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流器柜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648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变流器柜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流器柜体,包括由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构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沿纵向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两端的背板和门板,沿横向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两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沿竖向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两端的顶板和底板;其中,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在相接处呈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其在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构成长方体型的框架时,通过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在相接处采用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利用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相互插接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框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变流器柜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器柜体,尤其涉及一种在船舶上使用的变流器柜体,属于安装电气设备的柜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变流器作为将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器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企业中。变流器在安装时通常是将变流器的电气元件安装在变流器柜体内,然后再将变流器柜体整体放置在工作位置上。
[0003]目前,常见的变流器柜体其构成整体框架的支撑梁通常直接采用栓接或焊接固定,然后将构成柜体侧壁的板材通过铆接的形式安装在框架上。但采用这种连接结构的变流器柜体,其结构强度有限,很难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使用。
[0004]例如,现有的变流器柜体应用在船舶上时,由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到风浪的影响,变流器柜体需要承受较大的振动以及摇摆冲击。现有的变流器柜体中采用的栓接固定件和铆接固定件,其具有一定的共振频率,在变流器柜体振动时,易造成栓接固定件和铆接固定件的松动甚至脱落,从而影响到变流器柜体的结构强度;现有的变流器柜体采用焊接固定时,其焊接强度有限,亦难满足变流器柜体的结构强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流器柜体,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000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流器柜体,包括:
[0007]由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构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
[0008]沿纵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背板和门板,
[0009]沿横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0010]以及沿竖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顶板和底板;
[0011]其中,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竖梁在相接处呈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
[0012]可选的,所述背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通过各自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框架嵌合并且焊接固定,在焊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013]所述门板通过边沿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框架扣合并通过锁定构件锁定,在扣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014]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将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组件,
[0015]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沿纵向的两端处的支撑竖梁,
[0016]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沿竖向的两端的支撑纵梁,
[0017]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梁和两个所述支撑纵梁之间的分隔板,[0018]所述支撑竖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靠接并焊接固定,
[0019]所述支撑纵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0020]可选的,相邻的所述主竖梁和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主竖梁和所述支撑竖梁栓接固定;和/或
[0021]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竖梁栓接固定;
[0022]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
[0023]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
[0024]所述分隔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安装纵梁,
[0025]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其两端的所述分隔组件上的所述安装纵梁栓接固定,
[0026]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
[0027]可选的,所述分隔板由至少两个子分隔板沿竖向依次排列构成,
[0028]所述安装纵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分隔板的拼接处,所述子分隔板通过边沿处与所述安装纵梁焊接固定。
[0029]可选的,所述背板由至少两个子背板沿横向依次排列构成,
[0030]所述支撑竖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子背板的拼接处,所述子背板通过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支撑竖梁嵌合并且焊接固定,在焊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031]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架,
[0032]所述承载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的承载纵梁,
[0033]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的承载横梁,
[0034]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纵梁和所述承载横梁之间的承载竖梁,
[0035]所述承载纵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0036]所述承载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纵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0037]所述承载竖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载纵梁和所述承载横梁靠接并焊接固定。
[0038]可选的,所述框架沿横向的两端中的任一端或两端的外侧处设置有接线盒,
[0039]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体,
[0040]所述盒体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框架的内部连通,所述盒体的前端形成有操作口,所述盒体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夹,
[0041]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通过栓接固定并将所述操作口封盖,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在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042]可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器,
[0043]所述框架沿竖向的上端处的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竖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器。
[0044]可选的,所述背板、所述门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分隔板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形成有开口,并且在所述开口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
