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板式扫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86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板式扫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板式扫描器,主要为一种由文件表面进行影像扫描以解决穿透玻璃的误差问题的扫描器。
现今影像扫描器,均属运用复印机的原理,运用玻璃板做为置放影像文件的置放区,再通过位于玻璃板下方的光棒型式的光源,由玻璃板的左侧朝右侧移动,而将光线依序投射至玻璃板上方的影像文件的各个部位,并将通过反射机构折返的影像送回至玻璃板下方的影像接收器(CCD或CIS影像感应器)处,达到影像的扫描效果。
但是现今各式影像扫描器,均相同于上述同类装置,而不同处仅在于影像接收器的选用上,最近最为流行的一种即属CIS影像感应器(CONTACT IMAGESENSOR),此类型的影像感应器不通过多数反射镜以及聚焦镜片进行聚焦,而是通过呈紧密排列的导光柱,将扫描的影像或光点直接传送至影像感应器处,获得降低光学传递损失及提高接收质量且仅需较低光源亮度的特性,而受到现今扫描器厂家竞相采用,然而影像接收的路径,仍然沿用现有的设计,而穿透玻璃板进行光线投射及必须穿透玻璃板而将反射光线回送至影像感应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着光学损失的现象,且隔着玻璃板进行影像接收,亦属间接的手法,更有着相当程度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影像文件直接进行扫描的图板式扫描器,主要是一种将影像感应机构设置於一可在玻璃板上方平行移动的上盖内,而可直接对置于玻璃板上方的影像文件直接进行扫描,而不通过玻璃板做为介质,达到解决隔着玻璃板接收影像所衍生的损失与误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盖可随着位于座体内部的平行传动座的带动而可水平移动的图板式扫描器,该上盖的两端延伸至座体的前、后壁面处,而与座体内部的平行传动座结合,而使得上盖可随着位于座体内部的平行传动座的带动而在玻璃板表面水平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影像文件的活动压条的图板式扫描器,影像文件的活动压条设于玻璃板的横向及纵向边处,仅需通过推移即可使文件夹合或移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光源的图板式扫描器,辅助光源是结合于座体内部的平行传动座处的灯管,可供穿透式影像文件资料(透明纸型式的文件、投影片等)的扫描,以使上盖可如期地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光工作灯的图板式扫描器,透光工作灯设在座体的对应于玻璃板的边缘处,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充做为描图的「透写台」,达到较佳的使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为一供扫描影像的平台,表面结合有供置放待扫描文件的玻璃板;一平行传动座,设置在座体内部,并结合有电动机、齿轮、滑轮及绳线,可在座体处左右水平运动;一上盖,设置在座体的上表面处,其两端可越过座体前、后壁面而与所述平行传动座结合,而受到平行传动座带动;一光感应器,设置在上盖内,其感应面朝向正下方。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传动座更覆盖有一下灯管座,下灯管座内置有一灯管。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文件压条,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周边位置,供夹合待扫描文件的边缘;控制片,套合于文件压条及座体处,通过滑动方式使文件压条下压夹合纸张或上抬放松纸张;弹片,设置在文件压条底部与玻璃板之间。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片形成有数个卡钩以及在部份卡钩上形成有斜面,以供适时下压文件压条的一侧,而使另一侧上抬。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器由线性光感应器构成。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器由电荷耦合感应器构成。
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部更设置有透光工作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图板式扫描器是将扫描路径巧妙地移至文件的上方位置,可解决传统扫描器的光学路径必须穿透玻璃板所衍生的损失及误差,其实用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分解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行传动座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4A、4B是本实用新型文件压条夹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5A、5B是本实用新型文件压条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感应器的光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部中空的座体10、一可在座体10内水平移动的平行传动座12、一可覆盖在平行传动座12上方的下灯管座30、一置于下灯管座30内的下灯管31、一覆盖在座体10镂空位置的玻璃板20、两个供夹压玻璃板20的左侧及下缘的文件压条164、154、一可受平行传动座12传动而在座体10上表面水平移动的上盖50以及一结合于上盖50内面的线性光感应器40所共同组成。
