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液压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38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千斤顶液压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千斤顶液压压力机相对于专用的大中型液压机而言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适应性强、体积小、操作简单和投资省等,既可用于工厂的生产线、 建筑待业的建筑工地、机电维修行业的修理场所、交通工具如各类车辆的维修部门,又可应用于家庭等等。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报道,如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205566Y (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又如CN214457IY (手动液压压力机)、再如 CN201385455Y(手动螺杆附加千斤顶式层压机),等等。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三项专利方案所存在的欠缺由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 CN101830075A推荐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所弥补,具体可参见该发明专利申请的第0002段至0005段,以及参见第0022段。但是CN101830075A推荐的技术方案依然存在以下缺憾一是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影响作业效率,因为工作件架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不同而需调整的,于是,当要对位于第一、第二纵臂之间的笨重的工作件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时,操作者十分费力,当操作人员为力气弱小者时,往往需要增加人员,否则难以移动工作件架;二是作为俯冲装置的油缸存在致损之虞,因为油缸的缸柱(也称活塞柱)向油缸缸体外伸展是有限制的,因此如果缸柱到达极限位置后继续工作,即继续向高压油腔供油,那么毫无疑问会损及油缸,乃至引发安全事故;三是在对被加工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因为在作业过程中不免存在因缸柱的柱面与被加工工件的受力部位两者位置偏差的情形,从而导致被加工工件坠落或弹出而袭击操作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而省力并且快捷地对工作件架作上下移动调节而藉以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缸柱伸出的极限位置有效制约而藉以避免损及油缸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保障操作者安全而藉以防止操作者遭到被加工工件袭击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包括由上、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上、下横梁之间的并且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第二纵臂构成的一机架,上下移动地设在第一、第二纵臂上的并且位于所述上、下横梁之间的工作件架,设在所述第一纵臂的外侧或设在所述第二纵臂的外侧的千斤顶本体和设在所述上横梁上的并且与所述千斤顶本体液压油路连接的油缸,特点是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工作件架升降的工作件架升降机构,该工作件架升降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工作件架连接。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油缸具有一用于使油缸的压力油腔与油缸的回油腔相通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该油缸工作保护机构固定在油缸的缸柱的外壁上端并且随同缸柱升降,其中所述压力油腔构成于缸柱内,而所述的回油腔位于缸柱的外壁与油缸的缸体之间。为体现完成本的的再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工作件架上并且位于工作件架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配设有一用于阻挡置于工作件架上的被加工工件弹出的防护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件架升降机构包括转动地设置在绞盘座上的自锁绞盘、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杆和牵引绳,自锁绞盘通过所述绞盘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纵臂上或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纵臂上,第一滑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的上端,第二滑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纵臂的上端,第三滑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的下端并且与第一滑轮相对应,第四滑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纵臂的下端并且与第二滑轮相对应,第一牵引绳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工作件架的一端,第二牵引绳连接杆固定在工作件架的另一端,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自锁绞盘上,牵引绳的中部依次套置于第一、 第二、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上,并且还与第一牵引绳连接杆以及第二牵引绳连接杆连接,而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绞盘座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彼此形成口字形的分布关系,所述的牵引绳为钢丝绳。