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818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从智能型手机到平板计算机,造就携带式电子产品的盛世。伴随这些电子产品功能性的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产品价格的提升。在价值不菲的情形下,产品的耐用程度逐渐为用户所重视。使用者在携带或使用上更加小心,同时也愿意购买保护组件,替电子产品增添一层防护效果。电子产品保护框架的技术在此氛围下,相互改良竞争以求市场之青睐。目前的电子产品保护框架技术,仍以壳体安装电子产品为主。但壳体式的保护框架使用方式十分制式化,不仅限缩消费者的使用,甚至由于开口及出入位置设计不良,造成电子产品置入过程中会被刮伤。这是由于壳体形塑的同时,也将电子产品的出入口一并定 型的缘故。导致电子产品的拆装方向具有伤害性,而使用者的拆装动作受到壳体影响也大为不便。另外,目前壳体式的保护框架,需要较繁复的安装、卸除步骤。尤其如

图1,常见的移动通讯装置的保护框架3是具有两个分离壳体的上、下保护框架31、32,使用时经由上下、左右夹制包覆电子产品来完成组装;两个保护框架、一个电子产品都需要手持操作,很难经由单手完成拆装步骤,使用上并不友善。针对上述使用上的不便,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可依照使用者习惯安装、拆卸,同时能以精简的步骤、甚至提供能单手操作的保护框架,尤其是在拆装过程中,不致轻易损及电子产品的原始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依照使用者习惯设计、无须额外工具而便于拆装,使用者安装或拆卸电子产品时能降低锁螺方式刮伤电子产品机率的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结构包括框架本体;连接至框架本体的枢轴装置;连接枢轴装置并相对框架本体在一个开启位置与一个封闭保护位置间旋转的包覆件;当包覆件位于封闭保护位置时,将包覆件与框架本体锁固为一体的锁固件;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以限位固定上述移动通讯装置的限位部。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中,框架本体包括一端连接枢轴装置的主框架部件、连接主框架部件远离枢轴装置端的辅助枢转部件,以及连接辅助枢转部件与主框架部件的辅助枢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中,锁固件由设置在包覆件或框架本体上的扣件,及框架本体或包覆件上形成的供扣件连结固定的扣持部构成。[000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中,锁固件为螺拴,包覆件与框架本体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穿设的穿孔及供螺丝锁固的螺孔。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中,限位部为沿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内侧延伸的凹槽。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中,限位部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内侧的限位凸点。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准备容许移动通讯装置放入时,各部件彼此相连,没有任何零散而可能遗失散落的部件;而框架本体仅包覆移动通讯装置的两个侧面,敞开的入口让移动通讯装置可以顺利进入,不致轻易刮伤;封闭过程中,无须使用额外的复杂工具,便于操作结合,即使使用者仅以单手操作都没有困难,并且可用简便的步骤迅速完成拆卸、组装。因此,无论从产品的操作便利性、对于所保护移动通讯装置的防刮保护性、以及结构单一而不易散落的角度,本实用新型都充分改良以往保护框架的结构,达成所有上述目的,无疑具有显著地进步。图I是常见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限位部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卡扣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辅助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凹槽限位部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锁固件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螺栓组件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限位凸点限位部的示意图。其中3为保护框架;31为上保护框架;32为下保护框架;1、1’为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11、11’、11”、11”’为框架本体;111’为主框架部件;113’为辅助枢转部件;13、13’为枢轴装置;131’为辅助枢轴;15、15’、15”、15”’为包覆件;17、17’为锁固件;171、171’为扣件;172、172’为扣持部;173”为螺栓;174”为穿孔;175”为螺孔;19为限位部;191’为凹槽;192”’为限位凸点;2为移动通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所称的移动通讯装置,是指广义的具有通讯作用之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皆包含在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具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中,主要的架体构件包括框架本体11以及包覆件15,两个相互接合形成口字型的保护框架。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位于其中一端的接合处为一个枢轴装置13,经由该枢轴装置13形成一个活动关节,让包覆件15可以相对框架本体11进行转动。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位于另一端的接合处则设置有固锁件17,锁固件17作为开关用以连结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或分尚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另外如图3所不,其中框架本体11或/与包覆件15的内侧具有限位部19,用以限制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内的电子产品因震动、重力所导致的位移甚至掉落。