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1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简称集群系统,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经济、较灵活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广泛应用在政府机关、能源交通、机场码头、工矿企业、消防警察、水利和军事等单位,以满足各单位内部通信联络的需要。
目前的集群通信系统中,组是基本的形式,每个组包括一个组标识ID和组呼区域,其中组呼区域定义为一族小区。但是这些信息都是一些开户时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和SIM卡里存储的固定信息,并未实现对组呼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图1为集群系统核心网结构,其中HLR中存有用户信息,包括该用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 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所属的组ID列表(一个用户可以最多属于50个组)。
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与外部网络相连,GMSC还与锚移动交换中心(Anchor MSC)相连。
锚移动交换中心(Anchor MSCAnchor Mobile Service Switch Center)负责管理和维护一个特定的VGCS。
中继MSC(RaleyMSC),在组呼区域跨越多个MSC时,除锚MSC之外的所有MSC。锚MSC与中继MSC之间是一对多的树状关系。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存有用户IMSI、该用户所属组的ID列表。当用户漫游时,这些信息从HLR中拷贝过来。
组呼寄存器(GCR)中包含了组ID和组呼区域,组呼区域与组ID合在一起称作组呼参考。其中与锚MSC相连的GCR中包含了与该组呼参考相关的调度员列表、中继MSC列表、锚MSC直接控制的小区列表。而与中继MSC相连的GCR则包含了与该组呼参考相关的锚MSC地址、本中继MSC所控制的小区列表。
收到组呼发起请求时,锚MSC向所连接的GCR查询该组属性。得到调度员列表、中继MSC列表、以及本MSC控制下的小区列表。进而呼叫调度员,呼叫中继MSC并为在本MSC控制下的小区建立组呼信道,通过各个小区的在通知信道(NCH Notification Channel)通知组内用户有组呼发起,并指明其组呼信道参数以便组内用户监听。
中继MSC接到锚MSC的组呼呼叫请求后,向所连接的GCR查询小区列表,在这些小区内建立组呼信道,通过NCH通知组内用户有组呼发起,并指明其组呼信道参数以便组内用户监听。
当发起一个组呼呼叫时,在特定区域的一组用户能够同时加入到组呼呼叫并监听讲话者。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讲话者,当讲话者讲完后,其它用户都能够通过按即按即说(PTT Push to talk)键变成讲话者。在通话过程中,任何用户都可以自己决定中途离开或者中途加入到组呼呼叫中,进入组呼区域的用户能够接到通知并中途加入到主呼叫中。
讲者可以占用上行组呼信道,同时监视下行组呼信道;网络也可以为讲话者单独分配一个独立的上下行专用信道。但是听者只能智能监视下行组呼信道。
现有技术中,听者识别是指网络实时的查询组内用户是否在位,并将所有用户的在位情况传递给调度台。为了实现听者识别,网络侧必须知道对应组呼参考的所有组内用户的身份信息,每个属于该组呼参考的用户在组内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号。例如,某组呼有N个用户,则这些用户依次序号为从0到N-1。网络侧和用户都保存该组内序号,用户将序号保存在SIM卡中并和组呼ID唯一关联,网络侧保存用户序号在GCR或其他数据库,并要求在某一组呼参考下与某一组内成员唯一关联,见表1所示。
表1其中“用户1”表示其中一个用户的IMSI或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 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号,其他相同。可能某个用户有多个签约组,该用户在所有签约组内的序号彼此独立。这里为所有组内用户序号是为了方便用户上报信息,网络侧只要知道了用户的组内序号就可以知道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听者识别上报用户信息时,在位听者用户按照组内序号从小到大上报用户信息,用户信息上报必须在网络规定的时刻。组内所有序号都查询一次所用的时间,为一个上报周期。网络安排一些用于用户信息上报的时隙,这些时隙都有序号规律,并且与用户的组内序号存在唯一对应关系,这样网络侧只要在该时隙检测到听者识别上报信息即可计算得到用户的组内序号,进而知道用户的识别号。一般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收到用户的上报信息,然后根据当前的时隙号,即可计算得到用户的组内序号,BTS接收到若干条用户信息后汇总发送到锚MSC,锚MSC根据用户序号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后将用户的在位情况通知调度台,或者直接把用户的组内序号和对应的在位信息发给调度台,然后由调度台根据用户的组内序号来识别不同的用户。
目前听者信息上报信道可以是组呼上行信道,也可以是专门为听者识别分配的信道,如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Channel)信道。听者识别的突发类型为接入突发(AB Access Burst),在集群中上行接入(UPLINK ACCESS)消息使用的突发正是AB,使用情况见表2所示。
表2消息格式与对应类型听者识别原则上可以使用上述保留组合中的任一种,一般高端若干位(不低于2位)用于接入类型识别,其余的低端bit用于用户信息校验。
现有技术中,在位听者用户信息的上报完全靠时隙来区分,且各个小区在安排上报时隙时都默认所有用户都在位而安排上报时隙,这样就造成很大的时隙浪费。如图3所示,某个组呼有100个用户,但是在当前小区的在位听者用户数只有2个,而当前小区还是按照100个用户来安排时隙,实际上只有时隙i和时隙j有在位听者用户上报信息,这样就有98个时隙因为没有用户上报信息而浪费。最终结果是使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较长,当用户数较多而在位听者较少的时候,听者识别的周期与所有组内用户都在位时的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相同。
如图2所示,空白的时隙即使空着也不能用于加快其他在位听者的听者识别信息上报。如果这些空着的时隙被别的用户用来发送用户信息,就可能造成对应时隙用户的误在位消息。如某用户(组内序号不等于2)在时隙2发送了用户信息,那么BTS就会认为用户序号为2的用户在位,从而产生错误。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包括,A、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携带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B、在位听者按照所述压缩方法指示上报用户信息;C、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还携带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方法。
