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1114发布日期:2024-04-01 14:0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由发码器、连接线缆、发码杆三部分组成,发码器通过线缆与发码杆连接,除由作为通信媒介的线缆所带来的接口小、连接不便、距离受限等局限性外,a/b机切换、上下行切换等操作需要双人作业,车上车下作业人员只能通过窗口交流,影响维护时的检测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由发码器、连接线缆、发码杆组成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由于线缆有线通信所导致的装置局限性和操作使用不便,提供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结构简单、功能丰富、便于携带,其将机车参数信号接收与机车信号发码集成为一体,通过装置的功能设定与网络互联,作业人员能够在机车上进行信号接收和发码,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2、本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上的控制面板、显示屏及信号增益天线,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控板,其中,所述主控板上集成有微处理器、按键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发码模块、信号模组和电源转换模块;所述控制面板经按键模块连接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经显示模块连接显示屏,所述存储模块、网络模块与微处理器的双向数据连接,所述发码模块和信号模组与微处理器的串行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增益天线连接在网络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为主控板上微处理器、发码模块和信号模组分别供入dc3.3v-5v/dc9v-12v,所述按键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自微处理器取电运行。

3、具体到主控板上的机车信号发码模块的逻辑结构及连接,所述发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fpga逻辑门阵列芯片、权电阻d/a转换模块、幅度调整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电压电流采集模块、机车信号放大处理模块、机车信号a/d转换模块;所述fpga逻辑门阵列芯片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经权电阻d/a转换模块、幅度调整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向外输出信号,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经电压电流采集模块、机车信号放大处理模块、机车信号a/d转换模块后接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

4、具体到信号模组上各机车信号接收模块与核心微处理器的通信方式,所述信号模组上集成有平调信号模块、速度信号模块、管压信号模块,所述信号模组上的平调信号模块、速度信号模块、管压信号模块均通过多通道信号收发模块与微处理器串口总线连接。

5、具体到装置内外核心部件类型选择,所述微处理器采用arm架构的处理芯片,所述显示屏采用lcd触摸屏。

6、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克服了现有由发码器、连接线缆、发码杆组成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由于线缆有线通信所导致的装置局限性和操作使用不便,其结构简单、功能丰富、便于携带,其将机车参数信号接收与机车信号发码集成为一体,通过装置的功能设定与网络互联,作业人员能够在机车上进行信号接收和发码,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上的控制面板(2)、显示屏(3)及信号增益天线(11),设置在机壳(1)内的主控板(4),其中,所述主控板(4)上集成有微处理器(41)、按键模块(42)、显示模块(43)、存储模块(44)、网络模块(45)、发码模块(46)、信号模组(47)和电源转换模块(48);所述控制面板(2)经按键模块(42)连接在微处理器(41)的输入端,微处理器(41)的输出端经显示模块(43)连接显示屏(3),所述存储模块(44)、网络模块(45)与微处理器(41)的双向数据连接,所述发码模块(46)和信号模组(47)与微处理器(41)的串行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增益天线(11)连接在网络模块(45)的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48)分别为主控板(4)上微处理器(41)、发码模块(46)和信号模组(47)分别供入dc3.3v-5v/dc9v-12v,所述按键模块(42)、显示模块(43)、存储模块(44)、网络模块(45)自微处理器(41)取电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码模块(46)包括依次连接的fpga逻辑门阵列芯片(461)、权电阻d/a转换模块(462)、幅度调整模块(463)、功率放大模块(464)、电压电流采集模块(465)、机车信号放大处理模块(466)、机车信号a/d转换模块(467);所述fpga逻辑门阵列芯片(461)与微处理器(4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经权电阻d/a转换模块(462)、幅度调整模块(463)、功率放大模块(464)向外输出信号,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经电压电流采集模块(465)、机车信号放大处理模块(466)、机车信号a/d转换模块(467)后接入微处理器(41)的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模组(47)上集成有平调信号模块(471)、速度信号模块(472)、管压信号模块(473),所述信号模组(47)上的平调信号模块(471)、速度信号模块(472)、管压信号模块(473)均通过多通道信号收发模块与微处理器(41)串口总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处理器(41)采用arm架构的处理芯片,所述显示屏(3)采用lcd触摸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其包括机壳、控制面板、显示屏及内部主控板,主控板上所述控制面板经按键模块连接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经显示模块连接显示屏,所述存储模块、网络模块与微处理器的双向数据连接,所述发码模块和信号模组与微处理器的串行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增益天线连接在网络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为主控板上微处理器、发码模块和信号模组分别供入DC3.3V‑5V/DC9V‑12V。本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码装置结构简单、功能丰富、便于携带,其通过功能集成和网络互联,作业人员能够在机车上进行信号接收和发码,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冯真强,黎俊,杨猛,郭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纳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