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83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固定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片,尤指一种用于固定一屏蔽壳至一电路板的固定片。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设备在运行时,容易朝周围发散出电磁波,电磁波会对电子元件(例如安装在电子设备内部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半导体器件)产生干扰现象,使得这些电子元件不能正常运作。因此,需要在电子元件的基体(即电路板)上覆盖一屏蔽壳,以切断被覆盖电子元件与外界的电磁波传输通道,消除电磁波的不利影响。对于一些使用寿命不长或经常需要更换的电子元件,就要求屏蔽壳能从电路板上取出,以便于维修和更换电子元件,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在电路板与屏蔽壳之间设置一固定片的方式以将屏蔽壳固定至电路板,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屏蔽壳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屏蔽免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当需要维修或更换屏蔽壳内的电子元件时,只需将屏蔽壳从固定片内取出即可。业界常见的一种固定片,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包括多个基板和多个固定板,每一所述基板连接相邻所述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固定夹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自每一所述基板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竖直向上弯折延伸一侧板,每一所述侧板的顶面向上弯折形成一弹片,于同一所述基板延伸而成的所述二弹片相向弯折,且相对的所述二弹片之间形成一插设空间供以插设所述屏蔽壳。这种结构的固定片,由于所述侧板均自所述基板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侧板延展了所述基板的宽度,导致整个所述固定片展开后的面积较大,因而耗费材料较多,且由于所述基板向上弯折形成所述侧板后,所述侧板的顶面再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弹片以对所述屏蔽壳产生夹持力,所述弹片相对于所述基板两侧弯折延伸并共同夹持所述屏蔽壳,其制造上公差需要精细,导致其结构相对复杂,加工步骤繁琐,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固定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固定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固定片,夹持一屏蔽壳的一侧壁,用于将所述屏蔽壳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固定片包括至少二焊接部,位于所述侧壁的正下方,所述二焊接部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至少一固持部,位于所述二焊接部之间,所述固持部具有一顶部高于所述焊接部, 以及自所述顶部朝所述二焊接部分别弯折延伸有一过渡部用以与所述焊接部相连;至少一夹持孔,贯设于所述固持部的所述顶部,所述夹持孔向两端延伸至所述二过渡部并逐渐变窄,用于引导所述侧壁插入并对所述侧壁进行夹持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固定片对所述屏蔽壳的夹持和固定作用是通过所述夹持孔来实现的,所以所述固定片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从板材的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弹片,因而整个所述固定片展开后的面积较小,能够有效节约用料,而且这种固定片只需在所述固持部上下料形成所述夹持孔便可实现固定功能,结构十分简单,可简化加工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固定片将屏蔽壳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固定片与屏蔽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固定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屏蔽壳装入固定片前的剖面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屏蔽壳装入固定片后的剖面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固定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固定片 1 焊接部 11 固持部 12顶部121 过渡部 122 夹持孔 13初置空间 131 夹持空间 132 让位空间 133斜面134 屏蔽壳 2 顶面20侧壁21 电路板 3 焊点30电子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片1,用于将一屏蔽壳2定位至一电路板3 上,以覆盖电子元件4并切断所述电子元件4与外界的电磁波传输通道,消除电磁波的不利影响。参照图1和图2,所述屏蔽壳2由镀锡钢板制成,所述屏蔽壳2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侧壁21以及一顶面20,用以覆盖所述电子元件4 ;所述侧壁21可安装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固定片1内。所述屏蔽壳2通过所述固定片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上,且所述屏蔽壳2可方便地从所述电路板3上分离。所述固定片1包括至少二焊接部11以及位于所述二焊接部11之间的至少一固持部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1包括所述三焊接部11,以及所述二固持部12分别位于每相邻所述二焊接部11之间。所述三焊接部11呈直线排列于所述侧壁21的正下方,且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上;所述固持部12呈倒V型,每一所述固持部12具有一顶部 121高于所述焊接部11,以及自所述顶部121朝所述二焊接部11分别延伸有一过渡部122 与相邻所述二焊接部11相连;所述三焊接部11与所述二固持部12 —体成型(即由一带状板材经冲压弯折形成),整个所述固定片1的立体结构大致呈M型。每一所述固持部12的所述顶部121设有一夹持孔13,所述夹持孔13在板材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整个板材。所述夹持孔13自所述顶部121向两端延伸至所述二过渡部122 并逐渐变窄,用于引导所述侧壁21插入并对所述侧壁21进行夹持定位。[0029]参照图2和图3,每一所述夹持孔13包括一初置空间131以及二夹持空间132,所述初置空间131位于所述固持部12的所述顶部121上,所述夹持空间132位于所述二过渡部122上,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屏蔽壳2的所述侧壁21的厚度,所述夹持空间132与所述侧壁21形成干涉以夹持所述侧壁21。所述初置空间131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且所述初置空间131与所述夹持空间132之间逐渐变窄形成有一斜面134用于引导所述屏蔽壳2插入,所述斜面134圆滑过渡至所述夹持空间132。每一所述夹持孔13还包括二让位空间133分别自所述二夹持空间132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让位空间133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所述夹持空间132与所述让位空间133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弧状。所述电路板3位于所述固定片1以及所述屏蔽壳2的下方,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每一所述焊接部11的位置均布设有一焊点30,每一排所述焊点30恰位于所述屏蔽壳2的每一所述侧壁21的正下方。