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208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是一种能在一对(双线)线路上进行120门以下通讯的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
现有技术,如铁道部襄樊红外电子厂生产的交流载波电话以及河南师范大学生产的XT-914型全双工载波电话机。它们均使用在动力线上,并且传输距离前者只有3~5公里,后者只有1500米。而且每个网络装有的电话机只限2~45单门。这对使用者来讲有相当多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采用新的收发信号接口装置,使其成为能在一对(双线)广播线路(电力线和其它专用设备线)上进行120门以下通讯的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包括由发信、收信、控制三部分组成的载波电话(已有技术)以及由高通滤波器和收发信隔离器组成的收发信号接口装置组成。它可在一对(双线)线路上并接120门以下的载波电话,每一门载波电话的前端串接一个高通滤波器。收发信号接口装置设在收信与发信之间。其中的收发信隔离器是有变压器B1、B2和电阻R、电容C20、C21串接组成,高通滤波器是有电容C1、C4、C6、谐振器LC1、LC2、LC3、电容C14、C16、C18串接并与串接后的电容C2、C19并接,在电容C1、C4之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3、电感L1,在电容C4、C6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5、电感L2,在电容C6、LC1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7,在LC1、LC2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9,在LC2、LC3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1,在LC3、电容C14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3,在电容C14、C16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5、电感L6,在电容C16、C18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7、电感7,LC1有电感L3与电容C8并联组成,LC2有电感L4、电容C10并联组成,LC3有电感L5、电容C12并联组成。
实施例附

图1是收发信号接口装置的电原理图,(摘要附图)。附图2、3是实施例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其工作过程1、发信部分由送话器1、FM(调频)调制器2(双时基556芯片)功率放大器3、频率合成器9(MC145146芯片)、键盘13和信令发生器14(9151-3芯片)组成,频率合成器9由键盘13键入的数码向FM调制器2提供一一对应的载波基频。由键盘13控制信令发生器14产生的。图形码信令和送话器1产生的语音信号,送入FM调制器2与频率合成器9所提供的载波基频进行FM调制。调制后的调频信号送入功率放大器3进行功率放大,再经收发隔离器4,在高通滤波器5上线传输。
2、收信部分是由信道检测器6(4046芯片)、微处理器8(8031芯片)、FM解调器11(NE565芯片)、信令译码器10(4520芯片)、频率合成器9(MC145146芯片)受话器12和振铃器7(8204芯片)组成。线上通讯信号经高通滤波器5及收发信隔离器4进入收信电路。首先由信道检测器6(4046芯片)和单片微处理器8将接收信号进行信道比较,若检测到与本机相同信道的信号,则送入FM解调器11进行解调。由对方放发出的信令信号由FM解调器11还原后送入信令译码器10进行译码,当译出的地址码与本机设置的地址码相同时,其逻辑输出和信道检测器的逻辑输出相与,使振铃器7(8204芯片)振铃,通知本机摘机(作主叫机时,信令译码器10和振铃器不工作),摘机后,语音信号经FM解调器11还原后送入受话器12接收。
3、程序控制部分主要由键盘13和一片微处理器8组成。当为主叫机时,由键盘13键入所发射的信道及信令,主叫机开始发射。当相应号码的被叫机接收,经信道检测及微处理器8处理译码后,发出相应信道的信号,并发出振铃,通知摘机通话,此时主叫机接到被叫机的回叫,经信道检测器6和微处理器8判断后锁定,进入通话状态,并接收到被叫机的回铃声。当主叫机呼叫被叫机时,被叫机正在通话,信道已被占用。此时,主叫机则由微处理器控制切断发射,并由受话器12发出遇忙音。
4、高通滤波器和收发信隔离器组成收发信号接口装置,设在收、发信号之间,其中高通滤波器5主要作用是隔离广播线或动力线上的强信号,而载波信号则能顺利通过。对于广播线,动力线复用的载波设备增强抗干扰性能、提高接收灵敏度都起到良好的效果。高通滤波器5的电路原理见附图1所示。该滤波器对广播信号及电力线50HZ交流信号抑制达90dB以上,对60~380HZ的载波信号差损小于1dB。收发信隔离器4是用于解决两线双功的收、发信隔离问题。载波两线双功通信,信号要比接收信号强的多,如不采取收、发隔离措施,接收信号往往被发射信号淹没,无法收到。收发信隔离器4的电路原理图见附图1所示。该隔离器收端对发射信号的抑制达40dB,对接收信号的差损小于1dB。
二、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广播线、电力线、电话线或其它专用线作传输线。进行复用、互不干扰,以极小的投入有效地解决区域或集团的通讯问题。
2、载波传输距离远。对于广播线及专用线,2.5mm铜线,传输距离大于40Km;3.0mm铁线传输距离>15Km;7/1.2钢心铝绞线,传输距离>25Km。对于动力线,在同一变压器下可实现3~5Km传输。
3、采用无中心控制,无需设总机,实现16个载波通道,120门电话按键拨号,程序交换。通话率为13%。
4、利用该系统开设的载波通道,还可同时实现图文传真和数据传输。
5、卓越的灵活性。在同一网络内可在2~120门内任意增减电话机门数。大于120门时可将几组120门的网通过交换机联接,实现更大容量的通讯网络。由于该电话机的号码是予置在本机内的,所以可以在同一网络内移动本话机位置,仍可按原码呼通。此外,该电话机本身为调频载波机,因此具有较好的通讯保密性。
权利要求1.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包括由发信、送信、控制三部分组成的载波电话以及收发信号接口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收发信号接口装置是设在收信与发信号之间,它有高通滤波器与收发信隔离器组成,其中的收发信隔离器是有变压器B1、B2和电阻R、电容C20、C21串接组成,高通滤波器是有电容C1、C4、C6、谐振器LC1、LC2、LC3、电容C14、C16、C18串接并与串接后的电容C2、C19并接,在电容C1、C4之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3、电感L1,在电容C4、C6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5、电感L2,在电容C6、LC1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7,在LC1、LC2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9,在LC2、LC3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1,在LC3、电容C14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3,在电容C14、C16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5、电感L6,在电容C16、C18间与电容C2、C19间串接电容C17、电感7,LC1有电感L3与电容C8并联组成,LC2有电感L4、电容C10并联组成,LC3有电感L5、电容C12并联组成。
专利摘要多用无中心载波电话机,包括发信、收信、控制三部分组成的电话及收发信号接口装置组成,其中发信部分有送话器、FM调制器、功率放大器、频率合成器、键盘、信令发生器组成,收信部分有信道控制器、微处理器、FM解调器、信令解码器、频率合成器、受话器、振铃器组成,控制部分有键盘、微处理器组成,收发信号接口装置有高通滤波器和收发信号隔离器组成。能在一对(双线)线路上并接<120门的载波电话通讯口,本机在广播线或者电力线和其它专用线设备上均可使用。
文档编号H04M9/00GK2128811SQ9221824
公开日1993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3日
发明者易扬 申请人:易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