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07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特别是指一种用以供两 组件藉以相结合的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
背景技术
以往,两个组件结合的方式不外乎是通过螺锁、卡合或胶合,其中,以卡合的方式 而言,通常是其中一个组件形成有卡槽或卡孔,而另一个组件则是形成有卡榫或卡钩,且卡 榫或卡钩通常是一体成型的形成在组件上,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比较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当卡榫或卡钩变形、断裂或破损时,则连同组件也会报废而无法使用,更换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降低更换成本的卡合模块以及该卡合 模块与组件的组合。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模块用以结合于一组件以供一设有套孔的待结合件藉该套孔 套设于该卡合模块而与该组件结合,该组件设有一对第一卡合部,该卡合模块包含一对卡 合臂与一弹性组件,每一卡合臂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一形成于该臂段底端的第二卡合 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段顶端的头部,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该等第一卡 合部而结合于该组件,该待结合件的套孔套设于该等卡合臂并且受挡止于该等卡合臂的头 部,而该弹性组件抵接于该等卡合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可供一设有套孔的待结合件藉该套孔套设 于该卡合模块而与该组件结合,该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包含一组件以及一卡合模块,该 组件具有一表面以及设置于该表面的一对第一卡合部;该卡合模块包括一对卡合臂以及一 弹性组件,每一卡合臂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一形成于该臂段底端的第二卡合部以及一 形成于该臂段顶端的头部,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该等第一卡合部而结 合于该组件,该待结合件的套孔套设于该等卡合臂并且受挡止于该等卡合臂的头部,而该 弹性组件抵接于该等卡合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将卡合模块与组件之间设计成藉由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 合部相卡合的方式相结合,当组装结合在组件的卡合模块损坏时,便能单独替换卡合模块 而不需要连同组件都替换掉,进而降低更换的成本,且使用者也可在需要将待组合件结合 在组件上时,再将卡合模块结合在组件上,藉此降低卡合模块损坏的机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纵向剖视图;[0011]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该卡合模块结合于该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该较佳实施例的该卡合模块结合于该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纵向剖视
图6是一待组合件结合于该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以及 图7是该待组合件结合于该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231内侧面1组件232定位槽11表面24第二卡合部12第一卡合部241两侧片部121凹槽242中间片部122挡块25头部123凹槽底面3待结合件124凹槽侧面31套孔125卡槽D1第二卡合部相对于臂段底端的延'2卡合模块D2垂直D1的方向21卡合臂D3两卡合臂的头部外侧之间的距离22弹性组件D4待组合件的套孔的孔径23臂段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 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10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组件1以及一设置在组件1的卡合模块2,该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100是可供一如图7 所示设有套孔31的待结合件3藉由其套孔31套设在卡合模块2而结合在组件1,在本实施 例中,组件1为例如计算机的电子装置机壳,而待结合件3可以是用以结合在机壳的板件、 支撑架、电路板或其他零组件等等。参阅图2、图3、图5,组件1具有一表面11以及一对设置于表面11的第一卡合部 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卡合部12包括一由表面11凹陷的凹槽121以及二设置在凹 槽121的挡块122,其中,凹槽121具有一低于表面11的凹槽底面123以及连接凹槽底面 123与表面11并且间隔相向的二凹槽侧面124,两挡块122是由两凹槽侧面IM邻近表面 11处相向凸出形成,因而每一个挡块112间隔于凹槽底面123上方,两挡块122与凹槽底面 123之间界定出一卡槽125,且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一卡合部12的凹槽121相连通而其凹槽 底面123相连接、凹槽侧面124也相连接。