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包括移动套、 弹簧座、压力弹簧、钢球阀和顶体,移动套配置在所述缸柱的外壁上并且位于缸柱的上端, 与所述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在该移动套上开设有一用于贯通所述的压力油腔与回油腔的回油通道,所述的弹簧座、压力弹簧、钢球阀和顶体自上而下地依次设置在回油通道内,其中,压力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上,另一端与钢球阀接触,而钢球阀与顶体接触,顶体朝向油缸的油缸座。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缸座朝向所述回油腔的一侧构成有一台阶,所述的顶体与该台阶相对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顶体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回油通道的出油口部位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机构包括一对导滑装置、 一对锁定装置和一防护屏,一对导滑装置中的其中一个导滑装置设在所述工作件架朝向外的一侧的一端,而另一个导滑装置设在工作件架朝向外的一侧的另一端,防护屏上下移动地与一对导滑装置滑动配合,并且在防护屏的两侧的高度方向各间隔开设有插销孔,一对锁定装置中的其中一个锁定装置设在防护屏的一端,与所述的插销孔相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的导滑装置相配合,而一对锁定装置中的另一个锁定装置设在防护屏的另一端,与插销孔相配合,并且同样与导滑装置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滑装置包括滑轨、滑轮座和滑轮,滑轨与所述的工作件架固定,滑轮座与滑轨固定,而滑轮通过滑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滑轮座上,所述的防护屏与滑轮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架上设置了工作件架升降机构,因而当要使工作件架在第一、第二纵梁上实施上下移动的调整时,便可由工作件架升降机构驱使工作件架上下移动,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凭借人力搬动工作件架,从而可以显著减轻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油缸工作保护机构的设置可防止油缸的缸柱在达到伸展至极限位置时停止伸展,从而能避免油缸的损坏;防护机构配置于工作件架上,能阻挡被加工工件意外弹出而伤及操作者情形的发生,体现作业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实施例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的实施例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的导滑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1和图2,在图1中给出了结构与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 CN101830075A相同的机架1,该机架1由上、下横梁11、12和第一、第二纵臂13、14构成,上横梁11为四周封闭而上下贯通的(镂空的)并且为矩形的口字形结构,在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一对壁体上并且在一对壁体的面对面的一侧各固定有一导轨111,一对导轨111 彼此保持并行。上横梁11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与第一纵臂13的上端固定连接,而上横梁11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与第二纵臂14的上端固定。下横梁12由一对彼此并行的板条构成,下横梁12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与第一纵臂13的下端固定连接,而下横梁12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与第二纵臂14的下端固定连接。上、下横梁11、12彼此保持并行。第一纵臂13由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第二臂板131、132和连接于第一、第二臂板131、132之间的一枚或复数枚第一连接板133构成,在第一臂板131的高度方向(以图1 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间隔开设有第一臂板调整孔1311,在第二臂板132的高度方向(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间隔开设有间隔距离与第一臂板调整孔1311的间隔距离相同的第二臂板调整孔1321。在图1中,虽然示意了一对第一连接板133,但不应受到该数量的限制,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板133的数量既可以少至一枚,也可以多至两枚或两枚以上,第一连接板133的一端(图示左端)与第一臂板131固定,另一端(图示右端)与第二臂板132 固定。为了使机架1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在第一纵臂13的下端的外侧固定有一形状优选为 Δ形(三角形)的第一稳定支撑架134。第二纵臂14由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三、第四臂板141、142和连接于第三、第四臂板 141、142之间的一枚或复数枚第二连接板143构成,在第三臂板141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三臂板调整孔1411,在第四臂板142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距离与第三臂板调整孔1411 的间隔距离相一致的第四臂板调整孔1421。第二连接板143的一端与第三臂板1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臂板142固定连接,对第二连接板143的数量的详细说明如同对第一连接板133的描述。前述的第三、第四臂板调整孔1411、1421的间距与第一、第二臂板调整孔 1311、1321的间距相同。在第二纵臂14的下部的外侧固定有一结构和作用等效于第一稳定支撑架134的第二稳定支撑架144。工作件架2由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和调节板支承销23构成,并且可上下调整地设在第一、第二纵臂13、14上,其中,第一调节夹板21的左端(下面凡涉及左和右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对应于第二臂板132外侧,右端则对应于第四臂板 142的外侧,第三调节夹板22的左端对应于第一臂板131的外侧,右端对应于第三臂板141 的外侧,一对调节板支承销23中的左边的一个调节板支承销23穿及于(插入于)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左端的支承销孔,由左边的一个调节板支承销23连同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的左端连接在第一、第二臂板调整孔1311、1321上。