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839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包括壳体、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主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背面,该主支撑板开设一通槽,该副支撑板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壳体的背面设有末端定位部,该副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末端卡扣部;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时,选择性地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或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上述实用新型的底壳、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所构成的三角形支撑架的结构稳固,即使放置于光滑的桌面和承载较重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该三角形支撑机构也不会变形。
【专利说明】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外壳一般包括底壳和连接底壳的盖板,要支撑移动电子设备时,将盖板的末端抵接于桌面,使得盖板、底壳和桌面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此种支撑架的稳固性取决于盖板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小,若桌面较光滑,则在移动电子设备的重压下,该支撑架容易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可稳固地支撑移动电子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包括壳体、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主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背面,该主支撑板开设一通槽,该副支撑板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壳体的背面设有末端定位部,该副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末端卡扣部;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时,选择性地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或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0006]进一步地,该末端定位部包括设于该壳体的背面的两凸块,该末端定位部的两凸块之间构成一末端定位槽;该副支撑板的上端开设一形状大小与该末端定位部的凸块相匹配的末端开口,该副支撑板的末端与该末端开口构成该末端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嵌入该末端定位槽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副支撑板的末端嵌入该末端定位槽且该末端定位部的一凸块嵌入该末端开口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0007]进一步地,该壳体的背面还设有若干扣位定位部,末端定位部和若干扣位定位部间隔分布于同一直线上,该副支撑板设有与扣位定位部数量相同的扣位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选择性地扣合于若干扣位定位部的其中一个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且每一扣位卡扣部扣合于对应的一扣位定位部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0008]进一步地,每一扣位定位部包括设于壳体的背面的两凸起,每一扣位定位部的两凸起之间构成一扣位定位槽,该副支撑板上还开设若干对开口,每一对开口之间构成一卡杆,每一对开口和对应的卡杆构成扣位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选择性地嵌入若干扣位定位槽的其中一个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且每一扣位定位部的两凸起嵌入对应的一对开口内以及每 ^杆嵌入对应的一扣位定位槽内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0009]进一步地,该壳体的背面开设一收容槽,末端定位部和若干扣位定位部均设于该收容槽的底壁上;该主支撑板的上端通过上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收容槽的上侧壁,该副支撑板的下端通过下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壳体、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相闭合时,该主支撑架和该副支撑架均收容于该收容槽内。
[0010]进一步地,该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为折线部。
[0011]进一步地,该壳体包括底壳和底板,该底壳为PP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为PP加纤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的形状大小与该底壳的背面相匹配,该底板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于该底壳的背面,上述收容槽开设于该底板上。
[0012]进一步地,该主支撑板呈A字型,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0013]进一步地,该副支撑板呈梯形,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0014]进一步地,该主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各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凸条。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上述实用新型的底壳、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所构成的三角形支撑架的结构稳固,即使放置于光滑的桌面和承载较重的移动电子设备,该三角形支撑机构也不会变形。
[0017]2、通过将该末端卡扣部选择性地与末端定位部或若干扣位定位部的其中一个扣合可方便快捷地调节移动电子设备的倾斜度。
[0018]3、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收容于该壳体的收容槽内,可使得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背面平整,外形美观,且体积变小,方便携带。
[0019]4、扣位卡扣部和扣位定位部的配合结构可使得该副支撑板和该主支撑板更牢靠稳固地闭合于该壳体外,该扣位定位部还可配合末端卡扣部使用。
[0020]5、该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为折线部,相对铰接部,折线部结构更简单,可简化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组装工序,且提高生产效率。
[0021]6、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的形状既可保证稳固性,也可节省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0023]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面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作为支撑架使用时的剖面视图。
[0025]图4为图1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立体图。
[0026]图5为图4的II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6为图4的III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0029]图8为图7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31]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0、主支撑板20和副支撑板30。
[0032]该壳体10用于收容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该壳体10的背面开设一收容槽,该收容槽的底壁设有间隔分布于同一直线上的末端定位部19和若干扣位定位部17。
[0033]该主支撑板20的上端通过上连接部4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10的收容槽的上侧壁,该主支撑板20开设一通槽。
[0034]该副支撑板30的下端通过下连接部5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20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副支撑板30设有与扣位定位部17数量相同的扣位卡扣部37。该副支撑板30的上端设有末端卡扣部35。
