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呼叫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466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呼叫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运用于移动通信。特别涉及移动机的选呼技术。更详细地说,其涉及多次发送呼叫信号的移动机的寻呼技术。
由于移动机的选呼技术是移动通信中的通用技术,为了简化起见,现以收信专用的移动机的无线呼叫方式为例,进行以下的说明。


图1所示,是以旧有的帧结构为例,说明无线呼叫方式中的呼叫帧的帧结构(此例参照了平成4年7月25日由才一厶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发行的“ISDN时代的移动通信”第1版第26页)。图中(a)图所示是呼叫帧系列的发送频率;(b)图所示是呼叫帧的帧结构;(c)图是呼叫信号的帧结构。由基地台发送的呼叫帧系列如图(a)所示。信号长度为P的呼叫帧是由j个连续的周期T构成的。同图中的(b)所示,是由同属于同步信号、但长度却各不相同的多个呼叫信号构成的。呼叫信号如同图的(c)所示,是由地址信息、消息信息,另外再加上附有校验位的纠错符号构成的。
图2是根据呼叫帧的不同,利用旧有的示例表示的帧结构。由该图可见,图(a)所示,是以t0时间呼叫帧的帧结构图;图(b)所示,是以(t0+T)时间呼叫帧的帧结构图。在无线呼叫系统中,为了实现高品质的呼叫信号传输,采用多次发送法。这就是说,在发射端要发送多次(n次)的同一呼叫信号;而在接收端则从n次发送的信号中取出一个能够正确译码的呼叫信号进行呼叫处理(通常是采用鸣音或消息显示的方式)。此时,在接收端为了要多次接收同一呼叫信号,必须要能以确认呼叫信号的发送次数。为了达到此目的,过去是要了解所发送的呼叫信号的发送次数(或剩余的发送次数),利用计数位对发送计数位进行正数计数(或倒数计数),借以使接收端能以辨认发送信号的发送次数。
以下参照图2所示的示例加以说明,在t0时间的呼叫帧如图(a)中所示,是由长短不同的四个呼叫信号A-D构成的。呼叫信号发送n次,呼叫信号B发送m(m<n)次,呼叫信号C发送h(h<m<n)次,呼叫信号D发送1次。(t0+T)时间所发送的呼叫帧如图(b)所示,此时不再发送呼叫信号A。这是因为在t0时间内已经发送了n次,发送次数业已完结。于是只剩下呼叫信号B~D,这些信号的计数值与t0时的相比,都增加了1个数。除此以外,在呼叫信号B-D以后,还发送一个计数值为1的新增发送信号E。
由于同一呼叫信号要发送多次,在接收端就要从n的发送中取出一个能够进行正确解码的呼叫信号进行呼叫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呼叫的确实性。但是,采用过去旧有的方式时,由于在呼叫信号中要附加发送次数,结果就产生了信息率低的缺点。
此外,在旧有的方式中,由于接收端要对同一呼叫信号进行多次接收,而在每一发送时间(周期)中的发信位置各异,导致发信位置产生不规则变化,除此以外,还要多次接收计数值各不相同的呼叫信号,所以就不可能利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技术。采用高品质的时间分割制交换技术,在一定周期内多次接收同一个信号,能够利用每个二进制位的可靠性信息(接收包络线等级和检波器输出)来判断接收信号的位数。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以在不需要在呼叫信号中附加有关发送次数信息的条件下,可以识别呼叫次数的移动通信方式。另外还提供一种在接收端能够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方式接收信号的移动式通信方式。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方式,要设置一处基地台,通过无线路径,向无线接收机发信,在基地台发射的呼叫帧中,含有附加表示呼叫次数的序号的多个呼叫信号。接收装置的特征是在无线接收机中含有能够反复接收以n个(n为自然数)的呼叫帧发射的同一呼叫信号的接收装置,呼叫帧是由同样长度的n个子帧构成的;新的呼叫信号插入在配置于呼叫信号一端的子帧中;发送次数在2次以下的呼叫信号则插入在与发送次数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子帧中;在反复接收信号的装置中还包括用来在与呼叫信号的发送次数相对应的位置上接收同一呼叫信号的装置。
在反复接收信号的装置中,最好是包括一套能够根据与同一呼叫信号相对应的多个子帧所接收的信号,利用可靠度的二进制位来判断可靠度信息的装置。用来判断二进制位的装置可以采用常用的工作方式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转换结构,用以切换到任一工作方式。
如果采用本发明,由于不再需要表示发送次数的信息,能够提高信息率。另外,由于在每个发送周期中呼叫信号的位置按规则变化,接收机能够预先预测信号位置,所以可能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技术接收信号。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简要说明图1所示是无线呼叫方式的呼叫帧的旧有示例中的帧结构图。