相同的道理,一对调节板支承销23中的右边的一个调节板支承销23穿及于(插入于)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右端的支承销孔中,由右边的该调节板支承销23连同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的右端连接在第三、第四臂板调整孔1411、1421上。可见,整个工作件架2的高度可循着前述的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臂板调整孔1311、1321、1411、1421调整,当调整完毕后,才将调节板支承销23插入到孔内。优选的方案还可加设下部支承销24,由下部支承销24对第一、第二调节板21、 22支承。在工作件架2上即在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上搁置工件托架8,工件托架8也可称工件模具,用于加工的工件置于工件托架8上,依据不同的部件和不同的加工要求可适应性更换工件托架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为了减轻操作者对前述工作件架2 调整时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调整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机架1上配置了一个工作件架升降机构5,工作件架升降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配有绞盘座511的自锁绞盘5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52、53、54、55、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6、57和牵引绳 58,自锁绞盘51转动地设置在绞盘座511上,本实施例将绞盘座511用螺钉固定在第一纵臂13上,但也可将绞盘座511用螺钉固定在第二纵臂14上,当将绞盘座511固定于第二纵臂14上时,那么下面还要提及的千斤顶本体3固定于第一纵臂13上,反之 亦然。由图所示, 在第一纵臂13上加设有一支承板135,在支承板135上配设一枚或复数枚(本实施例为两枚)支固螺钉1351,由该对支固螺钉1351将绞盘座511与支承板135固定。第一滑轮52 由第一滑轮轴521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13的上端,也就是将第一滑轮轴521固定于前述的第一、第二臂板131、13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臂板131、132的上端;第二滑轮53通过第二滑轮轴531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纵臂14的上端,具体是将第二滑轮轴531固定在前述的第三、第四臂板141、142之间,并且位于第三、第四臂板141、142的上端;第三滑轮54通过第三滑轮轴541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13的下端,具体是将第三滑轮轴541固定在第一、第二臂板131、13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臂板131、132的下端;第四滑轮55通过第四滑轮轴551转动设置在第二纵臂14的下端,具体是将第四滑轮轴551固定在第三、第四臂板141、142之间,并且位于第三、第四臂板141、142的下端。由图所示,第一、第二滑轮52、53在水平方向(即横向)彼此对应,并且第一、第三滑轮5254在纵向彼此上下对应,以及第二、第四滑轮53、55在纵向彼此对应,从而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52、53、M、55在矩形体的机架1上以口字形分布。第一牵引绳连接杆56固定在工作件架2的左端,具体而言,将第一牵引绳连接杆56固定在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的左端;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7固定在工作件架2的右端,具体地讲,将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7固定在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调节夹板21、22的右端。牵引绳58优选使用钢丝绳,该牵引绳58的一端系固在自锁绞盘51上,而牵引绳58 的中部依次绕及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52、53、M、55,并且还缠绕于前述的第一牵引绳连接杆56及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7上,牵引绳58的另一端固定在前述的绞盘座511上。 前述的自锁绞盘51可以由市售渠道购取,例如非限于地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熟市海新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HXA-II型自锁式绞盘。当要对工作件架2向上调整时,即向上移动时,则首先拨除前述的调节板支承销 23,以逆时针方向操作自锁绞盘51的绞盘手柄512,由牵引绳58通过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6、57将工作件架2上移,当移至作业所需的高度时,再将一对调节板支承销23分别插入到第一纵臂13和第二纵臂14上,并且将一对下部支承销M也分别插置于第一、第二纵臂13、14。当要使工作件架2下移时,则按照前述的相反操作即可,所谓的相反操作是指顺时针操作绞盘手柄512。重点见图1,千斤顶本体3安装在第二纵臂14的外侧,该千斤顶本体3实质上为既可手动又可气动的两用起重装置,手动表现为液压操作,采用揿手(图中未示出)操作。气动则借助于另行配置的空气压缩机之类的装置,具体由气压管路31与空气压缩机连接,优选的方案在气压管路31上设置一脚踏式开关311,并且依据公知常识千斤顶本体3配有泄油阀34。由于千斤顶本体3的结构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537980A的结构是雷同的,因此申请人不再予以赘述。尤其是,图1所示的千斤顶本体3可以从市场购取,例如采用本申请人生产并且销售的型号为TRON-DB型两用千斤顶总成。请见图4,并且继续结合图1至图3,前述的千斤顶本体3是由液压管路32与设置在上横梁11上的油缸4连接的,油缸4通过滑动座46 (具体结构可参见CN101830075A)可左右移动地滑动配合在前述的一对导轨111上,油缸4的缸柱43朝向下,即朝向前述的工作件架2。