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279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特别是指一种该伺服器的中央处理单元及电源供应器进行个别独立的散热,令可有效地避免彼此间的散热干扰,且对个别的散热器的的控制及监视更为容易、准确。
背景技术
按,风扇发明以来至今,随著电子、网路通讯产品科技的大幅进步,使得其应用极为广泛,其功能及用途的规划,更为满足各项电子、网路通讯产品而逐渐日趋隋致化。以现行工业用的伺服器来说,其设计高度为IU(IU=44.45mm),然而,随著伺服器的内部相关电子元件,及中央处理处理器(CPU)的处理速度增快,导致其在运转或工作状态下会随之发出高热,而该等电子元件所产生的大量热气,又碍于该伺服器空间的限制,较难设计一方便且有效的散热结构,以协助散热功能的提升,故通常由至少一个以上的风扇,以令该等电子元件的表面温度低于最大工作温度,使该伺服器得以有一正常的运作环境。
目前工业用的伺服器所采用的散热架构,是于该伺服器内一端设有复数个排列在一起的散热风扇,并于该伺服器的壳体二末端面上,分别开设复数个等间距的开孔,令该等散热风扇可依该散热架构的控制指令,将壳体一端外的气体,导入伺服器内,流经中央处理单元及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再由壳体另端排出,令中央处理单元及电源供应器由该等散热风扇导入的气流,降低温度,使能维持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但,该常用伺服器的散热架构,并无将中央处理单元及电源供应器二者,明显区隔,导致单一控制电路无法区分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能,只要是该伺服器内发生温度过热,该控制电路即启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造成散热效能的控制不易,甚至可能因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二者间热空气相互干扰,而造成热气流无法顺利排出,令中央处理单元或电源供应器易发生过热,且使零件极易产生故障或加速老化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使该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的散热,不会互相干扰,可有效地避免彼此间的散热干扰,且对个别散热效能的控制及监视更为容易且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包括一散热设备,设于该伺服器的中央处理单元上,该散热设备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一热源感应器,并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及一控制电路,令该控制电路依据热源感应器所感测的中央处理单元的温度,操控该等散热风扇对该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散热,使该中央处理单元能维持其温度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一另一散热设备,设于该伺服器的电源供应器上,该另一散热设备则于该电源供应器中设有一热源感应器,并于该电源供应器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及一控制电路,令该控制电路依据热源感应器所感测的电源供应器的温度,操控该等散热风扇对该电源供应器进行散热,使该电源供应器能维持其温度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其中该该伺服器的壳体于邻近该中央处理单元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通风开孔,并于相对应该中央处理单元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通气开孔,令该散热设备进行散热时,该散热设备的散热风扇可将壳体一端外的气体,导入伺服器内,流经中央处理单元,再由壳体另端排出,使中央处理单元由该等散热风扇导入的气流,降低温度,使能维持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其中该伺服器的壳体于邻近该电源供应器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进气开孔,并于相对应该电源供应器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排气开孔,该另一散热设备进行散热时,该另一散热设备的散热风扇可将壳体一端外的气体,导入伺服器内,流经电源供应器,再由壳体另端排出,令该电源供应器由该等散热风扇导入的气流,降低温度,使能维持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其中该中央处理单元与该电源供应器之间设有一隔板,由该隔板隔离该中央处理单元、该电源供应器之间的散热气流,令该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的散热,不会互相干扰。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实施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请参阅图1所示,分别依据该伺服器10的中央处理单元11(CPU)及电源供应器12(Power Supply)所需的散热效率,于该中央处理单元11上设有一散热设备13,及该电源供应器12上设有一另一散热设备14,其中,该散热设备13于该中央处理单元11上设有一热源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并于该中央处理单元11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15及一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令该控制电路依据热源感应器所感测的中央处理单元11的温度,操控该等散热风扇15对该中央处理单元11进行散热,使该中央处理单元11能维持其温度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而该另一散热设备14则于该电源供应器12中注有一热源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并于该电源供应器12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16及一控制电路(图中末示出),令该控制电路依据热源感应器所感测的电源供应器12的温度,操控该等散热风扇16对该电源供应器12进行散热,使该电源供应器12能维持其温度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请再参阅图1所示,该散热设备13根据中央处理单元11的热源,进行监控及散热,而该另一散热设备14则根据电源供应器12的热源,进行监控及散热,使该中央处理单元11、电源供应器12进行个别独立的散热,令可有效地避免彼此间的散热干扰,且对个别的散热效能的控制及监视更为容易且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复请再参阅图1所示,该伺服器10的壳体17于邻近该中央处理单元11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通风开孔(图中末示出),并于相对应该中央处理单元11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排列的通气开孔172,令该散热设备13进行散热时,该散热设备13的散热风扇15可将壳体17一端外的气体,导入伺服器10内,流经中央处理单元11,再由壳体17另端排出,使中央处理单元11由该等散热风扇15导入的气流,降低温度,使能维持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请参阅图1所示,伺服器10的壳体17于邻近该电源供应器12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进气开孔(图中未示出),并相对应该电源供应器11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的排气开孔174,以该另一散热设备14进行散热时,该另一散热设备14的散热风扇16可将壳体17一端外的气体,导入伺服器10内,流经电源供应器12,再由壳体17另端排出,令该电源供应器12由该等散热风扇16导入的气流,降低温度,给维持于安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中央处理单元11与该电源供应器12之间设有一隔板18,由该隔板18隔离该中央处理单元11、该电源供应器12之间的散热气流,令该中央处理单元11、电源供应器12的散热,不会互相干扰,达成能个别独立的散热。
如此,该伺服器10的散热系统,区隔成该中央处理单元11的散热设备13及电源供应器12的另一散热设备14两部份,使各该散热设备13、另一散热设备14形成近乎独立的散热架构,使各该散热设备13、另一散热设备14在针对该中央处理单元11、该电源供应器12,来设计匹配所需的散热风扇15、16的数量及功率时,较易掌握其效率及准确性,同时,各该散热设备13、另一散热设备14上复数个散热风扇15、16所形成的散热风墙,将分别对该中央处理单元11、该电源供应器12,进行独立式的散热,可有效地避免彼此间的散热干扰,令对散热效能的控制及监视更为容易且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设备,设于该伺服器的中央处理单元上,该散热设备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一热源感应器,并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及一控制电路;一另一散热设备,设于该伺服器的电源供应器上,该另一散热设备则于该电源供应器中设有一热源感应器,并于该电源供应器一侧边设有一个或复数个散热风扇及一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该伺服器的壳体于邻近该中央处理单元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通风开孔,并于相对应该中央处理单元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通气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伺服器的壳体于邻近该电源供应器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进气开孔,并于相对应该电源供应器的另一末端面上,设有复数个等间距排列的排气开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央处理单元与该电源供应器之间设有一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伺服器中的散热架构,该架构分别依据该伺服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及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所需的散热效率,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一散热设备,及该电源供应器上设有一另一散热设备,该散热设备根据中央处理单元的热源,进行监控及散热,而该另一散热设备则根据电源供应器的热源,进行监控及散热,如此,该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进行个别独立的散热,令可有效地避免彼此间的散热干扰,且对个别的散热效能的控制及监视更为容易且准确。
文档编号H05K7/20GK2635953SQ0327203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0日
发明者谌贵花, 庄志鹏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