参阅图2至图5,卡合模块2包括一对卡合臂21以及一弹性组件22,每一个卡合 臂21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23、一形成在臂段23底端的第二卡合部M以及一形成在臂 段23顶端的头部25,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臂段23具有一内侧面231,且内侧面 231凹陷形成有一定位槽232。[0033]每一个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呈板片状由臂段23的底端往背向内侧面231 的方向横向延伸出,因而使得臂段23与第二卡合部M连接的结构大致呈L形,更细部地, 每一个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沿垂直于其自身相对于臂段23底端的延伸方向D1的方 向D2上可供区隔为包括二侧片部Ml以及连接于两侧片部241之间的一中间片部M2,两 侧片部241的厚度较中间片部242的厚度为低,换言之,中间片部242的高度高于两侧片部 241,因而第二卡合部23在方向込的纵向断面大致呈倒T形。每一个卡合臂21的头部25呈往背向内侧面231的方向侧向突出的圆凸状。两卡合臂21是以其内侧面231相向并且定位槽232相对应设置,弹性组件22在 本实施例中为压缩弹簧,其两端分别伸入两卡合臂21内侧面231的定位槽232内定位(例 如藉由胶合固定于定位槽232内)。卡合模块2是藉由其两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分别伸入卡合在组件1的两第 一卡合部12的卡槽125内,使得臂段23呈直立方向结合在组件1表面11上,更详细的说, 当每一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卡合在组件1的第一卡合部12的卡槽125时,第二卡合 部M的两侧片部241伸入两挡块122与凹槽底面123之间,而中间片部252则凸伸于两挡 块122之间。由于本实施例的两第一卡合部12的卡槽125是相连通的,将卡合模块2结合在组 件1时,可先将两卡合臂21相向挤压而压缩弹性组件22,接着将其中一卡合臂21的第二卡 合部M由两个第一卡合部12之间相连通的空间插入其中一第一卡合部12的卡槽125,接 着,再将另一卡合臂21插入另一第一卡合部12的卡槽125,最后,再释放两卡合臂21,借助 弹性组件22的弹性回复力推抵两卡合臂21往相远离的方向位移,使两卡合臂21的第二卡 合部M维持于插入挡块122与凹槽底面123之间而卡入卡槽125的状态,避免卡合模块2 轻易由两第一卡合部12脱离。而当卡合模块2有断裂或破损而需要淘汰更换时,同样先将两卡合臂21相向挤压 而压缩弹性组件22,接着将其中一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由其所在的第一卡合部12中 移出,再将另一个卡合臂21的第二卡合部M由其所在的第一卡合部12中移出即可。参阅图6、图7,当卡合模块2结合在组件1时,卡合模块2在两卡合臂21的头部 25外侧之间在弹性组件22未被压缩的状态下的距离(如图7的D3)会大于待组合件3的 套孔31的孔径(如图6的D4),因此,在将待结合件3以其套孔31套设在卡合模块2的过 程中,两卡合臂21会被相向的挤压并且压缩弹性组件22,直到待组合件3的套孔31通过两 卡合臂21的头部25之后,两卡合臂21受到压缩弹簧22的回复弹力的影响而再度被撑开, 如此一来,待组合件3便被挡止于两卡合臂21的头部25下方,待组合件3便顺利藉由其套 孔31套设于卡合模块2而结合于组件1。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臂21与组件1是藉由卡槽形式的第一卡合部 12与板片形式的第二卡合部M相卡合,但第一卡合部12与第二卡合部M的方式并不以此 为限,其也可以是其他卡钩与卡槽、卡榫与卡孔等结构配合的方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卡合模块2与组件1之间设计成藉由第一卡合部12与第 二卡合部M相卡合的方式相结合,当组装结合在组件1的卡合模块2损坏时,便能单独替 换卡合模块2而不需要连同组件1都替换掉,进而降低更换的成本,且使用者也可在需要将 待组合件3结合在组件1上时,再将卡合模块2结合在组件1上,藉此降低卡合模块1损坏的机率,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藉由弹性组件22的设置,则能让两卡合臂21维持在较稳定的间隔距离,避免两 卡合臂21的头部25之间的距离由于两卡合臂21的臂段23受到挤压或其他外力因素产生 变形而缩短小于待结合件3的套孔31内径,换言之,是可让套设在卡合模块2的待结合件 3较不容易脱离。