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4850发布日期:2023-12-21 16: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常见的行车辅助系统中,例如行车全景系统、后视系统、前视系统和盲点检测系统等都需要依靠车载摄像头来实现。通常来说,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前玻璃上、车顶上、室内后视镜和车后视杆等具有安装孔的位置。

2、在相关技术中,受限于摄像头视角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车侧身安装单只摄像头,视野受限,不能有效覆盖车体单侧的视野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能够提高视野,有效覆盖车体单侧的视野。

2、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载摄像头装置,用于安装至车辆上;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置腔体,且所述外壳包括用于与车辆连接的第一装配面;及

5、两个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容纳及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体内,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暴露,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为广角镜头,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夹角,且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视角区域部分重合且部分不重合,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所述第一装配面且平行于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光轴。

6、示例性的,每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视角角度大于或等于90°,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可视区域拼接视角角度大于或等于170°。

7、示例性的,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均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且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装配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另一者与所述第一装配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45±5°,所述第三夹角为45±5°。

8、示例性的,所述容置腔体包括用于供取放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开口、及用于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暴露的第二开口;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摄像头模组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摄像头模组限位在所述容置腔体内。

9、示例性的,所述阻挡件包括:连接片、及连接至所述连接片上的挡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片之间呈第四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片连接至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上,所述挡片部分遮挡所述第一开口且连接至所述摄像头模组上。

10、示例性的,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为沿着垂直所述挡片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内穿装第一紧固件,以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

11、示例性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部设有电接头件,所述挡片上设有避让开所述电接头件的缺口区。

12、示例性的,所述摄像头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车辆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连接至所述车辆上。

13、示例性的,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相背的第二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装配面和所述第三装配面的两个通孔、及位于所述通孔外围的第一连接结构;

14、所述外壳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体的外侧壁的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面位于所述装配体上,且所述第一装配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其中

15、所述容置腔体容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通孔内,所述装配体位于所述通孔外且所述第一装配面面向所述第二装配面,所述外壳及所述固定支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其中

1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17、示例性的,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还包括转向灯模组,所述转向灯模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18、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

19、示例性的,所述车辆包括位于车身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两个翼子板,两个所述翼子板上分别设有凹腔,两个所述摄像头装置分别半嵌入地安装至两个所述翼子板的所述凹腔处,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面平行于所述翼子板靠近所述凹腔处的表面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中一者的镜头光轴延伸方向相对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二夹角且朝向车身前侧,另一者的镜头光轴延伸方向相对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三夹角且朝向车身后侧;

20、所述车辆还包括前轮胎和前车门,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的安装位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轮胎与所述前车门之间;

21、所述车辆还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的控制器主板,所述摄像头模组通过车身内部走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主板上。

22、本申请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中,在该车载摄像头装置中设置有外壳及两个摄像头模组,外壳上设有与车辆连接的第一装配面,以垂直该第一装配面且平行两个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的第一平面为参照基准,两个摄像头模组的光轴在该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夹角,两个摄像头模组的光轴均平行于该第一平面,且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视角区域部分重合且部分不重合。这样,当将该车载摄像头模组装配至车辆上时,以将该车载摄像头模组装配至车体单侧为例,由于两个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呈夹角且视角区域部分不重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单摄像头设计方案来说,能够实现两个摄像头模组的视角区域拼接,而提高视野,同时,由于两个摄像头模组的视角区域部分重合,可以使得两个摄像头模组的视角区域不存在盲区,有效覆盖车身单侧的视野。

2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摄像头装置,用于安装至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视角角度大于或等于90°,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可视区域拼接视角角度大于或等于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均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且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装配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另一者与所述第一装配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45±5°,所述第三夹角为4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体包括用于供取放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开口、及用于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暴露的第二开口;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摄像头模组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摄像头模组限位在所述容置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连接片、及连接至所述连接片上的挡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片之间呈第四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片连接至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上,所述挡片部分遮挡所述第一开口且连接至所述摄像头模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为沿着垂直所述挡片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内穿装第一紧固件,以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部设有电接头件,所述挡片上设有避让开所述电接头件的缺口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车辆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连接至所述车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相背的第二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装配面和所述第三装配面的两个通孔、及位于所述通孔外围的第一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位于车身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两个翼子板,两个所述翼子板上分别设有凹腔,两个所述摄像头装置分别半嵌入地安装至两个所述翼子板的所述凹腔处,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面平行于所述翼子板靠近所述凹腔处的表面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中一者的镜头光轴延伸方向相对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二夹角且朝向车身前侧,另一者的镜头光轴延伸方向相对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三夹角且朝向车身后侧;所述车辆还包括前轮胎和前车门,所述车载摄像头装置的安装位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轮胎与所述前车门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该车载摄像头装置用于安装至车辆上,该车载摄像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设有容置腔体,且外壳包括用于与车辆连接的第一装配面;及两个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容纳及固定于容置腔体内,且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暴露,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为广角镜头,两个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光轴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夹角,且两个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视角区域部分重合且部分不重合,其中第一平面垂直第一装配面且平行于至少一个摄像头模组的光轴。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装置及车辆,能够提高视野,有效覆盖车体单侧的视野。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李春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励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