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3212发布日期:2023-11-18 02:0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换机,具体是一种新型交换机。


背景技术:

1、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

2、公开号为cn2164373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支架、交换机、线槽和底板,所述支架的内部放置有交换机,所述交换机的底端放放置有底板,所述交换机的内部固接有线槽,所述一种新型交换机还包括: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外交换机的两侧,且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其中,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交换机在使用时的固定工作,防止在发生碰撞时对交换机造成损坏,此新型交换机通过底座、竖杆和撑板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交换机的支撑工作,通过转杆、橡胶轮、拉杆、滑轮、凸块、扣板和顶杆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交换机的固定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机架在晃动或发生碰撞时对交换机的保护工作防止交换机掉落造成损坏。

3、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支架只有顶部可对交换机进行固定,导致其他的空间无法放置其他交换机,以致空间浪费;而且支架的高度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支撑架、连接板和相接柱,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三个置物组件,每个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和一个固定组件,所述两个升降组件分别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两端,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底柱、顶柱、内柱和连接板,所述底柱嵌入连接在支撑架顶部,所述内柱固定连接在底柱顶部,所述顶柱嵌入连接在内柱上,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顶柱嵌套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横板、四个滑槽、两个弹簧底板和两个弹簧顶板,所述横板两端与相应的两个顶柱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滑槽均匀设置在横板顶部两侧,每个所述弹簧底板的一端与横板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顶板固定连接在弹簧底板顶部,所述顶部的置物组件放置有交换机。

3、优选的,每个升降组件还包括有螺纹柱、多个卡槽和两个弹簧卡柱,所述螺纹柱中间与连接板中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柱的一端与顶柱中间为转动连接。

4、优选的,多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设置在内柱两端,两个所述弹簧卡柱分别嵌入连接在连接板两端。

5、优选的,每个所述弹簧卡柱和每个所述卡槽之间为嵌套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卡板、相接柱、四个斜板和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一端与横板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相接柱一端内壁与弹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相接柱另一端转动连接。

8、优选的,四个所述斜板分别固定在相接柱两侧。

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交换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0、其一:通过螺纹柱逆时针旋转,使得连接板与顶柱外壁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使得顶柱沿着内柱向下移动,相应的横板高度也会向下调节,而当横板高度要向上调节时,可直接横板向上抬起,以便置物组件根据交换机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节;

11、其二:通过卡板带动相接柱从横板内部抽出,在相接柱抽出的同时会带动两侧的斜板移动,而斜板移动时会向相近的弹簧底板进行挤压,使得两侧弹簧底板带动弹簧顶板向相近的顶柱处移动,以便将交换机取出,同理卡板收回到横板内部,就能将交换机挤压固定,以便置物组件对不同大小的交换机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支撑架(1)、连接板(6)和相接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设置有三个置物组件,每个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和一个固定组件,所述两个升降组件分别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两端,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底柱(3)、顶柱(4)、内柱(5)和连接板(6),所述底柱(3)嵌入连接在支撑架(1)顶部,所述内柱(5)固定连接在底柱(3)顶部,所述顶柱(4)嵌入连接在内柱(5)上,所述连接板(6)一端与所述顶柱(4)嵌套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横板(7)、四个滑槽(11)、两个弹簧底板(8)和两个弹簧顶板(9),所述横板(7)两端与相应的两个顶柱(4)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滑槽(11)均匀设置在横板(7)顶部两侧,每个所述弹簧底板(8)的一端与横板(7)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顶板(9)固定连接在弹簧底板(8)顶部,所述顶部的置物组件放置有交换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组件还包括有螺纹柱(14)、多个卡槽(15)和两个弹簧卡柱(16),所述螺纹柱(14)中间与连接板(6)中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柱(14)的一端与顶柱(4)中间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槽(15)均匀分布设置在内柱(5)两端,两个所述弹簧卡柱(16)分别嵌入连接在连接板(6)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卡柱(16)和每个所述卡槽(15)之间为嵌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卡板(10)、相接柱(12)、四个斜板(13)和弹簧件(17),所述弹簧件(17)一端与横板(7)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接柱(12)一端内壁与弹簧件(17)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10)与相接柱(12)另一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斜板(13)分别固定在相接柱(12)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支撑架、连接板和相接柱,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三个置物组件,每个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和一个固定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分别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两端,每个升降组件包括有底柱、顶柱、内柱和连接板,顶柱停止向上移动时,弹簧卡柱会卡入顶柱相应的卡槽中并进行限位,而当要将固定组件的高度要向下调节时,先将螺纹柱逆时针旋转,使得连接板与顶柱外壁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同时连接板内部的两个弹簧卡柱也会逐渐从相应的卡槽中抽出,抽出后,顶柱会因弹簧卡柱和卡槽之间没有限位而沿着内柱向下移动,相应的横板高度也会向下调节,而以上的操作方便置物组件根据交换机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宁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横峰县东方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