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10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技术,尤指一种应用于固定电子产品中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品多功能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服务器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单一电路板/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多功能的需求。所以,除了原有的电路板外,也须额外整合电路板、扩充卡等以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同时,在提升电子产品功能之际,电子产品内部结构所需的固定技术相对更趋于复杂。由此可知,如何提供易于拆装的固定技术来提升生产制造技术的效率以因应消费者需求急遽增加、及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将是未来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目前已知的诸如电路板、扩充卡的板状物件固定技术采用诸如螺丝等锁固组件栓锁方式来将电路板固定至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等电子产品的承载板上。
然而,这种固定技术的缺点在于作业人员需使用大量的螺丝,且需以例如螺丝起子等辅助工具来进行螺丝栓锁的组装作业;如此,在想提升服务器或计算机主机等电子产品的功能、或检修前述电子产品的板状物件时需要拆卸更换板状物件时,也同样须再使用螺丝起子来进行拆解作业,极为耗时。因此,这种已知技术会造成电子产品的制造产能及维修作业的效能低落。
为了提高前述固定技术的效能,有人设计出无需使用螺丝的电路板固定技术。例如,台湾新型专利证书号第M269690号案中即揭示一种电路板固定装置。
请参阅图1,为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269690号案所揭示的电路板固定装置,将电路板1固定于设有若干个固定柱40的承载板4上,该固定柱40包括底部401、自该底部向上延伸的颈部402、及自该颈部402向上延伸的头部403,且该电路板固定装置系使用若干个弹片2。各该弹片2具有设于底面的突梢22、朝远离该突梢22的表面弯折的第一弯折部24、设于该突梢22与该第一弯折部24间的固定孔25、远离该突梢22而设于一侧的延伸部28、以及设于该延伸部28与该第一弯折部24间的定位部29,而该固定孔包括有导入孔251及卡扣孔252。
当应用这种固定技术时,该定位部29可插入该电路板1的通孔16中,并将该两突梢22插入该电路板1的定位孔14中,使得该弹片2夹持于该电路板1上;接着,再将该承载板4上的固定柱40插入到穿孔12及该导入孔251中,并将该固定柱40上的头部403露出,藉以推动该电路板1使得该固定柱40挤压该弹片2上的该第一弯折部24并向下弹性变形,以令该延伸部28向外延伸至接地片18。如此,当该固定柱40上的颈部402滑入该卡扣孔252时,便可藉由该弹片2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夹持力将该电路板1固定于该承载板4上。而拆卸时,则系推动该电路板1沿反方向滑动,使该固定柱40上的颈部402自该卡扣孔252滑入该导入孔251中,以取下该电路板1。
但是,上述专利以若干个弹片固定电路板的固定技术,虽初步达成免去使用辅助工具,然而却衍生出其它的问题。例如,应用这种专利技术时需使用若干个弹片,不但造成固定组件数量增加,也相对物料成本也提高,而且于拆装作业时必然造成组件管理问题。
另外,由于该弹片无法抵挡该电路板的水平力,因此,易因震动或碰撞而导致该电路板沿水平方向移动而脱落,更且,该固定柱普遍以机械加工所制成,必然有制造公差的存在,若该固定柱的颈部上下面的垂直距离过大,导致该固定柱无法完全挤压该弹片的第一弯折部,使得因该弹片的变形不完全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挟持力以压制该电路板,便容易产生上下移动。
同时,若承载板非设置于水平面上,则于拆装作业时便需以其它构件或结构来支撑若干个弹片,以避免若干个弹片脱落,故安装便利性低。而且,当需要若干个弹片进行固定时,该电路板相对应于该若干个弹片需设有如通孔、定位孔、穿孔、接地片等以进行对应固定的效果。如此,必然影响电路板的布线设计,从而降低电路板的布线设计弹性,更甚者则导致布线空间缩小,导致产品的功能提升受限。此外,当利用若干个弹片进行固定时,势必占据较大的操作空间与设置空间,不利于产品轻薄短小化。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板状物件的固定技术,以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各种缺点,实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已知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工具进行拆装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省力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节省所需零件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物料便于管理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成本效益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防止该板状物件沿水平、垂直方向移动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设计弹性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供用于固定一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的板状物件至承载板上,并且包括若干个第二定位部,设于该承载板上,并用于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定位部;至少一第一固定部,设置于该承载板上;以及固定件,包括用于对应固接该第一固定部的至少一第二固定部、自该第二固定部一侧斜向上延伸的弹性部、及连接自该弹性部以用于抵住该板状物件的止挡部,该第二固定部、弹性部、止挡部优选的是为一体成形。
