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32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机,尤其是一种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
目前电话机的振铃形式分为固定音量、手动分档音量及手动连续可调音量等三种形式,其中固定音量形式的振铃声音大小不统一,有过大或小的现象,手动分档音量和手动连续可调音量形式的振铃声音需要用户经过调节才能使音量正常,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振铃音量自动递增的电话机。
本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主要由带按键的壳体、听筒、话音电路、拨号电路及振铃电路组成,其中振铃电路包括直流隔离电路、整流稳压电路、音频振荡和放大电路及音响器件,其特征在于振铃电路中增加了电阻R1、R2、三极管BG1及电容器C1等件,将电阻R1、2串联后,使电阻R1一端与稳压后的电源正极相接于A点,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相接于C点,电阻R1、R2的连接点B同时与三极管BG1的基极及电容器C1的正极共同相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变压器B1的初级一端及电源负极相接,电容器C1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接。电阻R7接在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是原按键式电子双音电话机中的振铃电路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铃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振铃电路是在图1所示的原有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而研制成功的,关于电话机壳体、听筒、话音电路及拨号电路均与原按键式电子双音电话机完全相同,在图2中所增加的电阻R1、R2、R7电容器C1及三极管BG1均为已知件,另外为了增加音频功率,在图2中的电容器C2、C6的一端不设置图1所示的电阻R3、R6。图2主要包括电阻R1、R2、R4、R5、R7电容器C1-6、二极管D1-5、三极管BG1、变压器B1、扬声器Y、集成块IC1等件。
本实用新型进行振铃音量自动递增的过程如下在振铃信号从a、b接线端输入到图2所示的振铃电路中之后,电阻R1、R2的接点AC之间可获得经整流稳压的铃流信号的电压。由电阻R1、R2分压后,在接点B产生一直流电位,接点B因与电容器C1的正极相接,所以接点B的电位不会突然提高,三极管BG1也不会很快由截止状态变为饱和导通状态,每次铃流信号传来时,接点B上的电压对电容器C1进行充电一次,并使三极管BG1的基极电压升高一次,因三极管BG1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而使三极管BG1开始缓慢地由截止状态向半饱和状态过渡,在三极管BG1逐渐导通后,变压器B1的耦合信号就逐渐加强,其振铃音量一次比一次大,直至正常为止,从而实现了振铃音量自动递增的目的,在铃流停止后,电容器C1通过电阻R2放电,等下次来电话时将重复上述过程。
本实用新型容易实施,使用效果较好,振铃音量由小到大,使人听起来不感觉意外。
权利要求一种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主要由带按键的壳体、听筒、话音电路、拨号电路及振铃电路组成,其中振铃电路包括直流隔离电路、整流稳压电路、音频振荡和放大电路及音响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振铃电路中增加了电阻R1、R2、三极管BG1及电容器C1等件,将电阻R1、2串联后,使电阻R1一端与稳压后的电源正极相接于A点,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相接于C点,电阻R1、R2的连接点B同时与三极管BG1的基极及电容器C1的正极共同相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联电阻R7并分别与变压器B1的初级一端及电源负极相接,电容器C1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振铃音量自动递增式电话机,主要由外壳,听筒、话音电路、拨号电路及振铃电路组成。其技术特征是在振铃电路中将电阻R
文档编号H04M1/26GK2153913SQ9320784
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兆海 申请人:刘兆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