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压缩方法为网络侧按照在位听者信息设定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网络侧设定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指示在位听者按照用户序号在对应的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所述的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对应关系,按照如下方式设定A1、设定与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相关的除数K;A2、将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与除数K做除法运算,获取运算结果;A3、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
所述的运算结果包括结果值i和余数值j。
所述的结果值i为对运算结果做取整运算获取的值。
所述的对运算结果做取整运算,为对运算结果进行向上取整。
所述的步骤A3中,所述的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是指示在位听者在i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所述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时,还包括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余数值j。
所述的步骤A3中,所述的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是指示在位听者在j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所述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时,还包括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结果值i。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在位查询消息中,还携带有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信息,指示切换后的在位听者在所述的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当网络侧接收到在位听者从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的用户信息后,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
所述的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进一步包括网络侧接收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承载切换用户信息;网络侧根据切换用户序号,展开压缩方法中,该切换用户序号所在压缩时隙对应的用户组;指示被展开组不采用压缩方法。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为小区内在位听者数;所述的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小区内在位听者序号顺序和上报时隙序号顺序相对应。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以下步骤C1、基站根据对应时隙获取在位听者信息;C2、基站将获取的在位听者信息上报至移动台。
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C211、基站将获取的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锚移动交换中心;C212、锚移动交换中心将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调度台。
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C221、基站将获取的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锚移动交换中心;C222、锚移动交换中心将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调度台。
本发明系统包括
一种集群听者识别系统,应用于集群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集群终端和位于网络侧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设置有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提取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根据时隙压缩设置单元设置的时隙压缩方法,提取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
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还设置有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设置单元,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
所述的时隙压缩设置单元,进一步包括取商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商时隙压缩方法;和/或取余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余时隙压缩方法。
所述的用户信息提取单元设置于基站。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方案通过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压缩了组呼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使得听者识别的时延更短,实时性更高。