前述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中,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设于该承载板的第一扣合部,该固定件一侧则可对应该第一扣合部而凸设第二扣合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固定件优选的是还包括设有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可为开孔,以对应穿设该第二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利用组件本身的弹力将板状物件固定于承载板上,且无须以额外组件及辅助工具即可进行拆装,因此可解决已知技术采用螺丝栓锁方式而造成组装费时费力、及不利于量产制造等问题,以节省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一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仅需使用一个固定件即可无需使用辅助工具下将板状物件拆装于承载板上,因此可解决已知技术需使用若干个的弹片进行拆装作业,以节省所需零件个数、便于物料的管理,更进而提升成本效益。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一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利用该止挡部抵挡该板状物件一侧边,可解决已知技术中因所使用的弹片无法防止经由震动或碰撞而导致该板状物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问题。再者,该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利用该弹性部的弹性回复力以支撑该板状物件,以避免已知技术中因固定柱的加工精度不良,进而导致该固定柱无法完全挤压该弹片,造成挟持力不足以压制该电路板,便容易于垂直方向产生移动的问题。
此外,应用本实用新型时仅需使用一个固定件,板状物件无需额外增设对应的结构,故可避免已知技术须于电路板上设置多数定位孔及接地片所衍生的种种缺失,且可依需要加以变化,更具设计弹性。
由此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可解决已知技术的各种缺点,以便提供无需使用工具进行拆装、便于快速拆装、节省物料、节省所需零件、可防止该板状物件沿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以及提升设计弹性效果,实已克服已知技术的不足。


图1为已知固定技术中的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3A及图3B为图2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图3A为俯视图,图3B则为图3A的侧剖视图;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俯视图,图4B则为图4A的侧剖视图;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俯视图,图5B则为图5A的侧剖视图;以及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俯视图,图6B则为图6A的侧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电路板12穿孔14定位孔 16通孔18接地片 2弹片22突梢 24第一弯折部25固定孔 251导入孔252卡扣孔 28延伸部29定位片 3板状物件3a侧边 31第一定位部311第一弧形结构313第二弧形结构4承载板40固定柱41第二定位部 411颈柱413尖柱415底柱42第一固定部 43第一扣合部5固定件51第二固定部52弹性部 53挡部54第二扣合部 55第三定位部6铆接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固定电子产品中板状物件至承载板的固定机构,以下附图为简化的示意附图,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附图中仅例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
第一实施例图2至图3B是依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一实施例所绘制的附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A及图3B则为图2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图3A为俯视图,图3B则为图3A的侧剖视图。
如图2所示,该固定机构是用以固定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31的板状物件3至承载板4上,并且包括设于该承载板4上用于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定位部31的若干个第二定位部41、设于该承载板4上的至少一第一固定部42、以及用于对应固接于该第一固定部42以供抵住该板状物件3一侧的固定件5。
该板状物件3可为电路板、扩充卡或其它需应用固定机构进行固定的适当组件,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电路板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局限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该板状物件3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31,该第一定位部31为可供卡扣的通孔,并包括第一弧形结构311及连接该第一弧形结构311的第二弧形结构313,且该第一弧形结构311的半径大于该第二弧形结构313,但并非以此为限。
该第二定位部41设于该固定件5一侧且可为一销柱。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41具有底柱415、形成于该底柱415上方的颈柱411、及形成于该颈柱411上方的尖柱413。该颈柱411的宽度相对应于该板状物件3的厚度,而且,该颈柱411的半径大致等于该第二弧形结构313的半径,以供卡扣结合该第一定位部31。该尖柱413的最大半径略小于该第一弧形结构311的半径,以便穿过该第一弧形结构311。该底柱415则用于支撑该板状物件3,以令该板状物件3与该承载板4的间保持适当距离。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2可为例如通孔。