其中,座体10的后壁面是形成有水平的滑槽11,供支撑呈盘形截面的平行传动座12,以供其可水平滑动,平行传动座12的中央位置配置有传动电动机13、动力轮121及从动轮122,而在平行传动座12的上、下位置更分别设置有滑轮123,而座体10的接近四个角落处设置有调整座125及滑轮126,并配合参看图2的平面图所示,可将一绳线124由其一调整座125处以X形绕线方式穿过从动轮122,然后再连接至另一调整座125处,故而在如图2的从动轮122呈箭头方向转动时,即带动整个平行传动座12朝左侧移动,同理,于从动轮122呈相反方向转动时,平行传动座12则朝右侧移动,故而形成一种可通过位在图1A平行传动座12下方的传动电动机13的正、反转动作,即可控制平行传动座12左右移动,于平行传动座12上方覆盖套合有下灯管31的下灯管座30后,即如图1B所示,下灯管座30除了供做为内部齿轮的护盖之外,位在下灯管座30表面的下灯管31仅在欲进行穿透式文件(透明文件)扫描时,做为背光使用,而对于正常纸张的扫描,则直接由图1A的线性光感应器40直接投射光线即可。
而在座体10的供结合玻璃板20的镂空位置的右下方及左侧是形成有略凹陷且设置有数个长孔151、161的套槽15、16,而可依序结合一文件压条154、164以及套合一控制片152、162,两文件压条154、164一侧形成相应的长孔1541、1641,并配合如图4A所示,于底部更形成有可供套合弹片153、163的套槽1542、1642,而两控制片152、162表面形成有可供手指推移的防滑纹路,而在底部是形成有对应于前述长孔1541、1641、151、161的卡钩1522、1622,配合如图1A右侧的控制片152所示,在其一侧面处的卡钩1522、1622一并形成有斜面1521、1621,而在图4A所示,通过弹片153、163的夹压弹性,而可使插入于玻璃板20与文件压条154、164之间的纸张21稳固夹合,而不致脱离,以使扫描期间可顺利地进行,图4B是表示控制片152、162与文件压条154、164的位置关系,若使用者欲取出纸张时,则可配合参看图5A、5B所示,在图5B中,通过控制片152、162相对于文件压条154、164朝右侧推移之际,受到控制片152、162的斜面1522、1622即对应于下压文件压条154、164(即图5A文件压条的左侧位置),故而使得图5A的文件压条154、164的右侧向上抬起,使其不再夹合纸张21,如此,即可轻易地取出纸张,而相对地,欲重新固定纸张时,仅需将纸张朝该处插入,再将控制片152、162朝右侧滑动即可使文件压条154、164回复至夹压状态,以形成一种迅速夹合及释放纸张的机构。
此外,在座体10的前、后位置亦设置有透光工作灯14,该工作灯更可使本实用新型可做为描图或观看透明图的平台使用。
而前述使用线性光感应器40仅为其一实施例,实际使用上,亦可采用如图7所示,于上盖50内部安装已有的CCD型式的影像接收机构,亦即配置光源灯管61、多数反射镜片61~64、聚焦镜头65以及CCD感应器66,亦属可行。
权利要求1·一种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座体,为一供扫描影像的平台,表面结合有供置放待扫描文件的玻璃板;一平行传动座,设置在座体内部,并结合有电动机、齿轮、滑轮及绳线,可在座体处左右水平运动;一上盖,设置在座体的上表面处,其两端可越过座体前、后壁面而与所述平行传动座结合,而受到平行传动座带动;一光感应器,设置在上盖内,其感应面朝向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传动座更覆盖有一下灯管座,下灯管座内置有一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文件压条,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周边位置,供夹合待扫描文件的边缘;控制片,套合于文件压条及座体处,通过滑动方式使文件压条下压夹合纸张或上抬放松纸张;弹片,设置在文件压条底部与玻璃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片形成有数个卡钩以及在部份卡钩上形成有斜面,以供适时下压文件压条的一侧,而使另一侧上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器由线性光感应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应器由电荷耦合感应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板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部更设置有透光工作灯。
专利摘要一种图板式扫描器,包括:一座体,表面结合有供置放待扫描文件的玻璃板;一平行传动座,设置在座体内部,并结合有电动机、齿轮、滑轮及绳线,可在座体处左右水平运动;一上盖,设置在座体的上表面处,其两端可越过座体前、后壁面而与所述平行传动座结合,而受到平行传动座带动;一光感应器,设置在上盖内,其感应面朝向正下方;平行传动座更覆盖有一下灯管座,下灯管座内置有一灯管。形成一种可在文件表面进行扫描及接收影像资料的扫描器。
文档编号H04N1/04GK2331133SQ9820027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9日
发明者杨庆章 申请人:杨庆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