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879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通讯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用的,使其免于手提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
在通讯用的高抗噪声送话器中,常见的有指向性麦克风及拾振式麦克风等几类。其中拾振式麦克风的工作原理是当人说话时,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同时,引起人体组织的振动,拾振传感器拾取这些振动作为声音信号源。由于拾振式传感器对周围空气介质中的声波不敏感,而只对与其接触的人体组织的振动敏感,因此,振动传感式麦克风就具有更优良的抗环境噪声能力,同时也避免了普通麦克风在周围空气快速流动时发出啸叫声,即所谓“风切音”的问题。常见的拾振式麦克风有头顶式、喉结式、耳道式等。头顶式是把拾振传感器放在头盔上等地方,与人头顶接触来拾取振动信号。其种种不便促使人们设计出候结式麦克风,它是把振动传感器用一个弹性项圈压在候结上以拾取振动信号。候结式麦克风的明显不足则是佩戴不美观,而且项圈长期压迫颈部血管会引起使用者不适。
为了克服上述拾振式麦克风的不足,人们研究出了耳道式麦克风,它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由此可以把送话器与受话器合为一体,使其可放入耳道中去,以避免送受话器尺寸太大,不宜携带等问题。耳道式送受话器在出现后的近十年中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未能解决好声音的识别问题,声音中有很重的混音。直到近年,才有国外的实用性产品面世。该产品的外壳采用硬质材料,以利于振动的传导,便于拾取振动信号。拾振送话器附带有完全的声音处理电路,并自带电源。电路的作用一是滤波,以解决声音识别性不好的问题;二是放大,以解决传感器输出信号太弱的问题。在其扬声器的传声孔中衬有软管,用于减振以解决双工时的自激问题。该产品的出现虽然是个很大的进步,但它仍有一些不足。由于其整个外壳都采用硬质材料,因此耳道内不同方向的振动都会传到传感器上,而不同方向的振动相位是有差别的,于是就会产生混音,使得到的声音识别性不好。为解决此问题,现有产品采用了电路处理的办法,把中低频混音较历害的频段用高通滤波器滤掉,只留下声音识别性较好的中高频段信号。这样做需要有较完整的处理电路,而且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失真,使音质发尖,不亲切。同时,为了克服双工时会引起系统自激的问题,现有产品采用嵌套软管以减振,但还是常常能听到回声,严重时会产生啸叫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而提供一种性能更加优良的耳道式送、受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它包括一个与耳道形状相适应的具有可拆卸前套11的外壳1,一个声音处理电路2,一个在壳体31内装有与信号线33相连的振动式传感器32的振动式拾音器3,扬声器4,与扬声器相连的传声腔5和导线6,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传感器32上设有一个可使振幅增加的配重321,并且在壳体31外部设有一个用于拾取声音振动信号的凸状拾振块322;b、在所述传声腔5的内壁上具有防谐振结构;c、所述的外壳1由软体材料制成。
所述的配重321固定于条状传感器32上靠近端部处。
所述的拾振块322,它可以与壳体31制成一体,也可以固定于外壳1上,且与壳体31相接触。
所述的声音处理电路2是由一个场效应管对经拾音器3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转换后输出。
所述的前套11与外壳1为卡扣式连接。
所述的外壳用的软体材料为硅胶以及类似的材料。最好选用硅胶。
所述的防谐振结构是在传声腔内壁上设有多个凸起51或吸振孔。
所述的壳体31由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手持式移动电话,车载移动电话以及对讲等移动通讯装置。
由上述发明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人体振动拾取作为信号源,而不感受空气中的声波振动,且整个外壳由软体材料制成,振动传感器只通过拾振块从耳道壁取得信号,而其它所有与耳道接触处都是软性材料,由于软性材料具有隔振作用,因而所取得的信号本身就不产生混音,没有相位差别,因此也就不需要电路处理,所以失真很小,音质还原度高,给人感觉亲切,更无宠大的辅助电路,使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并具有很好的抗环境噪声能力;由于在传声腔中设置了多个凸起,有意识地破坏了原来的谐振腔,消除了原来引起自激的谐振点,因而可在双工条件下自由通话,而无自激现象。本实用新型将送受话器制成一体,且可置于耳道中,因此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无需任何辅助电路便可达到与驻极体麦克风互换的电特性。