另外,由于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可以节省小区资源,由于压缩而空余出的时隙内,可以被小区安排作他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集群系统核心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空白的时隙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主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压缩方法设置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对应关系设置流程 图6为本发明用户信息上报格式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取商压缩方法的时隙压缩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取余压缩方法的时隙压缩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设置切换时隙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展开时隙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分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时隙使用图;图13为本发明集群听者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把序号符合某种规律的一组用户放在同一个时隙来上报用户信息,保证该组用户当前只有一个是在当前小区,这样就可以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实现压缩听者识别周期的目的。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主流程示意图,从图中可见,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携带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
网络侧可以周期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本发明方案在该查询消息中,携带有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以及对应的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方法。
S2、在位听者按照所述压缩方法指示上报在位听者用户信息。
在位听者接收到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消息后,提取所述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携带的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并根据该压缩方法指示,在对应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S3、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在位听者用户信息。
网络侧根据该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进行反方向的解压缩,在对应的时隙内,获取对应的在位听者用户信息。
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的压缩方法如图4所示S11、网络侧按照已经获知的小区内在位听者信息设定上报在位听者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在集群业务中,网络侧实时查询组内用户是否在位,每一次查询时,要应用到上一次的组内用户在位信息。本发明方案中,根据上一次组内用户在位听者信息,设定上报在位听者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
S12、网络侧设定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指示在位听者按照用户序号在对应的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S13、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
所述步骤S12中,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按照如下方式设定S121、设定与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相关的除数K;S122、将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与除数K做除法运算,获取运算结果;所述的运算结果包括结果值i和余数值j,所述的结果值i为对运算结果做上取整运算获取的值。
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指示在位听者在i时隙上报用户信息,或者在j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在位听者按照用户序号在对应的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时,包括上报用户信息和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根据结果值i和j,可以分别以不同的方案来设置上报时隙和校验信息在位听者在i时隙上报用户信息,而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余数值j。
在位听者在j时隙上报用户信息,而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结果值i。
在上述方案中,还有可能存在用户在小区内切换的问题,当一个用户切换到当前小区时,相当于从非在位听者变换为在位听者,这样就会涉及到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的改变,对这种情况,本发明在所述的在位查询消息中,还携带有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信息,指示切换后的在位听者在所述的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当网络侧接收到在位听者从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的用户信息后,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
所述的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进一步包括网络侧接收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承载切换用户信息;网络侧根据切换用户序号,展开原压缩方法中,该切换用户序号所在压缩时隙对应的用户组;指示被展开组不采用压缩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的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方案一取商压缩方法。
