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号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7253发布日期:2024-03-13 20:4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号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音响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响驱动头用的号角。


背景技术:

1、号角音箱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时至今日依旧广泛应用的音箱形式。在电声扩音的年代,首先将号角技术运用到商品化的是美国音箱设计师 paul klipsch,他被誉为号角喇叭的研发先驱,他的试验表明,喇叭单元加上合适的号角之后,由于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因此可以使得发声的效率大为提升10倍甚至50倍之多,这样就意味着要达到相同的声音压,使用号角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喇叭单元振膜的振幅,相对之下喇叭单元在小振幅运动中可以获得更低的失真、更线性的表现。

2、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现有的号角一般包括用于与音响驱动头连接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呈喇叭状的号角本体,以及设置于号角本体的喇叭开口处的连接板。连接板用于与音响箱体连接固定。现有的号角一般采用注塑或者陶瓷材质,并将安装座、号角本体和连接板一体成型。由于材质密度的问题,经现有号角发出的声音有杂质,音色还原效果不佳。其次号角的结构也会影响发出的音质,以及整体音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设计中传统号角存在的杂音较为明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号角结构。这种号角结构能将音效加大、加宽、加实;引起音场共鸣,杂音更少,能更好还原各种乐器、人声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号角,包括号角本体,所述号角本体包括顶部宽,底部窄的金属共鸣筒,所述金属共鸣筒由筒形的侧壁部和与侧壁部连接的底部组成;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下部窄,上部宽,且深度尺寸小于金属共鸣筒的筒形金属二次振膜;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对应金属二次振膜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4、优选的,所述金属共鸣筒或/和金属二次振膜的侧壁部分呈漏斗或喇叭状。

5、优选的,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内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金属二次振膜下部与之配合地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对应第一安装部的内螺纹孔。

6、优选的,所述金属共鸣筒的侧壁部厚度d为0.3mm-0.8mm,侧壁部顶端内径r1为130mm-180mm,底端内径r2为100mm-130mm,深度l为130mm-150mm。

7、优选的,所述金属二次振膜的侧壁厚度d为1mm-1.7mm,上部内径r1为76-100mm,下部内径r2为32mm-50mm,深度尺寸l为100mm-130mm。

8、优选的,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置在金属共鸣筒底部用于与安装音响驱动头的螺栓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9、优选的,还包括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设置在金属共鸣筒的顶部,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供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10、优选的,所述金属二次振膜设有低音区,所述低音区设置在金属二次振膜的下部,所述低音区上端的内径r3与下端的内径r4相等。

11、本实用新型的筒形指代横截面为环形,上下贯通的类管状结构。有底的称之为桶形。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的号角,采用金属材质打造,密度上与现有的注塑和陶瓷不同。通过本实用新型号角传递出来的音效,杂音较少,更加接近于原音,能有效还原各种乐器和人声,具有重金属效果。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新设二次振膜结构,使得传递出来的音效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本实用新型的号角还具有低音区,能为整体音效提供强大震撼感,雄壮有力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号角,包括号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号角本体包括顶部宽,底部窄的金属共鸣筒,所述金属共鸣筒由筒形的侧壁部和与侧壁部连接的底部组成;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下部窄,上部宽,且深度尺寸小于金属共鸣筒的筒形金属二次振膜;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对应金属二次振膜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共鸣筒或/和金属二次振膜的侧壁部分呈漏斗或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内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金属二次振膜下部与之配合地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对应第一安装部的内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共鸣筒的侧壁部厚度d为0.3mm-0.8mm,侧壁部顶端内径r1为130mm-180mm,底端内径r2为100mm-130mm,深度l为130mm-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二次振膜的侧壁厚度d为1mm-1.7mm,上部内径r1为76-100mm,下部内径r2为32mm-50mm,深度尺寸l为100mm-1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置在金属共鸣筒底部用于与安装音响驱动头的螺栓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设置在金属共鸣筒的顶部,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供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号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二次振膜设有低音区,所述低音区设置在金属二次振膜的下部,所述低音区上端的内径r3与下端的内径r4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号角,包括号角本体,所述号角本体包括顶部宽,底部窄的金属共鸣筒,所述金属共鸣筒由筒形的侧壁部和与侧壁部连接的底部组成;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下部窄,上部宽,且深度尺寸小于金属共鸣筒的筒形金属二次振膜;所述金属共鸣筒的底部对应金属二次振膜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本技术能匹配现有的音响大小,具有将音效加大、加宽、加实的效果;引起音场共鸣,杂音更少;还能更好还原各种乐器、人声,具有重金属现场的音效。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振华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