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搭载部和串接部,搭载部与麦克风的数量对应,两搭载部通过一串接部连接,串接部与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串接部通过背胶与容置腔的内壁粘接固定;

14、或者,容置腔的内壁形成有限位槽,串接部嵌入限位槽内。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内的扬声器和主控板,扬声器和电路板均与主控板电连接;

16、其中,壳体于其顶壁设置对应扬声器的出声孔,拾音孔开设在壳体的侧壁上。

17、与相关技术中的电声设备相比,本申请的电声设备具有压盖组件。在装配麦克风的过程中,额外配置压盖组件,使压盖组件罩盖麦克风的同时,还通过麦克风向电路板提供挤压力,从而通过麦克风向电路板施加贴紧于容置腔的内壁的外力,麦克风与电路板之间,以及电路板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贴合得更加紧密,这样整个结构中,对接拾音孔和麦克风的声腔的气密性得到有效保证,使得麦克风能够更为清晰地接收通过拾音孔所传播的目标声音,降低了其他杂音的干涉,提高了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包括基体和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基体抵压在所述罩体背向所述拾音孔的一侧,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锁紧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锁紧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两个连接柱,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柱之间,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数量和所述连接柱的数量相对应,一所述连接柱对应穿设在一所述连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基体相背两侧的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为插接柱和螺纹柱,所述凸起为具有通孔的连接耳,所述插接柱能插入一所述连接耳,所述螺纹柱能与另一所述连接耳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粘接层背向所述容置腔的侧面上,所述粘接层上开设有对应连通所述拾音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粘接层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补强板上开设有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麦克风沿所述容置腔的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对应所述麦克风数量的拾音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搭载部和串接部,所述搭载部与所述麦克风的数量对应,两所述搭载部通过一所述串接部连接,所述串接部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接部通过背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粘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扬声器和主控板,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电路板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声设备,电声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麦克风和压盖组件。壳体形成有容置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拾音孔;电路板贴设在容置腔的内壁上,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拾音孔对接连通的第一通孔;麦克风设置在电路板的背向拾音孔的一侧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声音经由拾音孔和第一通孔进入麦克风;压盖组件用于罩盖麦克风,且向电路板提供挤压力,使电路板压紧于容置腔的内壁。本申请中,电声设备配置了压盖组件,提高了麦克风的气密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麦克风的气密性较差,导致麦克风的拾音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