该固定件5则可为例如塑料件、金属件或其它可受力变形并具弹性回复力,当受力解除即可恢复原形的等效组件,且该固定件5包括用于对应固接于该第一固定部42的至少一第二固定部51、及自该第二固定部51一侧斜向上延伸的弹性部52、以及连接至该弹性部52以用于抵住该板状物件3一侧的止挡部53。
该第二固定部51可为例如对应该第一固定部42的通孔,并且优选的是采用铆接方式将该第一固定部42及该第二固定部51固定接合,以将该固定件5固定于该承载板4上。于本实施例中,可利用铆接件6固定接合该第一固定部42及该第二固定部51。但应注意的是,该第二固定部51是对应该第一固定部42而设置的,虽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第一固定部42及一个第二固定部51,但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知,该第一固定部42与及该第二固定部51的设置数量及结构并非以此为限。另外,该第一固定部42与该第二固定部51的结合方式也非局限于铆接,其它可对应结合该第一固定部42与及该第二固定部51等效技术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该弹性部52的延伸末端与该第二固定部51间所形成的高度差,大致等于该底柱415的高度。该止挡部53则自该弹性部52朝上垂直延伸,可为例如凸肋、挡块或其它可供抵挡并承受该板状物件3的水平推力而不致变形破坏的等效组件,且该止挡部53的顶面略高于该尖柱413。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时,可先稍施力于该弹性部52一侧,令该弹性部52受力朝该承载板4移动而蓄积弹性回复力;接着,再使该第一定位部31置于该第二定位部41中,其中令该尖柱413穿过该第一定位部31的第一弧形结构311。之后,解除施力以释放该弹性部52;此时,由于该弹性部52所延伸的末端超过该板状物件3的一侧边3a,通过释放该弹性部52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该止挡部53抵住该板状物件3一侧边3a,该板状物件3例如朝观视图2的左侧方向移动,并使得该尖柱413定位至该第二弧形结构313。如此,便可使该第一定位部31紧紧扣合于该第二定位部41,进而将该板状物件3固定于该承载板4上。再者,由于该止挡部53的顶面略高于该尖柱413,故当该止挡部53抵住该板状物件3一侧边3a时,该止挡部53的顶面略低于该尖柱413且略高于该板状物件3的顶面,以避免该板状物件3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利用该弹性部52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以支撑住该板状物件3,进而避免该板状物件3沿垂直方向移动,如此,可确保该板状物件3的固定状态。
拆卸时,仅需再稍施力于该弹性部52,使该止挡部53的顶面略低于该板状物件3的底面以脱离该板状物件3一侧,令该尖柱413由该第二弧形结构313移至该第一弧形结构311,使得该第一定位部31自该第二定位部41松脱,即可将该板状物件3自该承载板4上取下。
由前述及附图的表现,可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一固定件的弹力释放来进行该板状物件的拆装,而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并可快速且省力地进行拆装。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对于单一板状物件仅需一固定件即可,相较于已知技术需使用多个弹片,本实用新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实具成本效益,更提供可节省所需零件的效果;而且,该第二固定部、弹性部、止挡部可为一体成形,因此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此外,该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以铆接方式固定于承载板上,于该板状物件的拆装作业时无需负担组件的管理,相较已知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便于管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已解决已知技术的种种不足。
第二实施例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俯视图,图4B图则为图4A的侧剖视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以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如图4A及图4B所示,本实施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该承载板4上的第一扣合部43,该固定件5则复设有第二扣合部54。
该第一扣合部43可为例如通孔。该第二扣合部54凸设于该固定件5一侧,例如设于该第二固定部51远离该弹性部52的一侧,且该第二扣合部54朝该弹性部52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即,朝该承载板4的方向)延伸。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扣合部54朝大致垂直于该承载板4的方向延伸,以使该第二扣合部54固定扣合至该第一扣合部43。
由此实施例可知,利用该第一扣合部43与该第二扣合部54可避免该固定件5与该承载板4之间产生旋动,以使该固定件5更加牢固地固定于该承载板4上。
第三实施例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第5A图为俯视图,第5B图则为第5A图的侧剖视图。其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系以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如图5A及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与前述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部41设于该固定件5一侧,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41则可穿设于该固定件5中。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穿设于该固定件5的弹性部52中的第三定位部55。该第三定位部55为开孔,且该第三定位部55的半径大于该阶柱415,而可供该第二定位部41穿过该第三定位部55。借此,除可由该固定件5更稳固地固定在该承载板4上之外,更可缩小固定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以利空间的设计。