[0035]需要将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作为移动电子设备支撑架使用时,拉动主支撑板20的下端,使得主支撑板20以连接部40为支点转动以与壳体10成一定夹角,再推动副支撑板30的上端,根据移动电子设备摆放的倾斜程度,将副支撑板30的末端卡扣部35对准末端定位部19或若干扣位定位部17的其中一个,再推压该末端卡扣部35,以使得该末端卡扣部35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19或该扣位定位部17,此时,该壳体10、主支撑板20和副支撑板30构成一稳固的三角形支撑机构,即使放置于光滑的桌面和承载较重的移动电子设备,该三角形支撑机构也不会变形。另外,通过将该末端卡扣部35选择性地与末端定位部19或若干扣位定位部17的其中一个扣合可方便快捷地调节移动电子设备与水平面的夹角。
[0036]当仅需将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作为保护套使用时,将末端定位部19与末端定位部19或若干扣位定位部17的其中一个分离后,推压该主支撑板20的下端,使得该主支撑板20与该壳体10相闭合,此时,该主支撑板20贴附于该收容槽的底壁,可使得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背面平整,外形更美观。再推压副支撑板30,以使得副支撑板30嵌入该主支撑板20的通槽内,该末端卡扣部35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19,且每一扣位卡扣部37扣合于一扣位定位部17,如此,即可使得主支撑板20和副支撑板30牢固地收容于该壳体10的收容槽内,从而使得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背面平整,外形美观,且体积变小,方便携带。
[0037]本实施例中,该末端定位部19包括设于该收容槽底壁的两凸块,该末端定位部19的两凸块之间构成一末端定位槽。每一扣位定位部17包括设于该收容槽底壁的两凸起,每一扣位定位部17的两凸起之间构成一扣位定位槽。
[0038]该副支撑板30的上端开设一形状大小与该末端定位部19的凸块相匹配的末端开口,该副支撑板30的末端可拆卸地嵌入该末端定位槽时,该壳体10、该主支撑板20和该副支撑板30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副支撑板30的末端可拆卸地嵌入该末端定位槽且该末端定位部19的一凸块嵌入该末端开口时,该壳体10、该主支撑板20和该副支撑板30相闭合。该副支撑板30的末端与该末端开口构成该末端卡扣部35。
[0039]该副支撑板30上还开设若干对开口,每一对开口之间构成一卡杆,该副支撑板30的末端选择性地嵌入若干扣位定位槽的其中一个时,该壳体10、该主支撑板20和该副支撑板30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末端卡扣部35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19,且每一扣位定位部17的两凸起嵌入对应的一对开口内以及每杆嵌入对应的一扣位定位槽内时,该壳体
10、该支撑板20和该副支撑板30相闭合。每一对开口和对应的卡杆构成一扣位卡扣部37。本实施例的扣位卡扣部37和扣位定位部17的配合结构可使得该副支撑板30和该主支撑板20更牢靠稳固地闭合于该壳体10外。
[0040]本实施例中,该上连接部40和下连接部50均为折线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上连接部40和下连接部50均为铰接部。相对铰接部,折线部结构更简单,可简化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组装工序,且提高生产效率。[0041]为方便拉出该主支撑板20,该壳体10的收容槽的底壁还开设一凹槽16,该凹槽16位于该主支撑20的下端。
[0042]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0包括底壳80和底板90,该底壳80为PP (即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90为PP加纤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90的形状大小与该底壳80的背面相匹配,该底板90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于该底壳80的背面,上述收容槽开设于该底板90上。其中,超声波焊接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此种焊接方式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且可使得该壳体10的密封性好,且不会损坏壳体10。
[0043]其他实施例中,若对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外形美观要求不高,可不开设该收容槽,而直接将末端定位部19和扣位定位部17设于壳体10的背面,该主支撑板20通过上连接部40设于该壳体10的背面。
[0044]本实施例中,该主支撑板20呈A字型,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该副支撑板30呈梯形,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如此,既可保证稳固性,也可节省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045]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该主支撑板20的左端和右端各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凸条29,以在主支撑板20折弯时增加弹力,方便打开扣位。
[004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主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背面,该主支撑板开设一通槽,该副支撑板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壳体的背面设有末端定位部,该副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末端卡扣部;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时,选择性地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或使得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末端定位部包括设于该壳体的背面的两凸块,该末端定位部的两凸块之间构成一末端定位槽;该副支撑板的上端开设一形状大小与该末端定位部的凸块相匹配的末端开口,该副支撑板的末端与该末端开口构成该末端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嵌入该末端定位槽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副支撑板的末端嵌入该末端定位槽且该末端定位部的一凸块嵌入该末端开口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背面还设有若干扣位定位部,末端定位部和若干扣位定位部间隔分布于同一直线上,该副支撑板设有与扣位定位部数量相同的扣位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选择性地扣合于若干扣位定位部的其中一个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且每一扣位卡扣部扣合于对应的一扣位定位部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扣位定位部包括设于壳体的背面的两凸起,每一扣位定位部的两凸起之间构成一扣位定位槽,该副支撑板上还开设若干对开口,每一对开口之间构成一卡杆,每一对开口和对应的卡杆构成扣位卡扣部;该副支撑板的末端选择性地嵌入若干扣位定位槽的其中一个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构成一三角形支撑架;该末端卡扣部扣合于该末端定位部,且每一扣位定位部的两凸起嵌入对应的一对开口内以及每杆嵌入对应的一扣位定位槽内时,该壳体、该主支撑板和该副支撑板相闭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背面开设一收容槽,末端定位部和若干扣位定位部均设于该收容槽的底壁上;该主支撑板的上端通过上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体的收容槽的上侧壁,该副支撑板的下端通过下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主支撑板的通槽的下侧壁;该壳体、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相闭合时,该主支撑架和该副支撑架均收容于该收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为折线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底壳和底板,该底壳为PP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为PP加纤材料制成的组件,该底板的形状大小与该底壳的背面相匹配,该底板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于该底壳的背面,上述收容槽开设于该底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主支撑板呈A字型,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副支撑板呈梯形,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主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各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凸 条。
【文档编号】H05K5/00GK203384601SQ20132041782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林常利 申请人:林常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