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驱动结构、摄像头结构及电子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结构、摄像头结构及电子终端,其中,镜头驱动结构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安装基座在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至少两对相对应的通孔;镜头载体,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镜头载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用于分别安装镜头,且每一安装槽与安装基座上的每对通孔相连通;驱动部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位于安装基座与镜头载体之间,用于驱动镜头载体移动,使镜头载体中的镜头完成对焦。本发明提供的镜头驱动结构通过驱动部件驱动镜头载体实现镜头的对焦,使得同一个驱动部件可以完成多个镜头的对焦,减少驱动部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加大成本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镜头驱动结构、摄像头结构及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镜头驱动结构、摄像头结构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移动智能终端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影像拍照就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功能体验之一,并且拍照效果也是消费者非常关注,不仅是普通主摄像(后置摄像头),前置自拍摄像头也是如此。加上类似自拍神棍的出现,市面上开始出现了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前置自拍摄像头。
[0003]但是,目前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即要使用两颗马达。这样加大了材料及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结构、摄像头结构及电子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加大成本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结构,包括:
[0006]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安装基座在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至少两对相对应的通孔;
[0007]镜头载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镜头载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用于分别安装镜头,且每一所述安装槽与安装基座上的每对通孔相连通;
[0008]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镜头载体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镜头载体移动,使所述镜头载体中的镜头完成对焦。
[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结构,包括:上述的镜头驱动结构,还包括:多个镜头;
[0010]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镜头驱动结构的安装槽内,且通过对应位置的所述镜头驱动结构的通孔露出。
[00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包括:上述的摄像头结构。
[001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镜头驱动结构通过在镜头载体上设置多个安装槽用于安装镜头,并通过驱动部件驱动镜头载体实现镜头的对焦,使得同一个驱动部件可以完成多个镜头的对焦,减少驱动部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加大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结构立体不意图;
[0015]图2为图1沿M-M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沿N-N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头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沿X-X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头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沿Y-Y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加大成本的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驱动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
[0026]安装基座I,所述安装基座I形成一容纳空间2,所述安装基座I在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至少两对相对应的通孔5;
[0027]镜头载体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内:所述镜头载体3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4,用于分别安装镜头,且每一所述安装槽4与所述安装基座I上的每对通孔5相连通;
[0028]驱动部件6,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基座I与所述镜头载体3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镜头载体3移动,使所述镜头载体3中的镜头完成对焦。
[0029]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镜头驱动结构通过在镜头载体上设置多个安装槽用于安装镜头,并通过驱动部件驱动镜头载体实现镜头的对焦,使得同一个驱动部件可以完成多个镜头的对焦,减少驱动部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各自使用一个自动对焦马达加大成本的问题。
[0030]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中镜头载体可采用一体结构,使用一个马达驱动,则可驱动镜头载体上的多个镜头,即多个镜头的对焦可通过一个马达实现,降低成本。
[0031]另外,由镜头载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知镜头载体可同时承载两个或者多个镜头。
[0032]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每对通孔5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内壁设置二级阶梯结构7,所述二级阶梯结构7分别形成第一承载槽8和第二承载槽9;所述每对通孔5、安装槽4、第一承载槽8、第二承载槽9为同轴心设置。
[0033]其中,相对于所述二级阶梯结构7的另一种方式,所述每对通孔5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内壁可设置一级阶梯结构7,部分所述镜头载体3的端面位于所述一级阶梯结构7内,所述图像感知传递组件的一部分放置于所述镜头载体3的端面上。
[0034]对应于现有技术中前后置摄像头的情况,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镜头载体3包括两个安装槽4,分别为第一安装槽a和第二安装槽b;所述安装基座I包括两对通孔5,第一对通孔5包括第一通孔P和第二通孔q,第二对通孔5也包括第一通孔r和第二通孔s;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q内壁和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s内壁均设有所述二级阶梯结构7;
[0035]所述第一对通孔5、第一安装槽a、对应的第一承载槽8、第二承载槽9为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二对通孔5、第二安装槽b、对应的第一承载槽8、第二承载槽9为同轴心设置;
[0036]其中,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q朝向第一方向A,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s朝向第二方向B,所述第一方向A与所述第二方向B相反。
[0037]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前后置摄像头不会同时使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使用前置摄像头的时候,驱动部件(马达)可以驱动前置镜头达到自动对焦效果;在使用后置摄像头的时候,同一个驱动部件(马达)也可以驱动后置镜头达到自动对焦效果;从而实现驱动部件(马达)共用,降低成本。
[0038]优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槽a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槽b的中心线相平行。
[0039]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安装基座I包括第一基座C、外壳d和第二基座e;其中,所述第一基座c和所述第二基座e相对设置,所述外壳d为具有两个开口的内空结构,所述第一基座c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基座e与另一个所述开口相连,构成所述容纳空间2。
[0040]更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基座c上开设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P和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s,所述第二基座e上开设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q和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r;
[0041]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P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s的深度,所述第一基座c上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P和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s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呈三级阶梯状;