取商压缩方法适用于在位听者用户序号分配相对分散的情况,如100个用户的组,在当前小区的在位听者只有用户序号为20、60和80的3个,这样网络就可以要求以用户序号除以20取整等于几就在几号时隙发送,该方案可以保证每个上报时隙只有一个在位听者。这样20号用户在1号时隙发送,60号用户在3号时隙发送,80号用户在4号时隙发送,当前小区共安排时隙100÷20=5个,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就由原来的100个缩短为5个。用户序号除以20取整得相同值的用户共有20个,这些用户之间通过用户信息的校验位来区分。
方案一中网络侧要做的就是安排好时隙,不让2个在位听者在同一时隙上报用户信息,但绝对的两个在位听者不在同一时隙上报是不可能的,冲突总是存在,因为有用户的小区间切换,有关用户切换后的信息上报方法将在后面说明。所以本发明方案也可以理解为冲突换时延,通过适当地引入冲突来压缩听者识别得时延。
如图6所示,用户信息i个用来识别用户信息,i大于等于2;用户信息校验位8-i个用来区分用户,当i等于4时,校验位只能区分16个用户。
方案二取余压缩方法。
当在位听者序号分配相对较集中时,适合使用取余压缩方法,则取余的方法压缩比例较大。
例如当前小区只有20、21和22号3个在位听者,那么可以将用户序号除以3余数相同的用户安排在同一时隙上报用户信息,这样20号用户在2号时隙上报,21号在0号时隙上报,22号在1号时隙上报,用户上报用户信息的周期由原来的100个时隙时长被压缩到3个时隙时长。
方案三综合取商压缩方法和取余压缩方法。
取商压缩方法和取余压缩方法是较为常用的压缩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小区内在位听者的序号不一定就适合应用单纯的取商压缩方法和取余压缩方法,我们可以综合两种方案如下。
设总的用户数为N,当前小区有在位听者用户数为n,用户序号分别为X1、X2、X3、......、Xn-1、Xn(下文用X表示其中任一用户序号),K为除数,i、j分别是商和余数,G为压缩门限(当n/N大于等于G时本小区不采用时隙压缩),M为压缩比例(压缩后上报周期与压缩前上报周期的比值),起始上报信息的时隙序号a(即用户序号为0的用户上报用户信息的时隙号)。所述参数只有M可能为非整的实数,其余均为整数。下面给出两种方法的过程1、取商压缩方法
当n/N>=G时,取K=1,此时压缩比为1,即没有压缩;否则K的值取N/n的上取整(即大于等于N/n的最小整数);判断所有n个用户的商i=(X+N-a)MOD N÷K,取整的结果是否相同,若存在a(取从0到K-1的整数)的某一取值,使得任意两个用户的商都不相同,则继续下面的步骤;若对所有a的取值,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的商相同,则K的值自减1,若K=1则继续下面的步骤,否则重复本步;M取商=(N/K上取整)/N。
该公式中,a的意义表示0号用户上报开始时隙,X-a是为了让用户的序号和时隙号对应起来,即相等,这个值一定要是正数,所以加N然后取模,这样就保证X-a为0到N之间的一个正数;K的意义是每个分组的用户数,上述公式的结果相同表示两个用户同属于一个分组。
2、取余压缩方法当n/N>=G时,取K=N,此时压缩比为1,即没有压缩;否则K的值取n;判断所有n个用户的余j=(X+N-a)MOD K的结果是否存在相同的,若对某一a的取值(从0到K-1的任意整数),没有两个用户的余数是相同的,则继续下面的步骤;若对a的所有取值,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的余数相同,则K的值自增1,若K=N则继续下面的步骤,否则重复本步;M取余=K/N。
最后比较M取余和M取商的大小,取较小的为最终的压缩比,M=取其中最小值{M取余、M取商}。网络确定压缩方法后通知在位听者。在位听者按照网络通知的消息选择方法,不再做上述比较。
上述方案中,取商压缩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在位听者按照用户序号连续分成若干组,取余压缩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在位用户按照用户序号间隔相同分成若干组,每组都包括相同的用户数(取商法最后一组可不同,取余压缩方法没有这一特点),使得每组最多包括一个用户。同一组内的用户在同一时隙发送用户信息,网络侧根据时隙号获得在位听者所属的分组,然后再根据在位听者上报消息携带的分组内序号计算得到在位听者的真实序号。
如图7所示,是取商压缩方法的时隙压缩示意图,图中将所有用户分为4组,分别用不同标号表示,有填充色的代表有用户上报用户信息的时隙。可以看出1、2、3组的大小相同,但第4组的大小小于前面各组且组内没有用户。
如图8所示,是取余压缩方法的时隙压缩示意图,途中将所有用户分为4组,分别用不同标号表示,有填充色的代表有用户上报用户信息的时隙。可以看出1、2和3、4组的大小分别相同,但1、3组的大小不同。
当网络需要在位听者上报信息时,首先在组呼下行FACCH发送听者识别上报请求,请求消息携带压缩方法指示、组内总的用户数N、当前小区内用户数n、序号0开始上报时隙号a、每分组用户数K等信息。组呼建立后BTS第一次发送听者识别请求或当前小区用户数较多时,用户上报信息可以不采用压缩方法,此时取商法K=1,取余法K=N。从组呼建立后第二次听者识别请求起,网络可以要求在位听者采用时隙压缩方法。在位听者识别请求需要周期性重复发送,保证新进入组呼或小区间切换的用户能快速获得压缩需要的参数和方法。
在位听者收到听者识别请求消息后,按照上述参数计算自己的上报时隙号,并在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消息结构如图6所示。
上述方案中用户信息校验位用来放在位听者在组内的序号,对于取商法,则校验位取值用户序号的余数;对于取余法,则校验位取值用户序号的整数商。如100个用户的组,在当前小区只有两个在位听者,用户组内序号分别是49和50,a=0。对于取商法,所有用户被分为2个组,根据上述方法,除数K=50,这样用户序号为49的在位听者的余数为49,所以该用户上报信息的校验位取值49,用户序号为50的在位听者的余数为0,所以对于校验位的取值为0。对于取余法,所有用户被分为2个组,根据上述方法,除数K=2,这样用户序号为49的在位听者的商数为24,所以该用户上报信息的校验位取值24,用户序号为50的在位听者的商数为25,所以对于校验位的取值为25。
从上面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校验位应该能表示所有分组内的用户,这样对上面的例子用户信息位为2位,校验位为6位,这样每个分组内最多可以有64个用户;当校验位数固定时,网络压缩的分组内用户数最多不超过校验位能表示的最大数目。
上述实现方案在有新的用户切换进入本小区且本小区原用户不离开本小区的情况下,会始终存在冲突,结果是造成网络认为该2个用户不在位。如前面方案一的例子,20号在位听者应该使用1号时隙,但是当21号到29号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切换进入本小区,则就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1号时隙发送的冲突情况,结果是网络不能正确解调任何用户的消息,造成该在位听者不在位的结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下面的补充方案。
首先网络安排若干时隙专门用于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的多少可由网络运营商根据当前小区的切换负担决定,如图9所示。图9所示网络压缩的时隙安排图中,其中不同的组用不同的标号表示,一个组的用户被安排在一个时隙发送用户信息。有填充色组的为网络安排的切换用户在位听者识别上报时隙,时隙数目由网络确定,网络在上述在位听者识别上报请求消息中增加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数。
