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7阅读:3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抛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射重物或带索重物的抛物器。
在航海、勘探、建筑等工程中,经常需要将重物或带索重物抛射一定距离,完成物资传递或两地索道联接作业。目前这些工作主要靠人力抛射完成,因此抛物距离受到限制,且抛物落点难以掌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抛射重物或带索重物的抛物器,并且这种器具操作方便省力,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是由推杆〔1〕、板杆〔2〕、器壳〔5〕、压力弹簧〔6〕、板机条〔10〕、板机〔12〕和其他机件共同组成。
现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一侧器壳〔5〕为移开状态;推杆〔1〕沿图3中A-A局部剖开;方孔杆套〔4〕、圆孔杆套〔15〕、压力弹簧〔6〕、销〔3〕销〔7〕、销〔8〕、销〔12〕及弹性夹片〔14〕沿中心线纵向剖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杆〔1〕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杆〔1〕的结构的正视示意图,沿图3中A-A局部剖开。
推杆〔1〕中段为一方形柱,方形柱侧面有相互垂直的槽a与槽b,并在一侧表面有一条与槽a中心线垂直的凹槽c。推杆〔1〕前后两段为圆柱体,两段圆柱体各有一个或数个压力弹簧〔6〕。该结构的特征在于推杆〔1〕位移量一定时,可获得单个压力弹簧〔6〕的两倍或数倍压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1〕两端各有一个压力弹簧〔6〕。推杆〔1〕可以整体加工制成,也可分段制造装配而成。推杆〔1〕由方孔杆套〔4〕及圆孔杆套〔15〕约束固定在器壳〔5〕上,只能在图2示左右方向移动。槽d的长度,应满足扳杆〔2〕扳动至上下两极限位置时,销〔7〕在槽d中的位移量。推杆〔1〕槽a内穿有扳杆〔2〕。扳杆〔2〕有一槽d。销〔7〕将槽b和槽d连接,并能在槽b和槽d两槽内自由滑动。扳杆〔2〕上端圆孔e与销〔3〕间隙配合,销〔3〕两端固定在器壳〔5〕上。推杆〔1〕由扳机条〔10〕控制。扳机条〔10〕一端有圆孔g,外圆表面有一凸台f,另一端有小舌h。销〔8〕与圆孔g间隙配合,销〔8〕两端固定在器壳〔5〕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杆〔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杆条〔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操作者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扳动扳杆〔2〕,通过销〔7〕将力传递给推杆〔1〕,推杆〔1〕受力向右运动,并压缩压力弹簧〔6〕。随着推杆〔1〕向右位移量的增加,压力弹簧〔6〕对推杆〔1〕的压力也增大。由于扳杆〔2〕向右扳动过程中,销〔7〕在扳杆〔2〕槽d中逐渐上移,相当于扳杆〔2〕受力臂即销〔7〕中心至销〔3〕中心距离逐渐缩短,而施力臂即施力点至销〔3〕中心距离及施力不变,通过销〔7〕给予推杆〔1〕的推力也增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一种结构能平衡这一变力的作用,操作方便省力。
用力使扳杆〔2〕扳动推杆〔1〕右移至予定位置时,扳机条受弹簧〔9〕的推动作顺时钟方向转动,凸台f进入推杆〔1〕上的凹槽c,另一端的小舌h被弹回的扳机〔11〕顶住,此时,扳机条〔10〕已不能再行转动,从而勾住推杆〔1〕。然后将扳杆〔2〕扳回至起始位置,由弹簧片〔14〕将其夹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蓄能待发状态,如图2所示。
当向上扣动扳机〔11〕后,扳机头部脱离扳机条〔10〕小舌h,扳机条〔10〕凸台f受推杆〔1〕的压力作逆时钟方向转动退出凹槽c,推杆〔1〕受压力弹簧〔6〕的压力推动向左弹出,从而把放在托物板〔16〕上的重物或带索重物向左推送。推杆〔1〕向左运动到起始位置时,其前后台阶被方孔杆套〔4〕及圆孔杆套〔15〕挡住停止运动,而托物板〔16〕上的重物或带索重物此时已获得足够的速度离开托物板〔16〕,依靠其惯性力到达操作者予定的地点。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减弱工作终了时机件的碰撞,可在推杆〔1〕前后台阶与方孔杆套〔4〕和圆孔杆套〔15〕之间放置缓冲件,并将槽b的长度开得略大于推杆〔1〕的位移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专用于抛射重物或带索重物的抛物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推杆[1]、扳杆[2]、器壳[5]、压力弹簧[6]、扳机条[10]、扳机[12]、方孔杆套[4]、园孔杆套[15]、销[3]、[7]、[8]、[11],及弹性夹片[14]等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抛物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前后两段圆柱体上各装有一个或数个压力弹簧〔6〕,其中段则有相互垂直的槽a与槽b。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抛物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分段制造装配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抛物器,其特征在于扳杆〔2〕上有一槽d,槽d的长度满足销〔7〕在其中工作的位移量。
专利摘要
一种抛射重物或带索重物的抛物器,利用扳杆受力臂伸缩的原理,能方便省力地将压力弹簧压缩至工作状态,扣动扳机后,压力弹簧通过推杆把放置在该器前端托物板上的重物或带索重物抛射出去,完成两地物资传递或两地索道联接作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物器适合在航海、勘探、建筑等工程中船舶系缆、电工架线等作业使用。
文档编号F41B7/00GK87204636SQ87204636
公开日1988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26日
发明者易曙光 申请人:易曙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