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质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815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质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尤其涉及包含一个盖在手机正面、可翻开的平整面板、一个与手机左侧面对应的侧板和一个与手机背面对应的背板,侧板将面板及背板连接成一个可折叠的整体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翻盖式手机保护壳由于其完美的保护能力和漂亮的外观,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购该类产品;人们在日常使用时发现,对于大屏手机来说,我们经常需要将手机相对手机壳需要转换一定角度进行视频体验或者拍照体验,很明显,这种方式在现有手机壳上是不能实现的,只能整体将壳体和手机进行旋转;与此同时,人们习惯于使用耳机来听音乐,每次临时的不使用都需要将耳机拔下来,手机壳上没有任何耳机的挂接处,如果将耳机线悬空,这在使用时非常的不方便,一方面不美观,另一方面比较碍事,有时甚至还会将耳机线不小心挂断;
[0003]一般的翻盖式手机保护壳的造价较高,尤其是目前流行的皮质手机保护壳的造价更高,因此如果降低皮质手机保护套成本,增加其耐用性,是我们继续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皮质手机套,其包含皮质结构,其能够便捷可靠的收纳耳机线,同时还能实现手机在手机壳上的自由调整角度,整体结构耐用,能够有效可靠保护手机,同时能够方便的将手机支撑。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质手机套,包含一个盖在手机正面、可翻开的平整面板、一个与手机左侧面对应的侧板和一个与手机背面对应的背板,侧板将面板及背板连接成一个可折叠的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的整体包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皮,贴覆在外皮表的由硬质材料制成平板型面衬板、背衬板;所述面衬板粘接在面板位置,所述背衬板粘接在背板位置,所述背衬板包含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形成折痕支撑面;
[0006]背衬左板和面衬板之间的外皮形成侧板;面板的内表面上开有一个凹槽,屏幕擦落在该凹槽内且屏幕擦的底面经不干胶层可分离地粘合在该凹槽的底面上;所述面衬板上开有一个窗口,该窗口与所述的外皮围出所述的凹槽,一个外表面设有不干胶层的粘接片和所述的屏幕擦落在该窗口内,该粘接片没有不干胶层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的外皮上,该粘接片设不干胶层的表面可分离地粘合屏幕擦;
[0007]所述背衬右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背衬右板以上的位置设置有转盘,转盘表面贴覆粘接有磁面,还包含粘附在手机背面的引磁面,磁面与引磁面相吸引;所述转轴延伸至背衬右板以下直至外皮下方的部分依次设置有限位盘和绕线挡圈,限位盘和绕线挡圈之间的转轴上形成用于绕制手机耳机线的绕线部。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外皮上靠近背衬右板的一侧制作有盖头,所述面衬板上设置有可以吸附盖头的磁铁;所述面衬板上还开设有散热孔。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挡圈远离限位盘一面设置有用于夹住耳机的耳机夹。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质手机套,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实用新型包含外皮,能够提升整个手机套的档次,同时通过并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外皮将硬质材料制成的面衬板和背衬板粘接成可折叠的手机皮套,增加了整个手机套的强度,增加了耐用性;其结构简单、合理,附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还在面衬板上设置底面有不干胶的凹槽可分离地粘合屏幕擦,来替代屏幕擦与皮套的专用连接零件,不但成本低,还利用了平时手机正面的屏幕与手机皮套的面板盖合在一起的特点,将屏幕擦隐藏在该凹槽与手机正面之间近乎封闭的空间中,防止屏幕擦被污染,可提高屏幕擦的使用寿命。
[00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非常简单的磁力结构,将手机相对背板转动设置;我们在设计手机与转轴的连接结构时考虑了很多结构,最终选择了磁力相吸的结构;常见的胶粘结构非常容易无损手机背面,同时也是一次性的;然而这种磁面和引磁面相吸的结构,可以将引磁面非常可靠的粘接在手机背面或者手机背面壳体的内部,如此一来,手机不会被污损,也完全不会影响手机美观;在具体设计时,引磁面朝向手机一面一般设计为弱磁,引磁面朝向磁面的一面一般设计为与磁面能够想吸引的强磁,如此一来,引磁面也不会对手机内部元器件造成磁力干扰,非常可靠;