一并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释例为卡扣组件的锁固件17,分为扣件171与扣持部172两部分,分别设置于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相互接合的一端;亦即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远离枢轴装置13的一端。扣件171在此是设置于包覆件15上,而对应的扣持部172则设置于框架本体11之上;当然也可依设计而将这一设置相互对调。如图5所示, 当扣件171脱离扣持部172时,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透过枢轴装置13的枢转作用便可分离,使用者可于此时置入移动通讯装置2。随后,使用者可以轻易藉由单手,将扣件171与扣持部172如图6相互结合,将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相互接合,使其发挥的卡扣功能,此时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成为封闭式环绕的状态。透过上述结构可知,使用者实际操作时,只需透过开关扣件便可装载电子产品于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之内;框架本体与包覆件因枢轴装置形成可动式的一体,使用者只需要操作单一组件便可完成使用步骤,且在拆开与组合过程中,并无任何部件脱离本体,使得操作过程不易产生任何疏忽与意外。当然,如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能轻易理解,上述单枢轴结构并不是一种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7所示,框架本体进一步被区分为主框架部件111’以及辅助枢转部件113’。主框架部件111’与辅助枢转部件113’接合处为一辅助枢轴131’,使得辅助枢转部件113’可以相对主框架部件111’进行枢转动作。一并参考图8,本实施例具有两个枢转的活动关节,为枢轴装置13’以及辅助枢轴131’。因此,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分为主框架部件111’、辅助枢转部件113’或包覆件15’三节,其中任一节对准电子产品对应之部位,便可包覆组装。具有两个活动关节枢轴装置13’及辅助枢轴131’,包覆件15’与辅助枢转部件113’可以大幅度的分离;这意味着固定握持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时,电子产品的装入或移出的切入角度更具弹性,使得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I’的组装或拆卸更为便利,电子产品受框架刮伤的可能性更进一步降低。此外,如图9所示,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用以限制电子产品移动的限位部,在本例中释例为凹槽191’,藉此,可以将移动通讯装置确实固定于框架内。当然,熟知本领域技术者可轻易推知,本实施例可制作为图10所示的接合结构,图中的锁固件17’包括有扣件171’与扣持部172’。扣持部172’就是形成于主框架部件111’以及辅助框架部件113’上的穿孔,而释例为一个栓塞的扣件171’穿过释例为两个穿孔的的扣持部172’达到接合主框架部件111’以及辅助框架部件113’之功效。相反地,若使用者仍希望采取例如螺锁式的框架,以增加结构的稳定与牢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如图11所示,亦可将锁固件释例为螺栓组件,藉由螺栓173”穿过设置于包覆件15”上之穿孔174”,螺锁入设置于框架本体11”上的螺孔175” ;将包覆件15”与框架本体11”连结锁固。其中穿孔174”也可设置于框架本体11”上,而螺孔175”则改设于包覆件15”上同样能达成锁固包覆件15”与框架本体11”之效果。此外,用以限制电子产品移动的限位部,亦可由形成在框架本体与包覆件整体的内侧,改成仅形成于部分结构内侧,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如图12所示,则是在框架本体11”’与包覆件15”’四角的内侧,沿着框架的上下形成有凸出的部分,由于并非上述完整凹槽结构,在此将其称为限位凸点192”’,同样藉以限制框架内电子产品位移的能力。力口以,若需要保护电子产品相对显示面的背面,可在框架本体或者包覆件上 弯折延伸一片垫片,用以提供电子产品背部之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该保护框架包括 框架本体; 连接至框架本体的枢轴装置; 连接枢轴装置并相对框架本体在一个开启位置与一个封闭保护位置间旋转的包覆件; 当包覆件位于封闭保护位置时,将包覆件与框架本体锁固为一体的锁固件; 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以限位固定上述移动通讯装置的限位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框架本体包括一端连接枢轴装置的主框架部件、连接主框架部件远离枢轴装置端的辅助枢转部件,以及连接辅助枢转部件与主框架部件的辅助枢轴。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锁固件由设置在包覆件或框架本体上的扣件,及框架本体或包覆件上形成的供扣件连结固定的扣持部构成。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锁固件为螺拴,包覆件与框架本体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穿设的穿孔及供螺丝锁固的螺孔。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限位部为沿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内侧延伸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其特征是,限位部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内侧的限位凸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枢轴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包括框架本体;连接至框架本体的枢轴装置;连接枢轴装置并相对框架本体在一个开启位置与一个封闭保护位置间旋转的包覆件;当包覆件位于封闭保护位置时,将包覆件与框架本体锁固为一体的锁固件;框架本体及/或包覆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以限位固定上述移动通讯装置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操作步骤与减少保护框架分离组件的同时,还能增加使用者装卸电子产品的角度与空间的移动通讯装置保护框架。
文档编号H05K5/02GK202475506SQ2012200404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伍大忠, 利瓦伊杰 申请人:艺思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