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8159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据接收技术,特别是关一种利用集群化概念,提高数据接收能力的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应用数据交换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的增加,使用者可通过媒体播放器或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获取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例如收听及收看借由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下载的动态图像数据及影音媒体数据等。
然而,由于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一般仅配置一个数据节点接收数据,对于数据量日益增大的媒体流数据而言,不仅接收速度较为缓慢,且经常会发生该数据节点的传输信道因负荷过载被堵死的情形,不仅影响接收作业,也会造成后续所有数据传输作业皆无法正常进行。
再者,集群(cluster)通常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组织,也指将多个计算机(节点)通过网络串联起来,共同执行一计算机任务,故集群大都用于多使用者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中,提供备援(redundancy)以及故障容错(fault tolerance)的功效,例如,当一集群中的任一节点出现故障时,原先由该节点执行的操作将会由该集群中的其它节点负责处理。再者,负载平衡技术也可确保任务能公平地分散到集群中的各节点中,防止个别节点因出现负荷过载,影响系统的整体效能。
由上可知,若能将该集群化概念引入数据接收技术中,应该能克服目前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接收大容量的媒体流过程中存在的负载不均现象。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负载平衡功效的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应用在一具有接收单元及多个数据节点(node)的电子装置中,且该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该数据接收系统包括一设定模块,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一分析模块,检测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以及一处理模块,依据该设定模块所设定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及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并依据该分析模块分析出的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再依据该识别码将该多个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其中,处理模块包括一分割单元,依据该设定模块设定的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一分配单元,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以及一整合单元,收集该多个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再者,本发明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由该接收单元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检测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依据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以及收集该多个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多个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将数据封包分割为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交由多个数据节点同时进行接收,提高数据的接收速度,且当其中任一数据节点发生异常状况时,即将该数据节点执行接收的数据交由其它数据节点负责处理,令数据接收作业达到高效能的负载平衡。
图1是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发明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数据接收系统包括一设定模块11、一分析模块12以及一处理模块13,应用在一具有接收单元及多个数据节点(node)的电子装置中,且该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该电子装置可以是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多媒体装置,可借由该数据节点接收如图像数据、视频流(videostream)数据及音频流(audio stream)数据等的第一数据封包。
该设定模块11是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
该分析模块12用以检测该数据节点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出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包括闲置状态、正常状态、饱和状态以及异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析模块12是以定时方式检测该数据节点的负载流量,并记录该数据节点在各间隔时间段内的流量大小,分析出该数据节点的负载流量变化趋势当该数据节点的负载流量为0或接近0值时,即代表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闲置状态;当该数据节点在间隔时间段内接收的负载流量变化较为平缓,则将该负载流量与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该负载流量小于该最大负载流量的一默认值(例如该负载流量不足该最大负载流量的70%)时,则代表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当该负载流量大于该最大负载流量的70%时,即代表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饱和状态;当该数据节点在各间隔时间段内接收的负载流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则代表该数据节点的数据接收能力正逐步降低,也就是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异常状态。
此外,当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数据接收的执行过程中,但所检测到的负载流量却为0或接近0值时,也表示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处于异常状态。
该处理模块13是依据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data package segment),并依据该分析模块120分析出的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数据封包片段,且在该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过程中,可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该数据节点的数据接收排列顺序。
该整合单元13是收集借由该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数据封包片段组成第二数据封包。
上述处理模块13是由一分割单元131、一分配单元132及一整合单元133组成,该分割单元131依据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再借由该分配单元132依据该分析模块120分析出的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处于闲置状态的数据节点,或处于正常状态的数据节点,且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与该数据封包片段的数据量的总和小于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用以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
再者,在该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过程中,该处理模块13也可依据分析模块120分析出的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将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改由其它适当的数据节点进行接收。
还请参阅图2,它是本发明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数据接收方法的步骤如下在步骤S1中,借由该接收单元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进到步骤S2。
在步骤S2,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进到步骤S3。
在步骤S3中,检测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4中,依据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进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也就是选择处于闲置状态的数据节点,或处于正常状态的数据节点,且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与该数据封包片段数据量的总和小于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用以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进到步骤S6。
此外,在该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过程中,可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该数据节点的数据接收排列顺序,也就是将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改由其它适当的数据节点进行接收,进到步骤S6。
在步骤S6中,收集通过该多个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依据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对应将第一数据封包分割为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通过多个数据节点同时进行接收,提高数据的接收速度。
再者,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也可在数据接收过程中,监控该多个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在其中一个数据节点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将该数据节点所接收的数据,转交由其它适当的数据节点进行接收,使数据接收作业达到高效能的负载平衡。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应用在一具有接收单元及多个数据节点的电子装置中,且该接收单元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其特征在于,该数据接收系统包括一设定模块,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一分析模块,检测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以及一处理模块,依据该设定模块所设定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及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并依据该分析模块分析出的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再依据该识别码将该多个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封包及该第一数据封包是选自图像数据、视频流数据或音频流数据组成群组中的一个群组。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析模块是以定时方式检测该数据节点的负载流量,并依据该数据节点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负载流量大小变化,分析出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是选自闲置状态、正常状态、饱和状态或异常状态中一个状态。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块包括一分割单元,依据该设定模块设定的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一分配单元,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以及一整合单元,收集该多个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多媒体装置。
6.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在一具有接收单元及多个数据节点的电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由该接收单元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检测该数据节点所负载的流量大小,分析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依据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封包片段,并产生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依据该数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当的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以及收集该多个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封包片段,并依据对应该数据封包片段的识别码,将该多个数据封包片段整合形成第二数据封包。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封包及该第二数据封包是选自图像数据、视频流数据及音频流数据组成群组中的一群组。
8.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状态是闲置状态、正常状态、饱和状态或异常状态。
9.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多媒体装置。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及方法,应用在具有接收单元及多个数据节点的电子装置中,且该接收单元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封包,该数据接收系统包括设定模块,设定该数据节点的最大负载流量;分析模块,检测、分析该数据节点的流量大小及工作状态;以及处理模块,依据最大负载流量,分割第一数据封包,并依据节点的工作状态,选择数据节点接收该数据封包片段,再将多个数据封包片段整合成第二数据封包。本发明通过将数据封包分割为多个数据封包片段,交由多个数据节点同时进行接收,提高数据的接收速度,且当其中任一数据节点发生异常状况时,即将该数据节点执行接收的数据交由其它数据节点负责处理,令数据接收作业达到高效能的负载平衡。
文档编号G06F9/46GK1992599SQ200510097555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剑, 邱全成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