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875发布日期:2024-02-26 16:3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鸟类鸣声采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鸟类动物声音采集器是一种专门用来采集野外某地动物声音的仪器,将它放在野外,通过录下野外某地的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录育传输设备主要由声音记录器和声谱分析软件两部分组成,声音记录器能同时录音多种动物的动物声音自动监测系统,节省科研工作者的时间,主要用于定点采集鸣声数据,为保护野外区域动物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在鸟类鸣声采集设备的领域中,需要用到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

2、例如申请号:cn202123202777.0,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鸟鸣声收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鸟鸣信号的采集装置、用于将采集的鸟鸣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的信号输出装置、第一壳体、用于接收来自信号输出装置的电信号并输出的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信号接收装置电信号的存储装置以及第二壳体;采集装置和信号输出装置耦接,且采集装置和信号输出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壳体固定安装的夹持安装件;信号输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之间耦接,且信号输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第二壳体内部;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存储装置耦接。本申请的鸟鸣声收集装置灵活度较高,能够灵活的安装在各位置,具有较佳的鸟鸣声收集效果。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鸟类鸣声采集设备发现,上述鸟类鸣声采集设备在应用时,虽然能够灵活的安装在各位置,具有较佳的鸟鸣声收集效果,但是现有的鸟类鸣声采集设备安装后不便于拆卸,且防护性能较差,从而降低了鸟类鸣声采集设备的使用寿命。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设置夹持机构,通过利用夹持机构中的摇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采集装置本体进行拆卸时,首先摇动摇杆,摇杆在转动时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双向螺纹杆在旋转时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反向进行移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杆反向进行移动,两个限位杆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夹板反向进行移动,即可完成对采集装置本体的拆卸,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壳和两个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采集装置本体,所述采集装置本体的底部与固定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定位壳后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定位壳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定位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与定位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相反的一侧均与定位壳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定位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限位架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套的一侧与限位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侧贯穿至定位壳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前侧的顶部与定位壳的后侧活动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壳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壳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侧贯穿至限位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套,两个第二螺纹套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限位壳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螺纹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顶部均与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两个第二螺纹套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二螺纹套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6、进一步地,两个限位架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定位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两个定位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远离定位杆的一侧与t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卡板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通过利用夹持机构中的摇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采集装置本体进行拆卸时,首先摇动摇杆,摇杆在转动时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双向螺纹杆在旋转时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反向进行移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杆反向进行移动,两个限位杆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夹板反向进行移动,即可完成对采集装置本体的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限位壳(201)和两个夹板(207),两个夹板(207)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采集装置本体(3),所述采集装置本体(3)的底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壳(4),所述定位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5),所述定位壳(4)后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定位壳(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7),所述定位壳(4)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和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至定位壳(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底部与定位壳(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1),所述第一螺纹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2),两个定位杆(12)相反的一侧均与定位壳(4)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定位杆(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3),所述调节块(1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滑轮(14),所述滑轮(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两侧均与限位架(7)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1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滑套(15)的一侧与限位架(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后侧贯穿至定位壳(4)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卡板(19),所述卡板(19)前侧的顶部与定位壳(4)的后侧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201)的顶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20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壳(20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03),所述双向螺纹杆(203)的右侧贯穿至限位壳(20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摇杆(204),所述双向螺纹杆(20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套(205),两个第二螺纹套(205)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限位壳(201)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螺纹套(20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6),两个限位杆(206)的顶部均与夹板(207)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20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08),所述加固板(208)的顶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螺纹套(20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9),所述限位块(209)远离第二螺纹套(205)的一侧与限位槽(202)的内壁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架(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0),所述定位块(20)的底部与定位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定位杆(1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块(21),所述t型块(21)远离定位杆(12)的一侧与t型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9)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远离卡板(19)的一侧与滑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鸟类鸣声采集装置,涉及鸟类鸣声采集设备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壳和两个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采集装置本体,所述采集装置本体的底部与固定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壳。通过利用夹持机构中的摇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采集装置本体进行拆卸时,首先摇动摇杆,摇杆在转动时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双向螺纹杆在旋转时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反向进行移动,两个第二螺纹套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杆反向进行移动,两个限位杆在反向进行移动时带动两个夹板反向进行移动,即可完成对采集装置本体的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罗紫潘,吴茂全,郭佳梓,徐裕明,陈健,张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润智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