第四实施例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俯视俯视图,图6B则为图6A的侧剖视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系以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本实施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中缩短该固定件的整体长度。
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缩短该固定件5于该第一固定部42及该第二固定部51固接处的长度,且该弹性部52以较大于第一实施例的角度向上延伸,以缩短该弹性部52的长度。同时,该第二定位部41设于该固定件5一端,而非如第一、第二实施例中设于该固定件5一侧或如第三实施例系可穿设于该固定件5中。
由此可知,应用本实施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可于有限空间中提供相同的固定效果,借此不但使固定机构牢固且更节省物料成本,也有助于产品轻薄短小化。
同时,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仍可有其它变化,而非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例如,第一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该第三定位部55,或者第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该第一扣合部43与该第二扣合部54。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视实际需要加以变化,且前述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彼此配合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兼具安装便利简单、使用零件少、以及物料成本低廉的特性,因此具备有高度产业利用性,并可抵挡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力。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因应需要加以变化,故具设计弹性。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于上述的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机构,用以固定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的板状物件至承载板上,并且包括若干个第二定位部,设于该承载板上,并用于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定位部;至少一第一固定部,设置于该承载板上;以及固定件,包括用于对应固接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至少一第二固定部、自该第二固定部一侧斜向上延伸的弹性部、及连接该弹性部以用于抵住该板状物件一侧的止挡部,从而由该弹性部带动该止挡部抵住并支撑该板状物件的一侧,可防止该板状物件沿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以固定该板状物件于该承载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二定位部为由一底柱、一形成于该底柱上方的颈柱及一形成于该颈柱上方的尖柱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颈柱的宽度相对于该板状物件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一固定部铆接至该第二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弹性部的延伸末端与该第二固定部形成一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止挡部为凸肋、挡块之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二固定部、弹性部、止挡部为一体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为塑料件、金属件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一扣合部,该第一扣合部设置于该承载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二扣合部,该第二扣合部凸设于该固定件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三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穿设于该固定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三定位部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状物件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部的板状物件至承载板上,并且包括具有用于对应结合该第一定位部的若干个第二定位部、设于该板状物件与该承载板间的固定件、及用于固定该固定件至该承载板的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件设有供抵住该板状物件的止挡部、以及用于带动该止挡部抵住该板状物件的弹性部,以由该弹性部带动该止挡部抵住并支撑该板状物件一侧,可防止该板状物件沿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借此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固定该板状物件,从而解决已知技术的不足。
文档编号H05K5/02GK2925016SQ20062012212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4日
发明者林伶娥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