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光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03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防漏光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漏光式耳机。
【背景技术】
[0002]头戴式耳机是一种常见的音频终端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其除了原有的音频播放以外,还具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在发声单元上设有USB等数据接口,直接通过数据接口传入数据解析并播放。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数据接口的头戴式耳机中,其为了指示数据接口的工作状态,一般会在数据接口的旁边设置信号灯,通过不同的发光模式表示数据是否传输、数据接口是否正确连通等。由于信号灯和数据接口相邻设置,而数据接口多为标准件,其密封性一般,导致光线容易从数据接口中漏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漏光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数据接口的头戴式耳机容易在数据接口处发生漏光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漏光式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设有彼此相邻的数据接口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LED芯片、遮光块和导光柱,所述遮光块中部开设有可供所述LED芯片置入的通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光缺口和可供所述数据接口伸出的数据缺口,所述导光柱一端伸入所述通腔,另一端伸出所述导光缺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的由导光材料制成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壳体外侧相邻所述导光缺口处,且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光柱。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还设有用于扩散光线的荧光部,所述荧光部紧贴于所述发光部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凹腔,所述导光缺口和所述数据缺口均设置于所述凹腔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可封闭所述凹腔的封盖,所述封盖通过软性材料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光式耳机,其可发光的LED芯片放置于遮光块的通腔内,通过导光柱将光线导出壳体外,整个传播过程都在密闭的环境中,光线不易在传播中漏出进入数据接口,导致数据接口漏光,其防漏光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光式耳机的发声单元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光式耳机的发声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图示中只示出了发生单元I的结构,应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头戴耳机所需的其他结构,例如头带、数据线等。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漏光式耳机包括发声单元1,发声单元I包括壳体13和设置于壳体13内的PCB基板14。在PCB基板14上设有彼此相邻的数据接口 144和发光组件。
[0017]如图2和图3所示,发光组件包括LED芯片141、遮光块142和导光柱143。在遮光块142的中部开设有通腔,LED芯片141放置于通腔内,并安装在PCB基板14上。壳体13上开设有导光缺口 111,导光柱143采用可导光的材料制成,其一端伸入通腔内,另一端伸出导光缺口 111。当LED芯片141发光时,其光线被包围在通腔内,无法越过遮光块142漏出,通腔内的光线射入导光柱143,沿着导光柱143从导光缺口 111发射出,完成光线从LED芯片141到壳体13外的传播过程。
[0018]数据接口 144设置在PCB基板14上,在壳体13上还开设有数据缺口 112,数据接口 144的前端从数据缺口 112伸出发声单元I外。
[0019]本实施例中防漏光式耳机,在发光组件工作时,光线从LED芯片141发出,被遮光块142遮挡,经由导光柱143从导光缺口 111射出壳体13,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漏光,光线也不会从数据接口 144漏出到壳体13外。这种防漏光结构与数据接口 144无关,即使直接购买采用市场上各类普通的数据接口 144,也能保证不发生漏光,其实现成本低,发光、遮光效果好。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发光组件还包括发光部1431和荧光部1432,其中发光部1431也采用导光材料制成,其设置在壳体13外侧相邻导光缺口 111的部位,并且一端连接至导光柱143,可以从导光柱143内将光线导出,由于其整体位于壳体13外,有助于将光线更好的散发出去。荧光部1432紧贴设置在发光部1431的两侧,其可吸收光线并将其散发出去,可根据需要将原始LED芯片141发出的光线吸收并按照需要改变颜色,均匀的发散出去。
[0021]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被密封的发光导光部分,以及用于发散光线的散光部分,其中发光导光部分位于壳体13内,并且被密封,光线无法从该部分散出进入数据接口 144,散光部分位于壳体13外,与数据接口 144的外端部平齐,将光线均匀散发,起到提示的作用,其能兼顾较佳的防漏光效果和光发散效果。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3上设有凹腔11,导光缺口 111和数据缺口 112均设置于凹腔11的底部,低于壳体13其他平面,不易与外部的结构发生干涉。为了进一步保护发光组件和数据接口 144,壳体13上还设有封盖12,封盖12可封闭凹腔11,将发光组件和数据接口 144封闭在凹腔11内,避免进入灰尘、水气等损坏。封盖12通过软性材料连接在壳体13上,不会脱落,易于翻折打开或者封闭凹腔11。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防漏光式耳机,包括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设有彼此相邻的数据接口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LED芯片、遮光块和导光柱,所述遮光块中部开设有可供所述LED芯片置入的通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光缺口和可供所述数据接口伸出的数据缺口,所述导光柱一端伸入所述通腔,另一端伸出所述导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光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的由导光材料制成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壳体外侧相邻所述导光缺口处,且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光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光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还设有用于扩散光线的荧光部,所述荧光部紧贴于所述发光部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光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凹腔,所述导光缺口和所述数据缺口均设置于所述凹腔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光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可封闭所述凹腔的封盖,所述封盖通过软性材料与所述壳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漏光式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设有彼此相邻的数据接口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LED芯片、遮光块和导光柱,所述遮光块中部开设有可供所述LED芯片置入的通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光缺口和可供所述数据接口伸出的数据缺口,所述导光柱一端伸入所述通腔,另一端伸出所述导光缺口。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光式耳机,光线在发声单元内的LED芯片上产生,被遮光块包围,通过导光柱被导出壳体外,光线不易从数据接口漏出,具有较佳的防漏光性。
【IPC分类】H04R1-10
【公开号】CN204498317
【申请号】CN201520107900
【发明人】罗金伦, 余新, 吴海全, 师瑞文
【申请人】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