图2所示是以每一周期中的呼叫帧为单位的旧有示例中的帧结构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呼叫方式的方块结构图。
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机方块结构图。
图5所示是呼叫帧的帧结构图以及每个周期中呼叫信号的配置图。
图6所示是呼叫帧的帧结构图以及发射次数为3次时的每个周期的样本帧的位置图。
图7所示是在发射次数为3次时基地台工作流程图。
图8所示是在发射次数为3次时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呼叫方式的方块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无线呼叫方式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方块结构图。
在此实施例中,设有一个基地台1,由此发射呼叫帧,其中包括多个附有序号的呼叫信号;在基地台中设有发射机11,以此作为发射手段,反复发射同一呼叫信号的n个(n为自然数)的呼叫帧。在呼叫信号中,附有不同的序号、发给接收对方的消息信号,以及针对不同序号和消息信号的校验位。无线呼叫接收机2中设有天线21,无线电接收机22、波形整形机23、接收信号处理器24、序号ROM25、存储器26、液晶显示装置驱动器27,液晶显示装置28及扬声器29。呼叫帧是由n个子帧构成的,其长度相同,其中又包含各种不同的呼叫信号。发射机11在配置在呼叫帧一端的子帧中插入新的呼叫信号,凡是发射次数在2次以下的呼叫信号,则在与发射次数相对应的位置上配置的子帧中进行插入。
现对这样结构的无线呼叫方式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图5所示是呼叫帧的帧结构说明图,表示在每个周期T中呼叫信号的配置情况。
如图5中的(a)所示,在一个呼叫帧中,将呼叫信号的最大发射次数定为n,则将此呼叫帧划分成n个等长的子帧。同图的(b)所示,是在t0时间发射的呼叫帧。呼叫信号A、呼叫信号B和呼叫信号C的发射次数分别为1、m和n,所发送的子帧的序号则分别为1号、m号和n号。同图的(c)所示,是在(t0+T)的时间发射的呼叫帧。由于呼叫信号已经是第2次发送,所以是用第2号子帧发送的,呼叫信号B已经是第(m+1)次发送,所以是用第(m+1)号子帧发送的,由于在t0时间已经将n次发射都已做完,所以在(t0+T)的时间就不再发送呼叫信号C了。但是在(t0+T)的时间还第1次发送了呼叫信号D,这个信号是用第1号子帧发送的。
采用这种方式时,由于在每次发送时间的发送位置都是有规则的变化,所以在接收端能够对将要发射的信号的位置进行预测,除此以外,虽然没有用来识别发射次数的计数位,呼叫信号都是在同一位上发送的,发射次数都是n次。
图6是呼叫帧的帧结构说明图,图中所示,是每个周期T的子帧位置。图7是表示基地台1的工作流程图;图8所示,是以同一呼叫信号为基点,表示无线呼叫接收机2的工作流程图。在图中是用呼叫信号反复发送次数为3次时的情况所作的说明。在此情况下,将呼叫帧内同期信号的连续段按三个等长的子帧等分发射信号。以下是以呼出信号A和接收这个信号的接收端的无线呼叫接收机A的工作情况为着眼点所做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6和图7说明发射台的工作情况。图6(a)中所示,是在t0时间的呼叫帧。由于呼叫信号是第1次发送,所以插入到第1号子帧中。同图(b)所示,是在(t0+T)的时间的呼叫帧。在此时刻,于t0时间用第1号子帧发出的同一信号(呼叫信号A)是用第2号子帧发送的。同图(c)所示,是在(t0+2T)的时间的呼叫帧。在此时刻,于(t0+T)时间用第2号子帧发出的同1信号(呼叫信号A)是用第3号子帧发送的。
采用这种发送方式,接收端就能够预先知道,例如,在t0时间发出的呼叫信号在(t0+T)的时间所在的信号位置,以及在(t0+2T)的时间所在的信号位置。除此以外,由于这个呼叫信号都具有同一个二进制位的结构,所以能够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技术进行收信接收。
以下参照图6和图8说明无线呼叫接收机、特别是接收信号处理器24的工作情况。
接收机接收第1号子帧,其中插入了新的呼叫信号,这个呼叫帧是在传输延迟时间为τ的条件下于(t0+τ)的时间发出的。然后经过纠错处理。如果经过正确的译码,查明是发给自己的呼叫信号,就进行呼叫处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译码,就将接收位和可靠度信息存入存储器。
接着接收第2号子帧,这个呼叫帧是下一呼叫帧,也就是在(t0+T+τ)的时间接收到的呼叫帧。此时,如果经过正确译码,查明是发给自己的呼叫信号,就进行呼叫处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译码,就将接收信和可靠度信息存入存储器。在存储器中,于(t0+τ)接收的呼叫帧内所包含的呼叫信号和在(t0+T+τ)接收的呼帧内所包含的呼叫信号都插入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中。这些呼叫信号都是在具有同样的二进制位的结构。采用这样的办法,接收端就能够进行时间分割制交换。这就是说,由于与(t0+τ)时间的第1号子帧相对应、存入存储器中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和下一次(t0+T+τ)时间的第2号子帧相对应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都是与同一信号相对应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都能够利用时间分割制交换的方式进行接收信号处理,将信号译码。其结果是进行了正确译码,如果查明是发给自己的呼叫信号,就进行呼叫处理。如果查明接收的信号不对,就存入接收信及可靠度信息。
