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及全向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3966发布日期:2024-02-22 20:4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及全向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音响,特别涉及一种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及全向音响。


背景技术:

1、全向音响是一种在全向音响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扬声器的音响,能够实现全向音响的立体发声。在现有技术中,全向音响本体的外部壳体由多个壳体拼接形成,多个壳体之间需要互相连接,多个壳体在互相连接时容易出现连接不稳固的问题,导致相连的壳体之间容易出现错位,无法保证外部壳体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及全向音响,旨在解决现有全向音响的多个壳体在连接时连接不稳固,导致各壳体之间出现错位,无法保证全向音响的整体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包括:

3、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件和与连接件连接的支撑部,所述连接件具有多个连接部本体,多个所述连接部本体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壳体;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

4、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具有一端开口的支撑部空腔,穿出所述连接件的导线能够从所述支撑部空腔内穿出并连接于所述底座。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多个所述壳体的周向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为具有贯穿的连接杆空腔的中空结构。

9、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的第一插入槽,插入所述第一插入槽的相邻两个连接杆与相邻两个支撑部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稳固结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具有稳固部,所述稳固部与多个所述连接部本体连接,所述稳固部具有稳固部贯穿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稳固部连接,连接后的所述支撑部空腔与所述稳固部贯穿孔位置相同,并形成开口设置于所述稳固部上的支撑部空腔,设置于所述全向音响内的导线能够穿出所述支撑部空腔后穿入所述连接杆。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本体的数量具体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部本体形状相同,相邻所述连接部本体之间的夹角为63.43度。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全向音响,包括如上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全向音响的多个壳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具体连接部包括连接件和支撑部,支撑部和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具有多个连接部本体,连接部本体用于连接多个壳体,连接件本体与全向音响壳体的内表面连接,一个连接件本体具体可以连接两个相邻的全向音响壳体,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连接件本体,则可实现将三个相邻的五边形壳体连接在一起,实现全向音响的壳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具体第一连接部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和连接部本体连接,支撑部设置于与连接部本体位置对应的壳体上并设置于壳体的外侧,支撑部能够支撑全向音响设置在底座上,并且支撑部内还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支撑部空腔,设置在全向音响内的导线能够通过支撑部空腔穿出壳体后,与底座上设置的芯片实现连接,能够减轻全向音响本身的重量,实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的智能性和作用多元化,实现对全向音响连接结构的灵活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向音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全向音响的多个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一端开口的支撑部空腔,穿出所述连接件的导线能够从所述支撑部空腔内穿出并连接于所述底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多个所述壳体的周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为具有贯穿的连接杆空腔的中空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的第一插入槽,插入所述第一插入槽的相邻两个连接杆与相邻两个支撑部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稳固结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具有稳固部,所述稳固部与多个所述连接部本体连接,所述稳固部具有稳固部贯穿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稳固部连接,连接后的所述支撑部空腔与所述稳固部贯穿孔位置相同,并形成开口设置于所述稳固部上的支撑部空腔,设置于所述全向音响内的导线能够穿出所述支撑部空腔后穿入所述连接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本体的数量具体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部本体形状相同,相邻所述连接部本体之间的夹角为63.43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0.一种全向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向音响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及全向音响,涉及音响技术领域。所述全向音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底座,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件和与连接件连接的支撑部,所述连接件具有多个连接部本体,多个所述连接部本体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壳体;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全向音响的多个壳体在连接时连接不稳固,导致各壳体之间出现错位,无法保证全向音响的整体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传灯,张现利,李永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环波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