[0013]3、本实用新型包含三个折痕部分,一个是对应手机侧面的折痕,一个盖头上的折痕,最后一个是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的折痕,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的折痕能够配合侧面的折痕实现手机的支撑,能够非常方便的让人们将手机固定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挡圈远离限位盘一面设置有用于夹住耳机的耳机夹,耳机夹能够保证耳机线最终缠绕后的自由端能够可靠的被夹持固定,避免了耳机线自动松脱或者自由端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外皮,2-盖头,3-转盘,4-磁面,5-折痕,8-转轴,9-限位盘,10-绕线挡圈,21-面衬板,22-出声孔,23-背衬左板,24-背衬右板,25-屏幕擦,26-粘接片,27-窗口,28-进声孔,2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质手机套,包含一个盖在手机正面、可翻开的平整面板、一个与手机左侧面对应的侧板和一个与手机背面对应的背板,侧板将面板及背板连接成一个可折叠的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的整体包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皮1,贴覆在外皮表的由硬质材料制成平板型面衬板21、背衬板;所述面衬板粘接在面板位置,所述背衬板粘接在背板位置,所述背衬板包含背衬左板23和背衬右板24,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形成折痕支撑面;
[0022]背衬左板和面衬板之间的外皮形成侧板;面板的内表面上开有一个凹槽,屏幕擦25落在该凹槽内且屏幕擦的底面经不干胶层可分离地粘合在该凹槽的底面上;所述面衬板上开有一个窗口 27,该窗口与所述的外皮围出所述的凹槽,一个外表面设有不干胶层的粘接片26和所述的屏幕擦落在该窗口内,该粘接片没有不干胶层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的外皮上,该粘接片设不干胶层的表面可分离地粘合屏幕擦;
[0023]如图3所示,所述背衬右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8,转轴位于背衬右板以上的位置设置有转盘3,转盘表面贴覆粘接有磁面4,还包含粘附在手机背面的引磁面,磁面与引磁面相吸引;所述转轴延伸至背衬右板以下直至外皮下方的部分依次设置有限位盘9和绕线挡圈10,限位盘和绕线挡圈之间的转轴上形成用于绕制手机耳机线的绕线部。
[0024]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外皮上靠近背衬右板的一侧制作有盖头2,所述面衬板上设置有可以吸附盖头的磁铁;所述面衬板上还开设有散热孔29。
[0025]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圈远离限位盘一面设置有用于夹住耳机的耳机夹。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如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27]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皮质手机套,包含一个盖在手机正面、可翻开的平整面板、一个与手机左侧面对应的侧板和一个与手机背面对应的背板,侧板将面板及背板连接成一个可折叠的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的整体包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皮,贴覆在外皮表的由硬质材料制成平板型面衬板、背衬板;所述面衬板粘接在面板位置,所述背衬板粘接在背板位置,所述背衬板包含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形成折痕支撑面; 背衬左板和面衬板之间的外皮形成侧板;面板的内表面上开有一个凹槽,屏幕擦落在该凹槽内且屏幕擦的底面经不干胶层可分离地粘合在该凹槽的底面上;所述面衬板上开有一个窗口,该窗口与所述的外皮围出所述的凹槽,一个外表面设有不干胶层的粘接片和所述的屏幕擦落在该窗口内,该粘接片没有不干胶层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的外皮上,该粘接片设不干胶层的表面可分离地粘合屏幕擦; 所述背衬右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背衬右板以上的位置设置有转盘,转盘表面贴覆粘接有磁面,还包含粘附在手机背面的引磁面,磁面与引磁面相吸引;所述转轴延伸至背衬右板以下直至外皮下方的部分依次设置有限位盘和绕线挡圈,限位盘和绕线挡圈之间的转轴上形成用于绕制手机耳机线的绕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质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上靠近背衬右板的一侧制作有盖头,所述面衬板上设置有可以吸附盖头的磁铁;所述面衬板上还开设有散热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质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圈远离限位盘一面设置有用于夹住耳机的耳机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质手机套,其包含一个盖在手机正面、可翻开的平整面板、一个与手机左侧面对应的侧板和一个与手机背面对应的背板,侧板将面板及背板连接成一个可折叠的整体;所述可折叠的整体包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皮,贴覆在外皮表的由硬质材料制成平板型面衬板、背衬板;所述面衬板粘接在面板位置,所述背衬板粘接在背板位置,所述背衬板包含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背衬左板和背衬右板之间形成折痕支撑面;所述面衬板上开有一个窗口,该窗口与所述的外皮围出所述的凹槽,一个外表面设有不干胶层的粘接片和所述的屏幕擦落在该窗口内;所述背衬右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背衬右板以上的位置设置有转盘,转盘表面贴覆粘接有磁面。
【IPC分类】H04M1-02
【公开号】CN204517874
【申请号】CN201520074342
【发明人】黄丁玲
【申请人】黄丁玲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