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956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带电换灯管后电子镇流器自启动的异常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荧光灯电感式镇流器,由于功率因数低、能耗大、温升高、耗用大量贵重铜铁资源,以及存在频闪和噪音,现已被更先进的电子镇流器替代。电子镇流器具有高功率因数、低能耗、低温升、节省铜铁资源的优点,并且无频闪和噪音,还可加入调光等功能,目前已经是照明市场的主流。当荧光灯管老化寿命终了时,会使电子镇流器严重过载发热而损坏,因此电子镇流器通常都具有异常保护电路。在荧光灯管老化寿终时,异常保护电路迅速动作,将电子镇流器关闭避免其因过载发热而导致损坏;换上新灯管后,电子镇流器仍可继续正常工作; 但在更换新灯管之前,异常保护电路需要一直保持自锁状态,否则会出现镇流器启动与异常保护电路关闭不断重复的现象,导致荧光灯反复亮、灭。目前,这是符合标准的高品质电子镇流器所具备的标准功能。由于异常保护电路的自锁保持,即使更换新灯管后荧光灯也不会亮,需要关掉灯具的电源,过20-30秒以解除异常保护电路的自锁,再次通电,荧光灯才能正常点亮。如果只是单独的灯具,换管后关掉电源再开灯,虽有不便却影响有限。若是在荧光灯集群使用的场所,如写字楼、商场、地铁、运动场、地下停车库等,一个开关通常控制着几十个灯具,只因几个灯管的维修更换,就要将该开关所对应的几十个灯具全部熄灭, 再次点亮,对办公人员造成诸多不便,也是现阶段电子镇流器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电子镇流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实现带电换灯管后电子镇流器自启动的异常保护电路,更换新灯管后荧光灯即自动点亮,无需关掉电源再启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由灯管组成的灯丝回路以及电压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正反馈电路、连接工作电路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触发电路、连接灯丝回路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维持电路;在灯管异常状态下,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发出信号使三极管正反馈电路导通,三极管正反馈电路通过触发电路将工作电路断开,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提供的导通电流来维持。拆下旧灯管后灯丝回路断开,三极管正反馈电路不再导通,即自动解除保护状态, 这时新灯管换上后便能自动点亮,实现带电换灯管后电子镇流器自启动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解电容、稳压管;所述第一电感的初级连接灯丝回路,
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并联在第一电感的次级上。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正反馈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B
3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C脚、第一三极管的C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B脚。进一步的,所述触发电路由串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与第四二极管组成;第三二极管连接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第四二极管接入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维持电路由第二电感与第四电阻组成,所述第二电感的初级连接第一电感的初级,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电感的次级与触发电路中的第四二极管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传统的异常保护电路通常采用可控硅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可控硅不导通;当灯管异常状态时,采样电路输出信号触发可控硅导通关闭电子镇流器, 由于可控硅具有自保持特性,在加电状态下保护状态被自锁保持,即使拆下旧灯管换上新灯管也仍旧自锁保持,要断电几十秒解除自锁再通电,荧光灯才能点亮。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异常保护电路采用三极管正反馈电路,其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提供的电流来维持,老旧灯管换下、新灯管换上后即能自动点亮,该功能给照明安装、调试和维修带来极大方便, 尤其是应用在集群照明系统,益效果尤为明显,避免了关掉电源而熄灭一排灯再点亮的麻烦和不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 1、由灯管组成的灯丝回路2以及电压采样电路3、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连接工作电路1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的触发电路5、连接灯丝回路2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的维持电路6 ; 在灯管异常状态下,所述电压采样电路3发出信号使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导通,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通过触发电路5将工作电路1断开,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的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 2提供的导通电流来维持。参照图2,电路图的具体结构如下电压采样电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感Li、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解电容E、稳压管 DZ ;所述第一电感Ll的初级连接灯丝回路2,第一二极管Dl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在第一电感Ll的次级上;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包括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的B脚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C脚、第一三极管Ql的C脚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B脚;触发电路5由串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D3与第四二极管D4组成;第三二极管D3连接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第四二极管D4接入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1。维持电路6由第二电感L2与第四电阻R4组成,所述第二电感L2的初级连接第一电感Ll的初级,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电感L2的次级与触发电路5中的第四二极管D4 之间。工作原理当灯管异常状态时,如灯管老化无法启辉,灯管电压高于正常值,此时第一电感Ll经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在电解电容E形成的电压大于稳压管DZ的稳压值,稳压管DZ的导通,继而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C脚电位降低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三极管Q2导通后使得第一三极管Ql进一步导通,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相互间正反馈导致两管都饱和导通。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导通后,一方面通过第三二极管D3、电解电容E、第三电阻R3 关闭工作电路1中的第三三极管Q3,电子镇流器停止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第四二极管D4将工作电路1中的薄膜电容C的电荷释放,避免触发管再次启动电子镇流器。第三三极管Q3关闭后,工作电路1处于保护状态,这时的电流经第五电阻R5、灯管左端的两个引脚、第六电阻R6、灯管右端的两个引脚、第一电感Li、第二电感L2、第四电阻 R4、第四二极管D4注入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维持其饱和导通状态;灯丝回路2即由灯管两端的引脚与第六电阻R6组成。取下老化灯管,灯丝回路2断开不再提供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导通电流,工作电路 1保护状态解除,这时换上新灯管,电流通过第五电阻R5、灯管左端的两个引脚、第六电阻 R6、灯管右端的两个引脚、第一电感Li、第二电感L2、第四电阻R4对薄膜电容C充电,直至超过触发管的导通电压,触发第三三极管Q3导通使镇流器重新工作。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像写字楼、商场、地铁、运动场、地下停车库等处集群使用, 异常保护电路关闭电子镇流器并自锁熄灭的几个灯具无需断电,只要简单地取下老化旧灯管并装上新灯管,荧光灯即自动重新点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1)、由灯管组成的灯丝回路(2)以及电压采样电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正反馈电路G)、连接工作电路⑴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⑷的触发电路(5)、连接灯丝回路(2)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的维持电路(6);在灯管异常状态下,所述电压采样电路C3)发出信号使三极管正反馈电路⑷导通,三极管正反馈电路⑷通过触发电路(5)将工作电路⑴断开,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的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 提供的导通电流来维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C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感(Li)、第一二极管(Dl)、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 (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解电容(E)、稳压管(DZ);所述第一电感(Li)的初级连接灯丝回路O),第一二极管(Dl)与第二二极管(拟)并联在第一电感(Li)的次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正反馈电路(4)包括第一三极管Oil)与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Oil)的B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C脚、第一三极管Oil)的C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B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5)由串联连接的第三二极管(D!3)与第四二极管(D4)组成;第三二极管(D!3)连接三极管正反馈电路G),第四二极管(D4)接入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电路(6)由第二电感(L2)与第四电阻组成,所述第二电感(L2)的初级连接第一电感(Li)的初级,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电感(L2)的次级与触发电路(5)中的第四二极管(D4)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保护电路,包括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路、由灯管组成的灯丝回路以及电压采样电路,还包括三极管正反馈电路、连接工作电路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触发电路、连接灯丝回路与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维持电路;在灯管异常状态下,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发出信号使三极管正反馈电路导通,三极管正反馈电路通过触发电路将工作电路断开,三极管正反馈电路的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提供的导通电流来维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异常保护电路采用三极管正反馈电路,其导通状态由灯丝回路提供的电流来维持,老旧灯管换下、新灯管换上后即能自动点亮。
文档编号H05B41/14GK202059156SQ20112018185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缪仙荣 申请人:缪仙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