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5545发布日期:2023-12-30 02:0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保护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应用蓝牙技术的无线耳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无线耳机一般都会与耳机充电盒配套使用,以保证无线耳机拥有充足的电量;如今大部分消费者在使用耳机充电盒时,为了让耳机充电盒减少日常使用中失误造成的伤害,延长使用寿命,或者是为了美观,往往会在耳机充电盒外套上保护壳;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耳机充电盒为了实现使用者在忘记充电盒位置时便于定位和自动电量低报警等功能,新型产品大多数内置了扬声器,但扬声器在使用中因其露出,容易造成积灰的问题,导致扬声器发音不清晰,如今市场上的充电盒保护壳一部分采用全封闭设计,虽然解决了扬声器积灰的问题,但会使扬声器堵住,发音不清晰;另一部分采用的是保护壳对应扬声器的部分开孔,此类产品虽然解决了内置扬声器因保护壳堵住发音不清晰的问题,但整体造型不甚美观,且依然容易造成扬声器积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现有耳机盒的保护壳太过封闭不能清楚地听到耳机盒的提示音,而开孔则容易使扬声器积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用于保护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耳机盒主体和耳机盒盖,该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耳机盒盖和所述耳机盒主体上的盒盖保护壳和主体保护壳;所述主体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所述内壳远离所述盒盖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在所述充电孔至少一侧开设有导音槽,所述导音槽连通所述充电孔,所述导音槽传递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声音。

3、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安装位,并对应在所述安装位上设置磁吸件。

4、优选地,所述安装位为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开设的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磁吸件对应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5、优选地,所述内壳的设置有所述安装位的一侧还设置有按压件,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按压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压件从所述第一通孔露出。

6、优选地,所述内壳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开设第二通孔,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7、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开设有延伸口,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延伸口。

8、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壁开设有贯通所述内壳的内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凹槽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对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穿入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凸台的端面与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内壳的内表面。

9、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凸痕。

10、优选地,所述充电孔远离所述内壳的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条。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组件,包括耳机充电盒和套设在耳机充电盒外侧的如上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应用于保护耳机充电盒,耳机充电盒包括耳机盒主体和耳机盒盖,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包括分别套设在耳机盒盖和耳机盒主体上的盒盖保护壳和主体保护壳;主体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外壳的内壁贴合在内壳的外表面,内壳远离盒盖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充电孔,内壳的内表面在充电孔至少一侧开设有导音槽,导音槽连通充电孔,导音槽能清晰传递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声音,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的直接在耳机充电盒扬声器上开孔的保护壳,本实用新型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防止扬声器积灰,增加使用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安装位,并对应在安装位上设置磁吸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耳机充电盒大多数还带有无线充电技术,在使用无线充电时,本实用新型的磁吸件能使耳机充电盒吸附于无线充电组件上的充电线圈上,使得耳机充电盒在无线充电时不易掉落。

15、3、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安装位为在内壳的外表面开设的若干个第一凹槽,磁吸件对应嵌设在第一凹槽内,设置多个第一凹槽对应多个磁吸件,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磁吸面积,使得耳机充电盒在无线充电时磁吸更牢固。

16、4、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内壳的设置有安装位的一侧还设置有按压件,外壳对应按压件开设有第一通孔并从第一通孔露出,设置按压件是为了使用者方便使用耳机充电盒的按钮。

17、5、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内壳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按压件设置在第二通孔内,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连接柱,连接柱连接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的内壁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开设有延伸口,连接柱伸入延伸口,加长了连接柱的长度,增加回弹摆动幅度,使得使用者按压更轻松。

18、6、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内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壁开设有贯通内壳的内表面的第三通孔,第二凹槽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对应第三通孔设置有凸台,凸台穿入第三通孔,凸台的端面与内壳的内表面平齐或凸出内壳的内表面,设置防滑垫使得耳机充电盒在套入保护壳内时不易滑出,保护了耳机充电盒。

19、7、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凸痕,增加了内壳和外壳套设时的摩擦,使得外壳不易脱落。

20、8、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的充电孔远离内壳的内表面的因此额还设置有环形凸条,具有保护充电插头的作用,避免了在使用中充电插头断裂的风险。

2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组件,具有与上述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用于保护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耳机盒主体和耳机盒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耳机盒盖和所述耳机盒主体上的盒盖保护壳和主体保护壳;所述主体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所述内壳远离所述盒盖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在所述充电孔至少一侧开设有导音槽,所述导音槽连通所述充电孔,所述导音槽传递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声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安装位,并对应在所述安装位上设置磁吸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为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开设的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磁吸件对应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设置有所述安装位的一侧还设置有按压件,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按压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压件从所述第一通孔露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开设第二通孔,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开设有延伸口,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延伸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壁开设有贯通所述内壳的内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凹槽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对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穿入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凸台的端面与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内壳的内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凸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孔远离所述内壳的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条。

10.一种耳机充电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充电盒和套设在耳机充电盒外侧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保护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用于保护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耳机盒主体和耳机盒盖,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耳机盒盖和所述耳机盒主体上的盒盖保护壳和主体保护壳;所述主体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所述内壳远离所述盒盖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在所述充电孔至少一侧开设有导音槽,所述导音槽连通所述充电孔,导音槽传递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声音,导音槽既能清晰地传播耳机充电盒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又能防止扬声器积灰,方便了使用者的体验。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骏,邹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般见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