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 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卡合模块,用以结合于一组件以供一设有套孔的待结合件藉该套孔套设于该卡 合模块而与该组件结合,该组件设有一对第一卡合部,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模块包括一对卡合臂,每一卡合臂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一形成于该臂段底端的第二卡合部 以及一形成于该臂段顶端的头部,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该等第一卡合 部而结合于该组件,该待结合件的套孔套设于该等卡合臂并且受挡止于该等卡合臂的头 部;以及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抵接于该等卡合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卡合部界定出一卡槽,每一 第二卡合部呈板片状由该臂段底端横向延伸出,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伸入该 等第一卡合部的卡槽而结合于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卡合部包括一凹陷的凹槽 以及多个形成于该凹槽的挡块,该凹槽具有一凹槽底面以及连接该凹槽底面并且相向间隔 的二凹槽侧面,该等挡块分别由该等凹槽侧面相向凸出,该等挡块与该凹槽底面之间界定 出该卡槽;每一第二卡合部具有二侧片部以及连接于该等侧片部之间并且高度高于该等侧 片部的中间片部,当该第二卡合部结合于该第一卡合部,该等侧片部分别伸入该凹槽底面 与该等挡块之间,该中间片部位于该等挡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卡合臂的头部大致呈圆凸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卡合臂的臂段具 有一内侧面,且每一臂段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定位槽,该等卡合臂的臂段的内侧面相向 并且该等定位槽相对应,该弹性组件为两端分别伸入抵接于该等定位槽的压缩弹簧。
6.一种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可供一设有套孔的待结合件藉该套孔套设于该卡 合模块而与该组件结合,该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包括一组件,该组件具有一表面以及设置于该表面的一对第一卡合部;以及一卡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模块包括一对卡合臂,每一卡合臂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一形成于该臂段底端的第二卡合部 以及一形成于该臂段顶端的头部,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该等第一卡合 部而结合于该组件,该待结合件的套孔套设于该等卡合臂并且受挡止于该等卡合臂的头 部;以及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抵接于该等卡合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卡合部 界定出一卡槽,每一第二卡合部呈板片状由该臂段底端横向延伸出,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 二卡合部分别伸入该等第一卡合部的卡槽而结合于该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卡合部 包括一由该表面凹陷的凹槽以及多个形成于该凹槽的挡块,该凹槽具有一低于该表面的凹 槽底面以及连接该凹槽底面与该表面并且相向间隔的二凹槽侧面,该等挡块分别由该等凹 槽侧面相向凸出,该等挡块与该凹槽底面之间界定出该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卡合部 具有二侧片部以及连接于该等侧片部之间并且高度高于该等侧片部的中间片部,当该第二 卡合部结合于该第一卡合部,该等侧片部分别伸入该凹槽底面与该等挡块之间,该中间片部位于该等挡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卡合部 的卡槽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卡合臂的 头部大致呈圆凸状。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卡合臂的臂段具有一内侧面,且每一臂段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定位槽,该等卡合臂 的臂段的内侧面相向并且该等定位槽相对应,该弹性组件为两端分别伸入抵接于该等定位 槽的压缩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卡合模块及卡合模块与组件的组合。该卡合模块用以结合于一组件以供一设有套孔的待结合件藉该套孔套设于该卡合模块而与该组件结合,该组件设有一对第一卡合部,该卡合模块包括一对卡合臂,每一卡合臂包括一呈长条状的臂段、一形成于该臂段底端的第二卡合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段顶端的头部,该等卡合臂藉该等第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该等第一卡合部而结合于该组件,该待结合件的套孔套设于该等卡合臂并且受挡止于该等卡合臂的头部;以及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抵接于该等卡合臂之间。本实用新型降低更换的成本并且降低卡合模块损坏的几率。
文档编号H05K7/12GK201821619SQ20102027214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詹秉衡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