[0045]所述背板、所述门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0046]可选的,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所述主竖梁、所述支撑竖梁、所述支撑纵梁、所述安装纵梁、所述承载纵梁、所述承载横梁和所述承载竖梁均为中空结构并且其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变流器柜体,其在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构成长方体型的框架时,通过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在相接处采用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利用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相互插接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框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4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背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均通过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框架嵌合后再焊接固定,门板通过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框架扣合,利用弯折部与框架的嵌合或扣合有效地提高了门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与框架的安装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4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分隔组件中通过支撑竖梁和支撑纵梁对分隔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分隔板的结构强度,并且避免分隔板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从而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柜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并将第一安装板直接与主竖梁、支撑竖梁连接固定,使得主竖梁、支撑竖梁可直接承受安装的器件的重量,避免柜体上安装的板材受力,防止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从而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柜体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并将第二安装板的两端与分隔组件上的安装纵梁连接固定,而安装纵梁直接与分隔组件上的支撑竖梁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支撑竖梁直接承受安装的器件的重量,避免分隔板的受力,有效地避免分隔板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分隔板采用分体结构,相邻的子分隔板均与安装纵梁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利用安装纵梁将分隔板进行分割,使得分隔板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尺寸过大而在振动及摇摆中发生形变,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背板采用分体结构,相邻的子背板均与支撑竖梁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利用支撑竖梁将背板进行分割,使得背板有效地避免因尺寸过大而在振动及摇摆中发生形变,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柜体内设置承载架,承载架由承载纵梁、承载横梁和承载竖梁构成,并且承载纵梁、承载横梁和承载竖梁均直接与框架连接固定,从而将承载架上的安装的器件的重量直接由框架承受,避免了柜体上安装的板材受力,从而避免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接线盒,可直接在柜体外部直接进行接线,不需要打开柜体,从而更加便于现场操作。
[005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器,框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减震器,通过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可有效地对振动以及摆动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振动以及摆动的冲击力传导至柜体上,进而确保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柜体上的板材在形成开口处均增设加强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在开口处发生形变。
[005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柜体上的梁构件均采用中空结构,便于柜体内部的走线。
[0059]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0]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6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中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中的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65]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6]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的后视图;
[006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中的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6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中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体中的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1]【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72]1-框架,11-主横梁,12-主纵梁,13-主竖梁,14-背板,141-子背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17-顶板,18-底板;
[0073]2-分隔组件,21-支撑竖梁,22-支撑纵梁,23-分隔板,24-安装纵梁;
[0074]3-第一安装板;4_第二安装板;
[0075]5-承载架,51-承载纵梁,52-承载横梁,53-承载竖梁;
[0076]6-接线盒,61-盒体,62-盖体,63-操作口,64-电缆夹;
[0077]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7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79]在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前,先对本发明中出现的方向性名词做如下规定:
[0080]如图1所示,在变流器柜体中,图中所示V方向为竖向,L方向为纵向,T方向为横向。
[0081]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变流器柜体,包括:由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构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1,沿纵向分别设置在框架I的两端的背板14和门板(图中未示出),沿横向分别设置在框架I的两端的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以及沿竖向分别设置在框架I的两端的顶板17和底板18 ;其中,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在相接处呈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
[0082]其在主横梁U、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构成长方体型的框架I时,通过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在相接处采用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利用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相互插接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框架I的结构强度,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83]其中,如图3所示,该方案中是通过主横梁11先行插接至主纵梁12的预留插接槽内,然后再将插接好的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 —同插接至主竖梁13的预留插接槽内,然后再将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沿插接的接缝处焊接固定。但需要说明的是,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在相互插接时,其具体插接结构不唯一,其插接的先后顺序可进行调整,但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84]本实施例中,由于门板、背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和底板18是形成变流器柜体侧壁的板材,其与框架I的安装结构强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为此,可使得背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和底板18均通过各自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框架I嵌合并且焊接固定,通过弯折部与框架I的嵌合,可提高了背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和底板18与框架I的安装结构强度,从而避免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柜体上安装的板材发生形变,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85]同时,门板通过边沿形成的弯折部与框架I扣合并通过锁定构件锁定,通过弯折部与框架I的扣合,可提高了门板与框架I的安装结构强度,从而避免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柜体上安装的门板发生形变,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86]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变流器柜体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在船舶上使用时,海洋环境对变流器柜体内安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坏,还可在背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和底板18与框架I焊接固定的焊接处设置密封构件。同时,还可在门板与框架I扣合并锁定的扣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优选的,密封构件采用密封胶。