然后接着接收第3号子帧,这个呼叫帧是下一个呼叫帧,也就是在(t0+2T+τ)的时间接收到的呼叫帧。此时,如果经过正确译码,查明是发给自己的呼叫信号,就进行呼叫处理。如果不能正确译码,则结束信号接收工作。在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方式进行接收信号时,在接收(t0+τ)时间的第1号子帧时所存入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和在接收(t0+T+τ)时间的第2号子帧时所存入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以及在接收(t0+2T+τ)时间的第3号子帧时所存入的二进制位和可靠度信息,完全都是相同的信号,所以能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信号接收处理。其结果是,如能进行正确译码,查明是发给自己的呼叫信号,就进行呼叫处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译码,则将在(t0+τ)时间、(t0+T+τ)时间和(t0+2T+τ)时间所存的相对应的子帧信息删除。
以上的说明,是以同样的呼叫信号为基点,对于无线呼叫接收机所做的说明,但在实际的情况下,图8所示的处理方式是以n个并列的工作方式进行的。
本实施例也可以用在无线呼叫接收机上,以具体的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销售,用户可以将其纳入无线呼叫网中使用。
以上实施例虽然是以由同步信号和多个子帧构成的呼叫帧为例所做的说明,但不一定要在呼叫帧中必须设同步信号,例如,也可以在几个呼叫帧中共设同步信号,同样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在本发明中,同样可以用于在呼叫帧中加入呼叫信号、址信号、消息信号等种种不同的字段,共同构成呼叫帧。
另外,以上说明虽然是以接收专用机所用的无线呼叫方式为例所做的说明,但是也能够用在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移动机上,通过控制回路进行呼叫,这样的移动机也可以用在本发明的无线接收机中,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不需要另加表示发送次数的信息,能够提高信息率。另外,还可以在接收端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方式。
权利要求
1.移动通信方式,设有基地台,通过无线路径向无线接收机发送呼叫帧,在呼叫帧中含有多个呼叫信号,其中有表示呼叫次数的序号;基地台中设有发射装置,反复发射呼叫帧,其中包括n个(n为自然数)同样的呼叫信号。这种移动通信方式的特征为呼叫帧是由含有各种不同的呼叫信号,但长度相同的n个子帧构成的;在上述发射信号的装置中包括插入装置,用来在配置在呼叫帧一端的子帧中插入新的呼叫信号;对于发射次数在2次以下的信号,则在与发射次数相对应的位置上所配置的子帧中插入呼叫信号。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移动通信方式,在上述的插入装置中包括在第i次(2≤i≤n)发射的呼叫帧的第1号子帧中插入新的呼叫信号,以及在同样的呼叫帧的第m号(2≤m≤n)子帧中插入在(i-l)次发射的呼叫帧配置的第(m-l)号子帧中插入呼叫信号的插入装置。
3.无线接收机,设有接收由基地台通过无线路径发射的呼叫帧的接收装置;在此呼叫帧中含有表示呼叫次数的序号的多个呼叫信号;上述接收装置中含有用来反复接收同一呼叫信号的接收装置,呼叫信号包括在n个(n为自然数)呼叫帧中。这种无线接收机的特征为呼叫帧是由含有各种不同的呼叫信号,但长度相同的子帧构成的,在呼叫帧一端配置的子帧中插入新的呼叫信号;对于发射次数在2次以下的呼叫信号,则在与发射次数相对应的子帧位置上插入;在上述反复接收信号的装置中,包括用来接收与同一呼叫信号的发射次数相对应的子帧位置的接收装置。
4.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无线接收机,在上述用来反复接收信号的装置中,还包括用来从与同一呼叫相对应的多个子帧中接收信号时,利用可靠度信号判断该信号的二进制位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时,利用移动机进行发射呼叫,反复发射n个呼叫帧,其中载有同一呼叫信号;呼叫帧是由含有各种不同的呼叫信号的n个等长的子帧构成的;在呼叫帧一端配置的子帧中,含有新的呼叫信号;对于发送次数在2次以下的呼叫信号,按照发送次数顺序排列的子帧配置,因而在发信时不需加另加附加信息就能够由接收端辨认发送次数,此外,在接收端能够采用时间分割制交换方式的接收技术。
文档编号H04W88/18GK1101789SQ94190032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8日
发明者野泽稔弘, 伊藤正吾, 平井良明 申请人: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