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987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服务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中,特别是在机架式服务器,经常通过两个或多个收容框架来固定其关键电子组件。而收容框架通过插拔的方式装配到机架里面,以方便对收容框架的调试或维修。收容框架与机架的固定方式主要通过卡扣来实现固定以方便装卸。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可能碰到的问题是,当卡扣与机架的配合由于制造误差等原因组装不够紧密时,会导致收容框架与机架上的连接端口不能紧密接触或接触不良;或者因为某种冲击或震动, 使两者之间的连接端口脱离而导致信号不能正常传递从而使本服务器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将收容框架稳定组装在机架中的服务器固定结构。一种服务器固定结构,其包括一机架、至少一收容框架及至少一电路板;所述机架包括一第一外壳及垂直固设在第一外壳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接口 ;所述收容框架包括一第二外壳及固设在第二外壳一端的连接组件;所述电路板固设在第二外壳内, 且其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的第一接口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口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固定架、两个卡扣及两个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第二外壳前端,且其包括一前挡板及一与前挡板垂直连接的上挡板;所述前挡板与上挡板相邻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开口 ;所述两个卡扣分别包覆在上挡板上,且其一端卡设在机架内侧,另一端卡设在前挡板上;所述两个弹性元件分别固设在上档板的底面,且其一端从开口伸出抵持在卡扣上。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固定结构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从前挡板的开口伸出抵持在卡扣上,从而使得固设在收容框架内的电路板与机架内的底板电性连接稳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固定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服务器固定结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服务器固定结构中的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服务器固定结构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服务器固定结构 100 机架10第一外壳11第一上壳111
第一下壳112
第一承载板113
第一侧板114
卡槽115
底板12
间隔板13
第一收容空间14
收容框架20
第二外壳21
第二上壳211
第二下壳212
顶板213
后挡板214
第一连接孔2141
第二承载板215
第二侧板216
第二收容空间217
连接组件22
固定架221
卡扣222
连接块2221
卡钩2222
作动部2223
抵持部2224
锁合部2225
竖板2226
锁扣2227
弹性元件223
固定部2231
弹性部2232
铆钉224
前挡板225
开口2251
第二连接孔2252
上挡板226
上表面2261
下表面2262
条形孔2263
锁合机构227
2271
30
31
3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固定结构100,其包括机架10、至少一收容框架20及至少一电路板30。所述收容框架20与机架10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30固设在收容框架20内并与机架10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10内可收容两个收容框架20,且每个收容框架20内固设一块电路板30。所述机架10呈长方体状,且其包括一第一外壳11、一底板12及一间隔板13。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一第一上壳111及一与所述第一上壳111相连接的第一下壳112。所述第一下壳112包括一第一承载板113及从所述第一承载板113两侧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一侧板114。所述底板12垂直固设在第一承载板113上且与两个第一侧板114相垂直,该底板12上靠近第一承载板113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口 121。所述间隔板13垂直固设在第一承载板113上且与两个第一侧板114相平行。所述第一外壳11、底板12及间隔板 13组装形成两个半封闭的第一收容空间14。所述第一侧板114与所述间隔板13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一卡槽115。所述收容框架20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内,且每个收容框架20包括一第二外壳21及组装在所述第二外壳21 —端的连接组件22。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外壳21与连接组件22之间可以通过螺接方式固定。所述第二外壳21包括一第二上壳211及与所述第二上壳211相连接的第二下壳 212。所述第二上壳211包括一顶板213及垂直固设在所述顶板213边缘的后挡板214。所述后挡板214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2141。所述第二下壳212包括一第二承载板215及从所述第二承载板215两侧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二侧板216。所述第二上壳211与第二下壳212组装形成一半封闭的第二收容空间217,且所述后挡板214与两个第二侧板216相垂直。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连接组件22组装在第二外壳21上与后挡板214相对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7封闭。所述连接组件22包括一固定架221、两个卡扣222、 两个弹性元件223及四个铆钉224。其中一个卡扣222、一个弹性元件223及两个铆钉224 形成一组弹性卡合结构,并分别固设于固定架221靠近两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架221包括一前挡板225及一与前挡板225垂直连接的上挡板226。所述前挡板225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锁合机构227,所述锁合机构227上开设有两个锁孔 2271 (如图1)。该前挡板225靠近上挡板226的边缘处开设有两个开口 2251,在远离所述上挡板2 的边缘处开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孔2252 (如图1),且所述两个开口 2251分设于所述锁合机构227的两侧。所述上挡板2 包括一上表面2261及一下表面2262。该上挡板226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上表面2261和下表面2262的条形孔226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221与第二下壳212 —体成型。
