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转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6894发布日期:2024-02-02 21: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接口转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接器领域,特别涉及接口转换板。


背景技术:

1、针织机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系统发送指令,使控制系统对针织机的部件进行控制。目前,对针织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后,一般需要同时更换控制面板以匹配控制系统。然而,淘汰的旧款控制面板将会失去使用价值,只能当作废品丢弃,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转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接口转换板,其用于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设有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为并行通讯输出接口,包括:

4、电路板,其具有正面与背面,所述电路板设有通讯协议转换模块;

5、第一插头,其设于所述正面,所述第一插头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头与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一一对应配合使所述电路板被固定于所述控制面板上;

6、第二插座,其设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插座为canfd通讯输出接口。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织机旧系统与控制面板的第一插座通过并行通讯协议通讯,将电路板的正面朝向控制面板的后侧,使多个第一插头与多个第一插座一一对应配合,令电路板与控制面板通讯,电路板上的通讯协议转换模块将多个第一插座由并行通讯输出协议转换到第二插座的canfd通讯输出协议,然后针织机新的控制系统与第二插座通过为canfd通讯协议通讯,使得旧款的控制面板能够继续使用,减少浪费。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口转换板还包括多个电子元件,所有所述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背面。

9、由于正面与控制面板的后侧壁之间的空间较小,避免在电路板正面设置电子元件影响电子元件的散热,所有电子元件均设置于电路板的背面,使得电子元件向后方散热,使得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主板与副板,所有所述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插头设置于所述副板。

11、将所有电子元件于主板上,将第一插头与控制面板的第一插座配合时,用户手持副板并推动第一插头插入第一插座中,避免在插入第一插头的过程中触碰或按压主板上的电子元件造成电子元件损坏。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扣件,所述副板被限位于两个所述扣件之间。

13、副板被限位于第一插座的两个扣件之间,以便于对副板进行定位,确保副板的第一插头插入第一插座更加准确。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扣件左右排布,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上下间隔分布。

15、两个扣件左右排布,以便于对副板沿左右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而两个第一插座上下间隔分布,通过上下移动副板使两个第一插头与两个第一插座相对,实现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座快速对准。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板左右方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插头左右方向的宽度。

17、副板的宽度越小,有助于减少电路板的占用面积,避免电路板遮挡控制面板后侧壁其余的插头或插座,而且节省电路板的制作材料。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正面贴合于所有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壁。

19、第一插座的后侧壁沿竖直方向齐平并对电路板的正面进行支撑,通过间隔分布的第一插座对电路板进行支撑,避免电路板倾斜造成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座虚接。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第一插座的下侧设有防呆槽,每个所述第一插头的下侧设有防呆块,所述防呆块与所述防呆槽配合。

21、通过第一插座的防呆槽与第一插头的防呆块配合,避免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座反接,而且每个第一插座的防呆槽位于下侧、每个第一插头的防呆块位于下侧,使多个第一插头只能以防呆块位于下方的方式一一对应插入多个第一插座中,避免出现第一插头错接于不相配的第一插座的情况。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设有空置面,所述空置面位于所述第一插座的外围,所述正面正对所述空置面。

23、将电路板的正面朝向控制面板后侧的空置面,空置面没有设置任何的接头或接口,以避免电路板遮挡控制面板其余的接头或接口。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面与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壁留有空间。

25、正面与控制面板的后侧壁留有空间,有助于气流流经该空间对电路板进行散热,避免热量积聚。



技术特征:

1.一种接口转换板,其用于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设有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为并行通讯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转换板还包括多个电子元件,所有所述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主板与副板,所有所述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插头设置于所述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扣件,所述副板被限位于两个所述扣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扣件左右排布,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上下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板左右方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插头左右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正面贴合于所有所述第一插座的后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插座的下侧设有防呆槽,每个所述第一插头的下侧设有防呆块,所述防呆块与所述防呆槽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设有空置面,所述空置面位于所述第一插座的外围,所述正面正对所述空置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与所述控制面板的后侧壁留有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口转换板,其用于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后侧设有第一插座,第一插座至少有两个,包括:电路板,其具有正面与背面,电路板设有通讯协议转换模块;第一插头,其设于正面,第一插头至少有两个,两个第一插头与两个第一插座一一对应配合使电路板被固定于控制面板上;第二插座,其设于背面。本技术的接口转换板,令电路板与控制面板通讯,电路板上的通讯协议转换模块将多个第一插座由并行通讯输出协议转换到第二插座的CANFD通讯输出协议,然后针织机新的控制系统与第二插座通过为CANFD通讯协议通讯,使得旧款的控制面板能够继续使用,减少浪费。本技术可应用于转接器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达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