用户收到网络的听者在位识别上报请求消息后,只要把相应的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扣除,然后按照上述取商和取余法即可计算得到自己所属的分组号,并在所述分组对应时隙发送用户识别消息。
切换进入当前小区的用户不得发送用户信息直到收到网络的听者识别上报请求消息,并按照该消息指示的时隙,在上述切换用户上报时隙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上报自己的分组号,由于接入突发的大小只有8个bit,所以用户的分组号最大只能是255。
网络在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收到任何数据都表明有用户切换进入本小区,并按照解调得到的数据将对应分组展开,展开的方法如下述。当网络收到用户分组号大于当前组内的最大分组号,则网络忽略该消息。
网络在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收到有效的分组号后,立刻更新下行听者识别请求消息,消息携带展开组的标识,凡是被标识的展开组不采用压缩。
切换进入当前小区的用户只有收到网络更新的听者识别请求消息并指示自己请求的组已经被展开后才可以发送用户信息,否则只能在上述切换用户上报时隙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发送自己的分组号。
如图10所示,浅填充色部分标识某个组被展开了,深填充色的为切换用户上报时隙。当用户收到所述有被展开的组的下行听者识别上报请求后,计算自己的用户信息发送时隙,分两种情况1、如果自己所属的组没有被展开,直接在自己分组对应的时隙发送用户信息;2、如果自己所属的组被展开,则在展开后的时隙按照自己在分组内的序号选择对应时隙发送用户信息。
如组呼下行FACCH发送听者识别上报请求,请求消息携带压缩方法指示为取商法、组内总的用户数N=100、当前小区内用户数5、序号0开始上报时隙号a=2、每分组用户数K=17、被展开的组组号为2、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数为3等信息。则每个本小区的用户可立刻计算得到如图11所示的分组图示。
从图11压缩方法可立刻得到如图12所示的时隙使用图。
如表2所示,是用户使用时隙与自己的组内分组号,根据表2,用户就能很快找到自己对应的上报时隙。
表2
上述方案中,给出的时隙压缩方法都是需要计算才能得出在位听者与压缩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小区内在位听者数量较少时,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简化方案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为小区内在位听者数;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小区内在位听者序号顺序和上报时隙序号顺序相对应。
比如当前小区内的在位听者数为3,用户序号分别为3、12和22,那么网络侧可以指示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为3;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小区内在位听者序号顺序和上报时隙序号顺序相对应。这样,3号用户在0时隙上报用户信息,12号用户在1时隙上报用户信息,22号用户在2时隙上报用户信息。但该方案只适合在位听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应用,当用户数太多的时候,下行的消息会很大,比如20个用户时,下行的消息就要有好几十字节了,这就不现实了,另外当有用户切换进来时,也可以类似设置切换用户使用时隙,但是下一步基站就必须展开整个组,此时该方案没有一点优化。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集群听者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应用于集群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集群终端10和位于网络侧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20。
本发明在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20,设置有时隙压缩设置单元21,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设置单元22,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
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提取单元30,设置于网络侧,用于根据时隙压缩设置单元设置的时隙压缩方法,提取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提取单元30设置于基站。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时隙压缩设置单元21,进一步包括
取商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211,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商时隙压缩方法;取余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212,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余时隙压缩方法。
本发明方案通过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压缩了组呼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使得听者识别的时延更短,实时性更高。
另外,由于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可以节省小区资源,由于压缩而空余出的时隙内,可以被小区安排作他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包括,A、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携带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B、在位听者按照所述压缩方法指示上报用户信息;C、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还携带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方法。