所述卡扣222包括一条形连接块2221、从所述连接块2221的一端延伸出的一卡钩2222及从所述连接块2221的一侧延伸出的一作动部2223、一抵持部22M及一锁合部 2225。所述作动部2223靠近于所述卡钩2222,且与所述连接块222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卡钩2222背离所述作动部2223的一侧与连接块2221之间形成一光滑的弧面。所述抵持部 22M位于连接块2221的中间位置处,且垂直固设于连接块222的边缘。所述锁合部2225 包括一竖板22 及一锁扣2227 ;所述竖板22 与抵持部22M垂直固设于连接块2221的同一侧;所述锁扣2227垂直固设在竖板22 上远离抵持部22M的一端,且该锁扣2227同时垂直于所述连接块2221。所述弹性元件223为一异状扭簧,其包括一固定部2231及一弹性部2232。所述固定部2231呈“8”字状,所述弹性部2232从所述固定部2231的中间位置处延伸出去。所述电路板30呈平板状,其固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17内。所述电路板30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接口 121相对应的第二接口 31,其前端设置有第三接口 32。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其中一个铆钉2M铆接在上挡板2 的下表面2262,再将另一个铆钉2M从上挡板226的条形孔2263伸出,同时将卡扣222覆设在上挡板226的上表面 2261和前挡板225的外侧,所述从条形孔2263伸出的铆钉2M与卡扣222相铆接,该铆钉 224可沿所述条形孔2263的延伸方向移动。然后将弹性元件223的固定部2231弹性卡置于两个铆钉2M之间,并使所述弹性部2232从所述前挡板225上开口 2251中伸出。当将连接组件22组装在第二下壳212的一端后,再将所述电路板30组装在第二下壳212中,并使所述电路板30前端的第三接口 32卡设在前挡板225的第二连接孔2252内,然后将第二上壳211组装在第二下壳212上,并使所述电路板30后端的第二接口 31卡设在所述后挡板214上的第一连接孔21 内。然后,将组装完成后的收容框架20组入到所述机架10内的第一收容空间14内,并使收容在收容框架20内的电路板30后端的第二接口 31与所述底板12上的第一接口 121相电性连接。然后以铆接在卡扣222上的铆钉224为中心转动卡扣222,使所述卡钩2222卡设在机架10上的卡槽115中,使所述抵持部22 将固定架221上的开口 2251封闭,并使所述锁扣2227卡合于锁合机构227的锁孔2271中,从而实现卡扣222对机架10和收容框架 20之间的连接固定。而此时,所述弹性元件223从所述开口 2251伸出的一端抵持在所述抵持部22M上,使得所述收容框架20相对卡扣222可沿靠近所述底板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收容在收容框架20内的电路板30的第二接口 31与所述底板12上的第一接口 121的稳定电性连接。当需要将收容框架20从机架10内取出时,通过作动锁合机构227使所述卡扣222上锁扣2227从锁孔2271中弹出。由于弹性元件223的弹性部2232抵持在抵持部22 ,使得卡扣222更容易转动。当所述卡扣222的作动部2223在转动的过程中抵持到第一侧板114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卡钩2222能从卡槽115中更容易脱出。然后, 再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可方便的将收容框架20从机架10内取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固定结构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从前挡板的开口伸出抵持在卡扣上,从而使得固设在收容框架内的电路板与机架内的底板电性连接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像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服务器固定结构,其包括一机架、至少一收容框架及至少一电路板;所述机架包括一第一外壳及垂直固设在第一外壳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接口 ;所述至少一个收容框架包括一第二外壳及固设在第二外壳一端的连接组件;所述电路板固设在第二外壳内,且其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的第一接口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口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固定架、两个卡扣及两个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第二外壳前端,且其包括一前挡板及一与前挡板垂直连接的上挡板,所述前挡板与上挡板相邻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开口 ;所述两个卡扣分别包覆在上挡板上,且其一端卡设在机架内侧,另一端卡设在前挡板上;所述两个弹性元件分别固设在上档板的底面,且其一端从开口伸出抵持在卡扣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包括一第一上壳及一与所述第一上壳相连接的第一下壳;所述第一下壳包括一第一承载板及从所述第一承载板两侧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垂直固设在第一承载板上且与两个第一侧板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一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垂直固设在第一承载板上且与两个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一外壳、底板及间隔板组装形成两个半封闭的第一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间隔板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一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一锁合机构,所述锁合机构上开设有两个锁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一条形连接块、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延伸出的一卡钩及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延伸出的一作动部、一抵持部及一锁合部;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抵持部将所述开口封闭,所述锁合部卡设在所述锁孔中,且所述弹性元件抵持在抵持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包括一第二上壳及与所述第二上壳相连接的第二下壳;所述第二上壳包括一顶板及垂直固设在所述顶板边缘的后挡板;所述后挡板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设置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电路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卡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铆钉, 其中一个铆钉铆接在上挡板的底面;所述上挡板上开设有一条形孔,其中一个铆钉穿过条形孔与卡扣相铆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一固定部及一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弹性设置于两个铆钉之间,所述弹性部从所述前挡板上开口中伸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固定结构,其包括机架、收容框架及电路板;机架包括第一外壳及垂直固设在第一外壳内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收容框架包括第二外壳及固设在第二外壳一端的连接组件;电路板固设在第二外壳内,且其一端设置有与底板的第一接口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口;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架、两个卡扣及两个弹性元件;固定架固设在第二外壳的前端,且其包括前挡板及与前挡板垂直连接的上挡板,前挡板与上挡板相邻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开口;卡扣包覆在上挡板上,且其一端卡设在机架内侧,另一端卡设在前挡板上;弹性元件固设在上档板的底面,且其一端从开口伸出抵持在卡扣上。本发明通过弹性元件抵持在卡扣上,使得电路板与底板之间电性连接稳定。
文档编号H05K7/14GK102281735SQ20101019513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舒思文, 龚心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