优选地,可在滑动座46上配接一油缸移动定位机构9,该油缸移动定位机构9包括一螺杆91、一套管螺母92和手轮93,螺杆91的一端(图示右端)通过螺杆座911与前述的滑动座46连接,螺杆91的另一端(图1和图4所示的左端)与套管螺母92相配合, 而套管螺母92转动地设置在上横梁11上,手轮93固定在套管螺母92上。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手轮93可使套管螺母92作相应的转动,从而由套管螺母92带动螺杆91移动,最终由螺杆91带动滑动座46连同油缸4在一对导轨111上移动。停止对手轮93的操作便可使油缸4以锁定方式停留在上横梁11上,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时)不会出现游动。在油缸4的顶部具有一进油口 47,该进油口 47与前述的液压管路32连接,油缸4 的压力由设在上横梁11上的并且与油缸4的压力油腔41管路连接的压力表15示意。重点见图2,本实施例推荐的油缸4的构造与前述的CN101830075A相同,而差异在于配备有一作为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另一技术要点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优选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包括移动套61、弹簧座62、压力弹簧63、钢球阀64和顶体65,移动套61设置在油缸4的缸柱43外侧的上端,并且通过密封圈612与油缸4的缸体44的内壁密封配合, 当缸柱43上下移动时节,该移动套61便随之上下移动,缸柱43的外壁与缸体44的内壁之间构成为回油腔42,缸柱43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为压力油腔41。在移动套61上设置有一回油通道611,前述的弹簧座62、压力弹簧63、钢球阀64和顶体65设在该回油通道611内, 其中压力弹簧63的一端(图2所示的上端)支承在弹簧座62上,另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与钢球阀64接触,而钢球阀64与顶体65接触,顶体65可伸缩地设置于回油通道611 的出油口部位。在缸柱43的上端并且位于前述的移动套61的上方用螺钉6131固定有一限定螺母613,由限定螺母613对移动座61限定。由图2的示意以及申请人在上面的说明可知,整个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位于回油腔42内,由该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实现压力油腔 41与回油腔42之间的通或断当进油口 47向压力油缸41内引入高压油时,缸柱43便下移,即向缸体44外伸展, 在连续向压力油腔41进油并且缸柱43连续伸出缸体44的过程中,当缸柱43伸展至极限时,那么前述的顶体65便触及油缸4的油缸座45的台阶451,将钢球阀64在克服压力弹簧63的作用力下开启,使回油通道611与压力油腔41及回油腔42三者形成通路,压力油腔41中的高压液压油经回油通道611进入回油腔42,再经与回油腔42相通的回油道421 回到千斤顶本体3,因为回油道421由回油管4211 (图1示意)与千斤顶本体3的回油接口 33(图1示)连接。申请人:在图2中虽然示出了设置在压力油腔41内的拉簧411等部件,但未以描述,这是因为这些部件与CN101830075A公开的内容完全相同。由上述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能够可靠地保护油缸4,不会因超压而损及油缸4及其相应的部件,也就是说当缸柱43向缸体44外伸展至极限程度时,纵使进油口 47继续向压力油腔41供油,但此时因钢球阀64开启,由回油通道611将压力油腔41内的油引入回油腔42。敬请参见图4和图5并且继续结合图1,为了体现作业的安全性,避免置于前述的工件托架8上的被加工工件意外弹出而袭击操作人员,因此本实用新型推荐有一防护机构 7,优选而并非绝对限于的防护机构7的结构是包括一对导滑装置71、一对锁定装置72和防护屏73,一对导滑装置71中的其中一个导滑装置71固定在前述的工作件架2的朝向外的一端(左端),更确切地讲,固定在工作件架2的第一调节夹板21的朝向外的一端(左端),而一对导滑装置71中的另一个导滑装置71固定在前述的工作件架2的朝向外的另一端(右端),更确切地讲,固定在第一调节夹板21的朝向外的另一端(右端)。如图5所示,每个导滑装置71包括一滑轨711、滑轮座712和滑轮713,滑轨711与第一调节夹板21 焊接固定或者用紧固件固定,滑轮座712优选使用铆钉7121与滑轨711铆固,滑轮713通过滑轮轴7131转动地设置在滑轮座712上。防护屏73既可以是封闭的板状体构造,也可以是镂空的如图4所示的网格状构造,还可以是纵向或横向间隔的栅格状构造;更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构造。在防护屏73的两端(也可称两侧)的边际部位的高度方向各间隔开设有插销孔731,并且防护屏73的两端边缘部位在插置于一对导滑装置7的滑轨711上时与滑轮713滑动配合。一对锁定装置72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在防护屏73的一端并且与插销孔 731插配,此外还与导滑装置71的滑轨711相配合,而另一个锁定装置72连接在防护屏73 的另一端,并且与插销孔731插配,此外还与导滑装置71的滑轨711相配合。每个锁定装置72包括一链条721和易插销722,链条721的一端与防护屏73固定,另一端与插销722 固定连接,而插销722与插销孔731插配并且搁置在滑轨711上。当要启用防护装置7时,那么将防护屏73向上提起,当防护屏73对应到工作件架 2并且足于遮挡置于工作托架8上的被加工工件的部位时,将插销722插入插销孔731中, 并且使插销722的两端搁置在滑轨711上(构成与滑轨711的配合)。于是,万一被加工工件弹出,那么由防护屏73阻挡而不会袭击操作人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达到了发明目的,体现了积极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包括由上、下横梁(11、12)以及连接在上、下横梁(11、12) 