相邻所述二夹持孔13于所述电路板3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如下先取四个所述固定片1, 将每一所述固定片1的所述焊接部11对准所述电路板3上的所述焊点30放置,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所述焊接部1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上;然后取所述屏蔽壳2,将所述屏蔽壳2的所述侧壁21对准所述夹持孔13,并对所述屏蔽壳2施加一向下的力量,使所述侧壁21进入所述初置空间131 ;继续施力,所述侧壁21会沿着所述斜面134顺利进入所述夹持空间 132,此时由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略小于所述侧壁21的厚度,因此所述夹持空间132 会被所述侧壁21撑开;所述侧壁21继续向下运动,直至进入所述让位空间133。至此,所述夹持空间132对所述侧壁21产生夹持力,用以固定所述屏蔽壳2于所述电路板3上。参照图6,作为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顶部121具有一定长度,所述过渡部122垂直于所述焊接部11,所述过渡部122垂直于所述顶部121 ;所述夹持孔13的所述初置空间131贯穿所述顶部121,且所述初置空间131 的长度等于所述顶部121的长度。由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1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所以此处不再赘述。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固定片1,其成型步骤如下提供一带状板材;于所述板材中部下料形成所述二夹持孔13,所述夹持孔13呈纵长状,其中部较宽形成所述初置空间131,两端逐渐变窄形成所述二夹持空间132,自所述夹持空间132再逐渐变宽形成所述二让位空间133,所述二夹持孔1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且所述夹持孔13距带状板材的两端也有一定距离;冲压所述板材,自所述初置空间131处对折所述板材,使所述初置空间131 高于所述夹持空间132以及所述让位空间133,所述夹持孔13形成上宽中窄下宽的结构,整个所述固定片1呈M形状;将所述让位空间133以下的板材部分朝水平向弯折,以形成所述焊接部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所述固定片1对所述屏蔽壳2的夹持和固定作用是通过所述夹持孔13来实现的,所以所述固定片1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从板材的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弹片,因而整个所述固定片1展开后的面积较小,能够有效节约用料。2.由于所述固定片1对所述屏蔽壳2的夹持和固定作用是通过所述夹持孔13来实现的,这种固定片1只需在所述固持部12上下料形成所述夹持孔13便可实现固定功能, 结构十分简单,可简化加工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3.由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侧壁21的厚度,因而所述夹持空间132会与所述侧壁21形成干涉以夹持所述侧壁21,且由于所述夹持孔13的所述初置空间131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因而所述侧壁21更容易对准所述夹持孔 13,方便所述侧壁21插入。4.由于所述初置空间131与所述夹持空间132之间逐渐变窄形成有所述斜面 134,在所述侧壁21进入所述初置空间131后,所述斜面134可引导所述侧壁21顺利插入所述夹持空间132。
5.当所述侧壁21进入所述夹持空间132时,所述夹持空间132周围的板材与所述侧壁21接触,并对所述侧壁21产生夹持力,其中所述焊接部11处为支点,所述夹持空间 132处为受力点,由于所述让位空间133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132的宽度,受力点的位置升高,所述支点到受力点的距离即力臂相应增大,因而所述让位空间133周围的板材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分散板材所受到的应力,从而降低所述固持部12发生塑性变形的风险, 延长整个所述固定片1的使用寿命。6.由于所述夹持空间132与所述让位空间133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弧状,因而在所述固定片1冲压成型时,所述夹持空间132与所述让位空间133之间的板材上不会形成尖锐点,因而可避免所述固定片1刮擦所述侧壁21造成所述屏蔽壳2的破损。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固定片1可根据需要叠加至多个所述固持部12以及多个夹持孔13,从而形成多个夹持点对所述侧壁21进行夹持,定位更加可靠。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便可实现夹持和固定功能,其加工步骤简单,节约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片,夹持一屏蔽壳的一侧壁,用于将所述屏蔽壳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焊接部,位于所述侧壁的正下方,所述二焊接部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至少一固持部,位于所述二焊接部之间,所述固持部具有一顶部高于所述焊接部,以及自所述顶部朝所述二焊接部分别弯折延伸有一过渡部用以与所述焊接部相连;至少一夹持孔,贯设于所述固持部的所述顶部,所述夹持孔向两端延伸至所述二过渡部并逐渐变窄,用于引导所述侧壁插入并对所述侧壁进行夹持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包括一初置空间以及二夹持空间,所述初置空间位于所述固持部的所述顶部上,所述二夹持空间分别位于所述二过渡部上,所述初置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置空间与所述夹持空间之间逐渐变窄形成有一斜面用于引导屏蔽壳插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空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侧壁形成干涉以夹持所述侧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还包括二让位空间分别自所述二夹持空间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让位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空间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让位空间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弧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垂直于所述焊接部,所述过渡部垂直于所述顶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由呈带状的一板材弯折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焊接部与所述固持部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的数量为二个或者以上,所述夹持孔的数量对应也为二个或者以上,且多个所述夹持孔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片,夹持一屏蔽壳的一侧壁,用于将所述屏蔽壳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固定片包括至少二焊接部,位于所述侧壁的正下方,所述二焊接部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至少一固持部,位于所述二焊接部之间,所述固持部具有一顶部高于所述焊接部,以及自所述顶部朝所述二焊接部分别弯折延伸有一过渡部用以与所述焊接部相连;至少一夹持孔,贯设于所述固持部的所述顶部,所述夹持孔向两端延伸至所述二过渡部并逐渐变窄,用于引导所述侧壁插入并对所述侧壁进行夹持定位。这种固定片只需在所述固持部上下料形成所述夹持孔便可实现固定功能,结构十分简单,可简化加工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5K7/12GK202068712SQ2011200999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蔡友华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