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582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智能台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一种智能台灯。背景技术
自从发明电以来,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是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紧缺,其所 造成的能源浪费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努力的方向。台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对学生,而学生在台灯下学习时, 经常因为睡着而忘记关灯,或者出门匆忙而忘记关灯,由此产生的能源浪费在一个家庭也 许并不被很多人在乎,但是,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加起来,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除此之外,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晚上回到家,首要任务就是打开门口的开关以开启 吊在屋顶的日光灯,接着打开台灯,关闭日光灯,如此,日光灯在一开一关的过程中,又产生 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开关一开一关,因此,其使用寿命也相应减小。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台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台灯,其结构简单、用电省,且易 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台灯,包括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相 连的单片机、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入端的检测电路以及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出端的处理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和两个探测距离不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处理电路包括 报警电路和灯光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波长为IOum的红外辐射;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BISS0001芯片、信号放大过滤电路,以及延时 电路,所述热敏电阻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过滤电路连接在BISS0001芯片的 输入端,所述延时电路连接在BISS0001芯片的输出端,且BISS0001芯片的输出端同时与单 片机相连;优选地,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80C51 ;优选地,所述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其中一个的探测距离为人与桌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热敏电阻可以检 测环境灯光强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辐射,并将该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转换 为电压信号输出给单片机,因此,单片机可以根据该输出以及环境灯光的强弱来控制灯光 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台灯的打开或者关闭以及灯光的强弱,如此,结构简单,减少了不必要 的能源浪费,同时,也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的系统结构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的检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以及被单片机 控制的检测单元,以及处理单元。1.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用于将家庭日常用的220V,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5V的直流 电以为其他模块提供电源。请特别参阅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先通过一个变压器,将220V,50HZ的交流信 号,变成交流8V信号,再通过四个二极管VDl V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全波整流成为直 流信号,再经过电容Cl和C2的滤波,滤去交流成分,再经过LM7805正稳压电路,以及电容 C3和C4即可得到稳定的直流5V电源。2.单片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片机采用INTEL公司MCS-51系列的80C51。3.检测电路请特别参阅图3所示,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电阻、 BISS0001芯片,以及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较远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指台灯附近 但是不包括人与桌面接触,具体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当人距离台灯较远且刚进入 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之内时,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即可探测到有人 进入;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的距离较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指人与桌面接触,当人进 入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且距离台灯越来越近,直至进入到第二热释电红 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内时,即被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到。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只对波长为IOum左右的红外辐射敏感,也就是人体辐射红 外线的波长,所以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对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生干扰。该红热 释电红外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 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 传感器无信号输出。一旦人侵入该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内,上述两个热释元件 就会接收人体的红外辐射,但是,由于两个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因此,热释电也不 同,不能抵消,从而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光敏电阻可以感受环境灯光的强弱,并将该信号传输给单片机,且光敏电阻 的阻值与环境灯光的强弱成反比,即环境灯光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环境灯光较弱 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由电容Cl、C5、C6、C7以及电阻R4A、R5A、R1005、R2C、R5B 组成,用于将光敏电阻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放大,并传输给单片机,所述电容 C5和电阻R5A并联,电阻R4A —端与电容C5和电阻R5A共同的接点Id连接,另一端与电容 Cl串联,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在BISS0001的输入端。所述延时电路由电容C1000、C1001以及电阻R1000、R1001组成,起延时作用,以避免其他偶然状况对本系统的干扰,所述电阻RlOOO和R1001 —端分别连接在BISS0001的输 出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lOOO和C1001连接,而电容C1000和C100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后接地。所述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光敏电阻相连,且在二者之间的接点上与接地之间连 接有电阻R2A和电容C2,该电阻R2A和电容C2并联;光敏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l ; BISS0001的输入端VC连接在光敏电阻的输出端, 输入端IB通过电阻R5B接地,输入端VDD 连接在电源上,输入端20UT连接在电容C5和电阻R5A并联后的接点16上,输入端2IN-连 接在电容C5和电阻R5A并联后的接点Id上,输入端IIN+连接在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输 入端IIN-连接在电容C6和电阻R1005并联后的接点14上,输入端IOUT连接在电容Cl以 及电容C6和电阻R1005并联的接点之间;BISS0001的输出端VRF连接在电源上,输出端VSS 接地,输出端RR2与延时电路的电阻Rl000连接,输出端RC2连接在延时电路的电阻Rl000 与电容C1000之间的接点上,输出端RPl连接在延时电路的电阻R1001上,输出端RCl连接 在延时电路的电阻R1001和电容C1001之间的接点,输出端VO和A分别与单片机相应的接 点相连。当环境光较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BISS0001检测到低电平,封锁输入端IIN+ 脚,从而禁止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反之,当环境光较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 BISS0001检测到高电平,开启IIN+脚,并将该信号从输出端VO传输给单片机。当有人侵入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时,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即产 生微弱的信号,并通过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传输给输入BISS0001芯片,此时BISS0001芯片 即启动延时电路,并将该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该信号时,即产生一个中断0,同 时,如果单片机还接收到环境灯光较弱的信号,则单片机向灯光控制电路发出指令,使灯光 越来越亮;反之,如果单片机接收到环境灯光较强的信号,则不作处理。当人继续处于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且距离台灯越来越近直至被第 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到,此时单片机产生中断1,屏蔽中断0,并调用延时程序,以提醒 人离开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如果延时程序结束时,人仍然没有离开第二热 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则单片机认为用户是趴在桌面休息,此时,向灯光控制电路发 出指令,使灯光熄灭;如果延时程序结束时,人已经离开了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 围,则单片机不作任何处理,保持灯亮的状态。4.处理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灯光控制电路,当单片机检测到人与 桌面接触时,即启动报警电路,以提醒人离开桌面;灯光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单片机的控制而 调节台灯的灯光强度。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 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的单片机、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入端的检测电路以及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出端的处理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和两个探测距离不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灯光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 波长为IOum的红外线辐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 BISS0001芯片、信号放大过滤电路,以及延时电路,所述热敏电阻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 信号放大过滤电路连接在BISS0001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延时电路连接在BISS0001芯片的 输出端,且BISS0001芯片的输出端同时与单片机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80C51。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其 中一个的探测距离为人与桌面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台灯,包括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的单片机、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入端的检测电路以及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出端的处理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和两个探测距离不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灯光控制电路,如此,本实用新型智能台灯通过智能控制台灯的开启、关闭以及灯光的强弱,结构简单,节约能源,且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1623893SQ20102011135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
发明者兀旦晖, 张俊涛, 李秦君, 李霞, 杨萍, 赵晨飞, 陈蓓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