[0042]所述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r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q的深度,所述第二基座e上第二对通孔5中的第一通孔r和第一对通孔5中的第二通孔q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呈三级阶梯状。
[0043]考虑到前后置摄像头的情况,此处的两个基座可以配合设计为两个方向都可以搭载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和感光芯片的结构。
[0044]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部件6包括磁铁10和线圈11;所述磁铁10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容纳空间2内的内壁上;所述线圈11绕设于所述镜头载体3的外壁上。
[0045]此处包括磁铁和线圈的驱动部件可驱动镜头载体和镜头同时运动。
[0046]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优选为,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与所述镜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即螺纹旋入固定;也可为,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光滑,与所述镜头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0047]也就是,本发明并不以螺纹旋入固定为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镜头载体与镜头间的固定,比如圆筒直接配合,点胶固定(就是安装槽为圆筒结构,镜头直接插入,然后通过点胶固定)等。
[0048]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任意两个所述镜头的安装朝向相同或相反,即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多个前置摄像头上或多个后置摄像头上或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上。
[0049]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案实现了一体式镜头驱动结构(马达)同时驱动两个或多个镜头运动,达到自动对焦的目的。
[0050]实施例二
[0051]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如图5至图8所示,包括:上述的镜头驱动结构C,还包括:多个镜头D;
[0052]所述镜头D安装于所述镜头驱动结构C的安装槽4内,且通过对应位置的所述镜头驱动结构C的通孔5露出。
[0053]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摄像头结构采用了使用同一个驱动部件可以驱动多个摄像头(前后摄像头)实现自动对焦的镜头驱动结构,可形成共用一个驱动部件(马达)的前后一体式摄像头方案,大大降低成本。
[0054]具体的,如图5、图6和图8所示,所述镜头驱动结构D的安装基座I包括上端面f和与所述上端面f相对的下端面g;所述镜头D包括第一镜头h和第二镜头i,所述安装基座I上设有两对通孔5:第一对通孔5包括第一通孔P和第二通孔q,第二对通孔5包括第一通孔r和第二通孔s ;
[0055]所述第一对通孔5的第一通孔P位于所述上端面f,所述第二对通孔5的第一通孔r位于所述下端面g;所述第一镜头h安装后,镜片端朝向所述第一对通孔5的第一通孔P;所述第二镜头i安装后,镜片端朝向所述第二对通孔5的第一通孔r。
[0056]进一步的,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摄像头结构还包括图像感知传递组件E,所述图像感知传递组件E包括感光芯片m和柔性印刷电路板n,且所述感光芯片m固定贴附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η上,在所述图像感知传递组件E嵌入所述二级阶梯结构7(图4中)内后,所述感光芯片m位于内侧(柔性印刷电路板η与安装基座I之间)。
[0057]可选地,所述感光芯片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板上芯片封装⑶B等方式与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连接。FPC板(装配上感光芯片的)与安装基座(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通过点胶,热固化连接。
[0058]其中,上述镜头驱动结构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摄像头结构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5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包括:上述的摄像头结构。
[0060]该终端采用上述的摄像头结构(前后一体式摄像头方案)有利于设计和生产。
[006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摄像头结构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电子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62]所述电子终端包括手机、导航仪、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拍摄设备和照相机中的至少一种。
[0063]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安装基座在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至少两对相对应的通孔; 镜头载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镜头载体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槽,用于分别安装镜头,且每一所述安装槽与安装基座上的每对通孔相连通; 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镜头载体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镜头载体移动,使所述镜头载体中的镜头完成对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对通孔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内壁设置二级阶梯结构,所述二级阶梯结构分别形成第一承载槽和第二承载槽;所述每对通孔、安装槽、第一承载槽、第二承载槽为同轴心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载体包括两个安装槽,分别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安装基座包括两对通孔,第一对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对通孔也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内壁和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内壁均设有所述二级阶梯结构; 所述第一对通孔、第一安装槽、对应的第一承载槽、第二承载槽为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二对通孔、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一承载槽、第二承载槽为同轴心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中心线相平行。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外壳和第二基座; 其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相对设置,所述外壳为具有两个开口的内空结构,所述第一基座与其中一个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基座与另一个开口相连,构成所述容纳空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基座上开设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的深度,所述第一基座上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呈三级阶梯状; 所述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基座上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连接部位的横截面呈三级阶梯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磁铁和线圈; 所述磁铁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内壁上; 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镜头载体的外壁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与所述镜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光滑,与所述镜头通过粘接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镜头的安装朝向相同或相反。11.一种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驱动结构,还包括:多个镜头; 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镜头驱动结构的安装槽内,且通过对应位置的所述镜头驱动结构的通孔露出。12.—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头结构。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手机、导航仪、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拍摄设备和照相机中的至少一种。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5898125SQ20161038009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发明人】易永念
【申请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