柔软的外壳使佩戴舒适,对不同大小耳道有较好的适应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拾音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传感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声腔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俯视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结构附图5、附图6所示,结合图1所显示的整体结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声音处理电路2,振动式拾音器3,扬声器4,传声腔5和导线6。外壳1选用柔软性及强度具佳的硅胶注塑而成,其外形与人的耳道形状相适应,它由外壳主体1和前套11两部分组成,外壳主体内用于放置各部件,前套呈弯曲状,以便勾住耳道,使整个送受话器不易脱落,前套端部有一个出声孔111,前套与外壳由卡扣12相连,使得外套可以很容易地取下,以便清洗由于长期佩戴后耳内分泌物堵塞前套出声孔。如附图1所示,声音处理电路2、拾音器3、扬声器4沿纵向设置于外壳内,为使各部件能相对固定,并使得外壳不致于因受压而变形,在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硬橡胶将上述各部件封装固定在外壳内。固定好上述部件后的外壳在外壳粘合面13处粘合。本例中,声音处理电路2仅采用一只场效应管通过信号线33与拾音器3相连,由其对经拾音器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阻抗变换后经导线6输出。振动式拾音器3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在壳体31内通过塑料固定套34固定有振动式传感器32,壳体31由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制成,以更有效地传导振动,在优选实施例中,它是由金属管制成,传感器32结构如图3所示,它采用市售的双压电陶瓷振动传感器,其外形呈长条状,在其端部两侧粘接有可使振幅增加的配重321,该配重可采用铜、钢等金属材料,传感器的另一端端部连接有信号线33。壳体31外靠近端部焊接有一个用于拾取声音振动信号的凸状拾振块322,该拾振块采用与上述壳体31相同的材料。上述扬声器4经导线与移动通讯终端相连,在扬声器的出声孔41处连接有传声腔5。为消除声音通过传声腔时所产生的自激,在传声腔5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起51,使得声波的谐振被人为打乱并消除。其原理及结构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移动通讯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包括一个与耳道形状相适应的具有可拆卸前套(11)的外壳(1),一个声音处理电路(2),一个在壳体(31)内装有与信号线(33)相连的振动式传感器(32)的振动式拾音器(3),扬声器(4),与扬声器相连的传声腔(5)和导线(6),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传感器(32)上设有一个可使振幅增加的配重(321),并且在壳体(31)外部设有一个用于拾取声音振动信号的凸状拾振块(322);b、在所述传声腔(5)的内壁上具有防谐振结构;c、所述的外壳(1)由软体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321)固定于条状传感器(32)上靠近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振块(322)可以与壳体(31)制成一体,也可以固定于外壳(1)上,且与壳体(3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音处理电路(2)是由一个场效应管对经拾音器(3)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转换后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套(11)与外壳(1)为卡扣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用的软体材料为硅胶以及类似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谐振结构是在传声腔内壁上设有多个凸起(51)或吸振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1)由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通讯用的,使其免于手提的带有振动拾音器的一体化耳道式送、受话器,它包括外壳1,声音处理电路2,振动式拾音器3,扬声器4,传声腔5和导线6,其特征在于在装于拾音器3内的传感器32上设有配重321,在拾音器的壳体31外部设有凸状拾振块322;在传声腔5的内壁上具有防谐振结构。所述的外壳1由软体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噪声能力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等特点。
文档编号H04R1/00GK2325943SQ98212248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0日
发明者陈暤, 齐心理 申请人:陈暤, 齐心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