[0087]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应用时,为了便于电气元件的安装及摆放,通常是将柜体内部沿横向分隔成若干个区域,通常会在框架内设置若干个分隔板,而传统的分隔板通常是直接焊接到框架上的,但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很可能造成框架内部的分隔板发生形变甚至是撕裂,从而对变流器柜体的内部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进而对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0088]为此,如图4所示,变流器柜体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框架I内并将框架I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组件2,分隔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框架I沿纵向的两端处的支撑竖梁21,分别设置在框架I沿竖向的两端的支撑纵梁22,以及安装在两个支撑竖梁21和两个支撑纵梁22之间的分隔板23,支撑竖梁21的两端均与框架I上的主横梁11靠接并焊接固定,如图6所示,支撑纵梁22的两端均与框架I上的主横梁11扣接并焊接固定。
[0089]采用这种结构的分隔组件2,其通过支撑竖梁21和支撑纵梁22对分隔板23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分隔板23的结构强度,并且避免分隔板23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从而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90]需要说明的是,分隔组件2设置的数量不唯一,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但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91]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将电气元件直接安装在形成柜体的板材上。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板材会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撕裂,从而影响变流器柜体的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对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0092]为此,如图1所示,可在相邻的主竖梁13和支撑竖梁21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安装部分别与主竖梁13和支撑竖梁21栓接固定。
[0093]当变流器柜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组件2时,也可在相邻的两个分隔组件2之间设置第一安装板3。具体为,相邻的两个支撑竖梁21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安装部分别与两个支撑竖梁21栓接固定。
[0094]其通过将第一安装板3直接与主竖梁13、支撑竖梁21连接固定,使得主竖梁13、支撑竖梁21可直接承受安装的器件的重量,避免柜体上安装的板材受力,防止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从而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95]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还可在第一安装板3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7。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第一安装板3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加其承载能力。
[0096]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应用时,当柜体内通过多个分隔组件进行分隔后,在分隔后的区域内需要安装相应的电气元件,如果将电气元件直接安装在分隔组件上的分隔板上。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分隔板会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撕裂,从而影响变流器柜体的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对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0097]为此,如图1所以,当变流器柜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组件2时,相邻的两个分隔组件2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4,分隔组件2中的两个支撑竖梁21之间设置有安装纵梁24,第二安装板4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安装部分别与其两端的分隔组件2上的安装纵梁24栓接固定。
[0098]其通过将第二安装板4的两端与分隔组件2上的安装纵梁24连接固定,而安装纵梁24直接与分隔组件2上的支撑竖梁21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支撑竖梁21直接承受安装的器件的重量,避免分隔板23的受力,有效地避免分隔板23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099]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第二安装板4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7。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第二安装板4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加其承载能力。
[0100]本实施例中,当变流器柜体的整体尺寸较大时,设置在变流器柜体内的分隔组件2中的分隔板23尺寸也会随之增大,而分隔板23尺寸过大时,在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分隔板23易发生变形,从而对变流器柜体的内部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0101]为此,当分隔组件2上设置有安装纵梁24时,分隔板23由至少两个子分隔板23沿竖向依次排列构成,并且安装纵梁24位于两个相邻的子分隔板23的拼接处,子分隔板23通过边沿处与安装纵梁24焊接固定。其采用分体结构的分隔板23,相邻的子分隔板23均与安装纵梁24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利用安装纵梁24将分隔板23进行分割,使得分隔板23避免了由于尺寸过大而在振动及摇摆中发生形变,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102]本实施例中,当变流器柜体的整体尺寸较大时,设置在变流器柜体上的背板14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而当背板14尺寸过大时,在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背板14易发生变形,从而对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0103]为此,如图7所示,当变流器柜体内设置有分隔组件2时,背板14由至少两个子背板141沿横向依次排列构成,支撑竖梁21位于两个相邻的子背板141的拼接处,子背板141通过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支撑竖梁21嵌合并且焊接固定,在焊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104]需要理解的是,变流器柜体上设置的板材,均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只需要在框架I上设置用于承载板材的梁结构,并将梁结构与板材焊接固定即可,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105]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将电气元件直接安装在形成柜体的板材上。当变流器柜体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板材会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撕裂,从而影响变流器柜体的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对变流器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0106]为此,如图4所示,变流器柜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架5,承载架5包括,设置在框架I的底部的承载纵梁51,设置在框架I的顶部的承载横梁52,以及安装在承载纵梁51和承载横梁52之间的承载竖梁53,承载纵梁51的两端均与框架I上的主横梁11扣接并焊接固定,如图5所示,承载横梁52的两端均与框架I上的主纵梁12扣接并焊接固定,承载竖梁53的两端分别与承载纵梁51和承载横梁52靠接并焊接固定。
[0107]其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承载架5,承载架5由承载纵梁51、承载横梁52和承载竖梁53构成,并且承载纵梁51、承载横梁52和承载竖梁53均直接与框架I连接固定,从而将承载架5上的安装的器件的重量直接由框架I承受,避免了柜体上安装的板材受力,从而避免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外部振动以及摇摆冲击时发生撕裂,提高了柜体内部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108]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架5可单独设置在变流器柜体内,亦可与分隔组件2整合后一同设置在变流器柜体内。当承载架5与分隔组件2 —同设置时,承载架5中的承载横梁52与分隔组件2中的支撑纵梁22之间可采用相互扣接并焊接固定,只要保证梁结构最终均与组成框架I的主横梁U、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连接固定即可。