之间的并且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第二纵臂(13、14)构成的一机架(1),上下移动地设在第一、第二纵臂(13、14)上的并且位于所述上、下横梁(11、12)之间的工作件架(2),设在所述第一纵臂(13)的外侧或设在所述第二纵臂(14)的外侧的千斤顶本体(3)和设在所述上横梁(11)上的并且与所述千斤顶本体(3)液压油路连接的油缸(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工作件架(2)升降的工作件架升降机构(5),该工作件架升降机构(5)设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与工作件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4)具有一用于使油缸(4)的压力油腔(41)与油缸(4)的回油腔(42)相通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该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固定在油缸(4)的缸柱(43)的外壁上端并且随同缸柱(43)升降,其中所述压力油腔(41)构成于缸柱(43)内,而所述的回油腔(42)位于缸柱(43)的外壁与油缸(4)的缸体(4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工作件架(2)上并且位于工作件架(2)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配设有一用于阻挡置于工作件架(2)上的被加工工件弹出的防护机构(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件架升降机构(5)包括转动地设置在绞盘座(511)上的自锁绞盘(5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52、 53、54、55)、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6,57)和牵引绳(58),自锁绞盘(51)通过所述绞盘座(51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纵臂(13)上或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纵臂(14)上,第一滑轮(52) 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13)的上端,第二滑轮(53)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纵臂(14)的上端, 第三滑轮(54)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纵臂(13)的下端并且与第一滑轮(52)相对应,第四滑轮(55)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纵臂(14)的下端并且与第二滑轮(53)相对应,第一牵引绳连接杆(56)固定在所述工作件架(2)的一端,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7)固定在工作件架(2)的另一端,牵引绳(58)的一端固定在自锁绞盘(51)上,牵引绳(58)的中部依次套置于第一、第二、第三滑轮(52、53、54)和第四滑轮(55)上,并且还与第一牵引绳连接杆(56)以及第二牵引绳连接杆(57)连接,而牵引绳(5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绞盘座(5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轮(52、53、54、55)彼此形成口字形的分布关系,所述的牵引绳(58)为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工作保护机构(6)包括移动套(61)、弹簧座(62)、压力弹簧(63)、钢球阀(64)和顶体(65),移动套(61) 配置在所述缸柱(43)的外壁上并且位于缸柱(43)的上端,与所述缸体(44)的内壁密封配合,在该移动套(61)上开设有一用于贯通所述的压力油腔(41)与回油腔(42)的回油通道 (611),所述的弹簧座(62)、压力弹簧(63)、钢球阀(64)和顶体(65)自上而下地依次设置在回油通道(611)内,其中,压力弹簧(63)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62)上,另一端与钢球阀 (64)接触,而钢球阀(64)与顶体(65)接触,顶体(65)朝向油缸⑷的油缸座(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座(45)朝向所述回油腔(42)的一侧构成有一台阶(451),所述的顶体(65)与该台阶(451)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体(65)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回油通道(611)的出油口部位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机构(7)包括一对导滑装置(71)、一对锁定装置m和一防护屏(73),一对导滑装置(71)中的其中一个导滑装置(71)设在所述工作件架(2)朝向外的一侧的一端,而另一个导滑装置(71)设在工作件架(2)朝向外的一侧的另一端,防护屏(73)上下移动地与一对导滑装置(71)滑动配合,并且在防护屏(73)的两侧的高度方向各间隔开设有插销孔(731),一对锁定装置 (72)中的其中一个锁定装置(72)设在防护屏(73)的一端,与所述的插销孔(731)相配合, 并且还与所述的导滑装置(71)相配合,而一对锁定装置中的另一个锁定装置(72)设在防护屏(73)的另一端,与插销孔(731)相配合,并且同样与导滑装置(71)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滑装置包括滑轨 (711)、滑轮座(712)和滑轮(713),滑轨(711)与所述的工作件架(2)固定,滑轮座(712) 与滑轨(711)固定,而滑轮(71 通过滑轮轴(7131)转动地设置在滑轮座(71 上,所述的防护屏(73)与滑轮(713)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属于压力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由上、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上、下横梁之间的并且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第二纵臂构成的一机架,上下移动地设在第一、第二纵臂上的并且位于所述上、下横梁之间的工作件架,设在所述第一纵臂的外侧或设在所述第二纵臂的外侧的千斤顶本体和设在所述上横梁上的并且与所述千斤顶本体液压油路连接的油缸,特点是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工作件架升降的工作件架升降机构,该工作件架升降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工作件架连接。优点可以显著减轻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能避免油缸的损坏;能阻挡被加工工件意外弹出而伤及操作者情形的发生,体现作业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30B1/32GK202071373SQ20112008795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刘羽, 唐洁, 毕昇, 石永良 申请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