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3322发布日期:2024-04-18 11:44阅读:7来源:国知局
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尤指一种可组装至发声单元,而于运作时达到减震与隔震效果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


背景技术:

1、就目前一般的扬声器而言,其磁回组件通常是以固定的方式组合于扬声器的喇叭座;由于喇叭座与磁回组件之间并无任何缓冲的设计,因此扬声器运作时会使得扬声器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安装扬声器的电子装置的壳体,造成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时的不适。

2、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以期达到减震与隔震的效果,以避免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时的不适,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以期达到可组装至发声单元以形成扬声器,并通过减震结构作为发声单元与矩形磁回组件间的缓冲,而于运作时具有减震与隔震的效果,以避免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时的不适。

2、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包含有:一矩形磁回组件以及一减震结构。该矩形磁回组件包括有一主导磁板、一导磁单元、一减震结构连接部及至少一减震槽,该导磁单元设于该主导磁板的顶部,该减震结构连接部与该减震槽设于该主导磁板的底部,该减震槽位于该减震结构连接部的外侧;该减震结构包括有一环形喇叭座对接部、一磁回组件对接部、一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一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该磁回组件对接部设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内侧,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两个长边侧及两个短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两个长边侧及两个短边侧之间,该磁回组件对接部连接于该减震结构连接部,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与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减震槽。

3、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减震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槽分别设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短边侧,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设于其中一减震槽,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另一减震槽。

4、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两个减震槽分别呈u形,各该减震槽的部分延伸至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

5、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减震槽的数量为一个,该减震槽呈环状,且该减震槽绕设于该减震结构连接部的外侧,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减震槽,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主导磁板的一短边侧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主导磁板的另一短边侧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

6、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包括有多个组接部,该多个组接部用以结合至一喇叭座。

7、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短边弹臂,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二短边弹臂,该第一短边弹臂与该第二短边弹臂对称;或,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长边弹臂,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二长边弹臂,该第一长边弹臂与该第二长边弹臂对称。

8、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两个第二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

9、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及两个第二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中间。

10、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短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之间;该第二短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之间。

11、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一长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长边侧之间,该第二长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另一长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长边侧之间。

12、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短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短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短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短边弯折部,两个第一短边弯折部呈反向设置,两个第二短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短边弯折部,两个第二短边弯折部呈反向设置。

13、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长边弯折部,两个第一长边弯折部呈同向设置,两个第二长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长边弯折部,两个第二长边弯折部呈同向设置。

14、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各该第一长边弹臂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长边弯折部,各该第一长边弯折部平行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与平行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的比例为1.6:1至2.4:1;各该第二长边弹臂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长边弯折部,各该第二长边弯折部平行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与平行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的比例为1.6:1至2.4:1。

15、上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中,还包含多个阻尼单元,该多个阻尼单元设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与该主导磁板之间,或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组接部与喇叭座的对接部之间,该多个阻尼单元之间相互对称。

16、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可组装至发声单元以形成扬声器,并通过减震结构作为发声单元与矩形磁回组件间的缓冲,而于运作时达到减震与隔震的效果,以避免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时的不适。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减震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槽分别设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短边侧,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设于其中一减震槽,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另一减震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减震槽分别呈u形,各减震槽的部分延伸至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减震槽的数量为一个,该减震槽呈环状,且该减震槽绕设于该减震结构连接部的外侧,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减震槽,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主导磁板的一短边侧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该主导磁板的另一短边侧与该主导磁板的两个长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包括有多个组接部,该多个组接部用以结合至一喇叭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短边弹臂,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二短边弹臂,该第一短边弹臂与该第二短边弹臂对称;或,该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一长边弹臂,该第二弹性连接模组包括有至少一第二长边弹臂,该第一长边弹臂与该第二长边弹臂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两个第二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及两个第二长边弹臂邻近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短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短边侧之间;该第二短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短边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一长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一长边侧之间;该第二长边弹臂连接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另一长边侧与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另一长边侧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短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短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短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短边弯折部,两个第一短边弯折部呈反向设置,两个第二短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短边弯折部,两个第二短边弯折部呈反向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长边弹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长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长边弯折部,两个第一长边弯折部呈同向设置,两个第二长边弹臂分别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长边弯折部,两个第二长边弯折部呈同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长边弹臂呈u形且具有一第一长边弯折部,各该第一长边弯折部平行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与平行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的比例为1.6:1至2.4:1;各该第二长边弹臂呈u形且具有一第二长边弯折部,各该第二长边弯折部平行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与平行该磁回组件对接部的长边侧的一侧的长度的比例为1.6:1至2.4: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多个阻尼单元,该多个阻尼单元设于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与该主导磁板之间,或该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组接部与喇叭座的对接部之间,该多个阻尼单元之间相互对称。


技术总结
一种减震型矩形磁回组件,包含矩形磁回组件及减震结构。矩形磁回组件包括主导磁板、导磁单元、减震结构连接部及减震槽,导磁单元设于主导磁板的顶部,减震结构连接部与减震槽设于主导磁板的底部,减震槽位于减震结构连接部的外侧;减震结构包括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磁回组件对接部、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第二弹性连接模组,磁回组件对接部位于环形喇叭座对接部的内侧,第一弹性连接模组及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连接于环形喇叭座对接部与磁回组件对接部之间,磁回组件对接部连接于减震结构连接部,第一弹性连接模组与第二弹性连接模组设于减震槽。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彧,汪德武,牛志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