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式公交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874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送式公交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式公交设施。
背景技术
人流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车辆投入运营;车辆的增加,造成道路的更加拥堵。在一些城市里,愈加密集的公交车班次以及地铁的运行,都没有能改变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挤现状。许多研究者着眼于对公交车辆的优化配置,以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例如,“交通拥堵解决系统及解决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110370666.2)针对公交线路安排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但是,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大中城市的市中心交通拥挤的现实。解决大中城市中心区域的公交问题,仅仅采用现有的车辆运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人们应该在城市公交设施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城市公交设施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有助于持续运送乘客的传送式公交设施。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且持续稳定的区域,对现有人行道或慢车道进行改造,使之部分路面成为连续、同向运转的传送式公交设施。该传送式公交设施包含地槽、电动机、传送带、从动轮、扶手和站点。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实现不停“车”上下客。所述地槽宽度与深度相同,均为1.25 2m。所述电动机额定功率500kw/r/min,线速度设定为15km/h。这也就是传送带运送乘客的速度。所述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步进机一、步进机二。所述步进机一以5km/h的速度与传送带同向运转;所述步进机二以10km/h的速度与步进机一同向运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速乘客的运送,降低道路拥堵,并有效减少现有公交车在市区人流密集地域的开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图中,1.电动机一,2.电动机二,3.从动轮,4.传送带,5.扶手,6.站点,7.步进机
一,8.步进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与图2所示,处于地表以下的电动机一(I)、电动机二⑵与数个从动轮(3)支撑着传送带(4)保持平稳,同时传送带(4)随着电动机一(I)与电动机二(2)的运转,将站立在扶手(5)旁的乘客运送到站点(6);站点(6)由步进机一(7)与步进机二(8)组成。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含地槽、电动机、传送带、从动轮、扶手和站点。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实现不停“车”上下客。所述地槽宽度与深度相同,均为2m。该宽度为一般公交车宽度的4/5。地槽开挖与施工过程略。所述电动机额定功率500kw/r/min,线速度设定为15km/h。这也就是传送带运送乘客的速度。所述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步进机一、步进机二。所述步进机一以5km/h的速度与传送带同向运转;所述步进机二以10km/h的速度与步进机一同向运转。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包含地槽、电动机、传送带、从动轮、扶手和站点。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实现不停“车”上下客。所述地槽宽度与深度相同,均为1.25m。该宽度为一般公交车宽度的1/2。地槽开挖与施工过程略。所述电动机额定功率500kw/r/min,线速度设定为15km/h。这也就是传送带运送乘客的速度。所述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步进机一、步进机二。所述步进机一以5km/h的速度与传送带同向运转;所述步进机二以10km/h的速度与步进机一同向运转。
权利要求1.传送式公交设施,包含地槽、电动机、传送带、从动轮、扶手和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式公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槽宽度与深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传送式公交设施,针对城市公交设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助于持续运送乘客的公交设施,其中包括地槽、电动机、传送带、从动轮、扶手和站点。站点采用两级步进式的传输设备,实现不停“车”上下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速乘客的运送,降低道路拥堵,并有效减少现有公交车在市区人流密集地域的开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B66B21/10GK203021153SQ2012206766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郑倩, 罗浩丁, 蒙梁亦, 杨伟杰, 金栋炎, 张潇竹, 吴小钢 申请人:浙江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