[0109]本实施例中,由于常见的变流器柜体通常是将进出线的母排设置在柜体内部,在现场接线时需打开柜门进行操作,当变流器柜体的安装空间有限是,打开柜门进行操作较为不便。为此,如图1、图7所示,可在框架I沿横向的两端中的任一端或两端的外侧处设置有接线盒6。
[0110]具体的,如图8所示,接线盒6包括盒体61和盖体62,盒体61与框架I固定连接并且与框架I的内部连通,盒体61的内部设置有母排,盒体61的前端形成有操作口 63,盒体61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夹64,盖体62与盒体61通过栓接固定并将操作口 63封盖,盖体62与盒体61在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0111]现场接线时,只需要打开盖体62即可,操作简单法昂便,并且增加了柜体的防护等级。同时,采用电缆夹64方式接线,可增加电磁屏蔽性能。[0112]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变流器柜体受到的振动以及摆动的冲击力,还可在框架I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器,并且在框架I沿竖向的上端处的主横梁11、主纵梁12和主竖梁1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器。在将变流器柜体安装到船舶上时,柜体通过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与船舶的舱壁进行安装,可利用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有效地吸收船舶对柜体的振动以及摆动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振动以及摆动的冲击力传导至柜体上,进而确保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0113]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均采用钢丝绳减震器。
[0114]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使用时,会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在板材上进行开口 8,但当板材形成开口 8后,会使得板材受到的应力在开口 8处集中,易造成板材在开口 8处发生形变甚至是撕裂。为此如图1所示,背板14、门板、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底板18和分隔板2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形成有开口 8,并且在开口 8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7 ;其通过在柜体上的板材在形成开口 8处均增设加强筋7,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柜体上的板材在受到振动以及摆动冲击时在开口 8处发生形变。
[0115]同时,为了使得变流器柜体能够适应海洋环境,防止因腐蚀而造成的结构强度的下降,为此还可在背板14、门板、左侧板15、右侧板16、顶板17、底板18和分隔板23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0116]本实施例中,变流器柜体在实际使用时,柜体的内部需要大量走线,为此,主横梁11、主纵梁12、主竖梁13、支撑竖梁21、支撑纵梁22、安装纵梁24、承载纵梁51、承载横梁52和承载竖梁53均为中空结构,通过中空部分用于走线,从而便于柜体内部的走线。
[0117]同时,为了使得变流器柜体能够适应海洋环境,防止因腐蚀而造成的结构强度的下降,为此还可在主横梁11、主纵梁12、主竖梁13、支撑竖梁21、支撑纵梁22、安装纵梁24、承载纵梁51、承载横梁52和承载竖梁53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0118]具体的,即变流器柜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应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01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流器柜体,包括: 由主横梁、主纵梁和主竖梁构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 沿纵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背板和门板, 沿横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以及沿竖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的顶板和底板; 其中,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竖梁在相接处呈相互配合式插接并且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通过各自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框架嵌合并且焊接固定,在焊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所述门板通过边沿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框架扣合并通过锁定构件锁定,在扣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将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组件, 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沿纵向的两端处的支撑竖梁, 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沿竖向的两端的支撑纵梁, 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梁和两个所述支撑纵梁之间的分隔板, 所述支撑竖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靠接并焊接固定, 所述支撑纵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主竖梁和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主竖梁和所述支撑竖梁栓接固定;和/或 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竖梁栓接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 所述分隔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梁之间设置有安装纵梁, 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横向的两端处均弯折形成安装部,并通过所述安装部分别与其两端的所述分隔组件上的所述安装纵梁栓接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在背离安装端面的端面处设置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由至少两个子分隔板沿竖向依次排列构成, 所述安装纵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分隔板的拼接处,所述子分隔板通过边沿处与所述安装纵梁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由至少两个子背板沿横向依次排列构成, 所述支撑竖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子背板的拼接处,所述子背板通过边沿处形成的弯折部与所述支撑竖梁嵌合并且焊接固定,在焊接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架, 所述承载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的承载纵梁, 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的承载横梁, 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纵梁和所述承载横梁之间的承载竖梁, 所述承载纵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横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所述承载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主纵梁扣接并焊接固定, 所述承载竖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载纵梁和所述承载横梁靠接并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沿横向的两端中的任一端或两端的外侧处设置有接线盒, 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体, 所述盒体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框架的内部连通,所述盒体的前端形成有操作口,所述盒体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夹, 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通过栓接固定并将所述操作口封盖,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在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器, 所述框架沿竖向的上端处的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竖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所述门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分隔板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形成有开口,并且在所述开口的周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背板、所述门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流器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所述主纵梁、所述主竖梁、所述支撑竖梁、所述支撑纵梁、所述安装纵梁、所述承载纵梁、所述承载横梁和所述承载竖梁均为中空结构并且其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文档编号】H05K7/18GK103715864SQ20131070400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雨欣, 王婷, 刘海涛, 梁志伟, 黄敏, 李宇, 从静, 姚大为, 卢程, 杨林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