3.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压缩方法为网络侧按照在位听者信息设定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网络侧设定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指示在位听者按照用户序号在对应的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对应关系,按照如下方式设定A1、设定与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相关的除数K;A2、将在位听者用户序号n与除数K做除法运算,获取运算结果;A3、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结果包括结果值i和余数值j。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果值i为对运算结果做取整运算获取的值。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运算结果做取整运算,为对运算结果进行向上取整。
8.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3中,所述的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是指示在位听者在i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时,还包括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余数值j。
10.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3中,所述的根据运算结果为在位听者分配上报时隙,是指示在位听者在j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时,还包括上报用户信息校验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校验信息,为结果值i。
12.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在位查询消息中,还携带有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信息,指示切换后的在位听者在所述的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用户信息。
1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侧接收到在位听者从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上报的用户信息后,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
14.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更新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进一步包括网络侧接收切换用户上报时隙承载切换用户信息;网络侧根据切换用户序号,展开压缩方法中,该切换用户序号所在压缩时隙对应的用户组;指示被展开组不采用压缩方法。
15.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上报用户信息所用上报时隙数为小区内在位听者数;所述的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与上报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小区内在位听者序号顺序和上报时隙序号顺序相对应。
1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以下步骤C1、基站根据对应时隙获取在位听者信息;C2、基站将获取的在位听者信息上报至移动台。
17.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C211、基站将获取的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锚移动交换中心;C212、锚移动交换中心将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调度台。
18.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C221、基站将获取的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锚移动交换中心;C222、锚移动交换中心将听者在位信息发送至调度台。
19.一种集群听者识别系统,应用于集群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集群终端和位于网络侧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设置有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提取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根据时隙压缩设置单元设置的时隙压缩方法,提取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
20.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者在位查询单元,还设置有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设置单元,用于在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中,设置切换用户信息上报时隙。
21.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隙压缩设置单元,进一步包括取商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商时隙压缩方法;和/或取余方法时隙压缩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小区内在位听者用户序号设置取余时隙压缩方法。
22.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信息提取单元设置于基站。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听者识别方法,包括,A、网络侧下发听者在位查询消息,所述在位查询消息中携带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B、在位听者按照所述压缩方法指示上报用户信息;C、网络侧根据所述的压缩方法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集群听者识别系统。本发明方案通过在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压缩了组呼听者识别的上报周期,使得听者识别的时延更短,实时性更高。另外,由于位听者上报用户信息使用时隙压缩方法,可以节省小区资源,由于压缩而空余出的时隙内,可以被小区安排作他用。
文档编号H04Q7/28GK1992934SQ200510135289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柳光, 陈德, 郑雅莉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