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07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港口或物流中心的集装箱运输的穿梭车。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码头一般都采用传统的装卸模式,既由岸桥将集装箱从货船吊到集 装箱拖车上,再由集装箱拖车运输到堆场,由龙门吊卸下堆场存放。然而,此种作业方式若 指挥调度不力,容易造成码头堵塞,而且,由于岸桥离地较高,至少有50米以上,所以将集 装箱吊到拖车上时,需要对位,很费时间。在对位集装箱时,易产生碰撞,使得拖车极易损 坏,后期维修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港口或物流中心的集装箱运输的穿梭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梭车,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车架、固定在每个所述的车架上方的两根立 柱、安装在所述的立柱上方的车顶、用于搬运货物的吊具、用于安装所述的吊具的滑臂以及 驱动机构,每根所述的立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滑臂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靴, 所述的滑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立柱的导轨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组、驱动所述的吊具升降的起升机 构,所述的发动机组和所述的起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车顶上方。上述技术方案可优选地,每个所述的车架底部设置有4个车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 的设备操作灵活,运输速度快,作业效率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其中1、车架;2、立柱;3、车顶;4、吊具;5、滑臂;6、发动机组;7、车轮;8、驾驶室; 9、起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的一种穿梭车,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车架1、固定在每个车架1上方 的两根立柱2、安装在立柱2上方的车顶3、用于搬运货物的吊具4、用于安装吊具4的滑臂 5以及驱动机构。立柱2共设置有4根,每根立柱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导轨,滑臂5两端分 别固定安装有滑靴,滑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立柱2的导轨上,从而使得吊具4能够沿着 导轨上下滑动。[0014]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组6、驱动吊具升降的起升机构,发动机组6和起升机构9均 设置在车顶3上方。此外,供作业人员操作的驾驶室8位于车顶3的前端,固定于车架1的 立柱2上,视野开阔,快速准确的起吊集装箱。左、右两侧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4个车轮7,共8个,对称布置使轮胎受力合理,车 轮7为驱动轮。穿梭车将集装箱提升离地20-30cm,以每小时24km/h的速度运输至堆场,卸下集 装箱后,可直接回到码头再次装卸集装箱,作业效率相对于集装箱拖车提高50% 70%。本实用新型的岸桥直接将集装箱从货船上吊到码头地面上,无对位,然后由穿梭 车运输到后方堆场,卸在堆场车道上,不必等候龙门吊,可直接再次到码头前沿接卸。每个 集装箱装卸时间减少1/3,大大提高装卸效率。由于不存在集装箱与车辆的碰撞,设备维修 费用降低。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车架、固定在每个所述的车架上方的两根立柱、安装在所述的立柱上方的车顶、用于搬运货物的吊具、用于安装所述的吊具的滑臂以及驱动机构,每根所述的立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滑臂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靴,所述的滑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立柱的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组、驱动所述的吊 具升降的起升机构,所述的发动机组和所述的起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车顶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车架底部设置有4个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梭车,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车架、固定在每个所述的车架上方的两根立柱、安装在所述的立柱上方的车顶、用于搬运货物的吊具、用于安装所述的吊具的滑臂以及驱动机构,每根所述的立柱内侧面设置有导轨,所述的滑臂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靴,所述的滑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立柱的导轨上。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操作灵活,运输速度快,作业效率高。
文档编号B66F9/06GK201634377SQ20102015556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吕光, 吕华忠, 曾召生, 王一奇, 赵鹏, 郭继星, 高强 申请人: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