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总成及榨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919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油总成及榨油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榨油总成及榨油机,属于家用榨油机领域,其榨油总成包括榨膛和螺杆,榨膛为圆管状,螺杆穿设于榨膛的轴心并可绕轴心旋转,榨膛的前段设有进料口、后端部为出渣口、而中部的底面设有出油口;螺杆包括杆芯和绕设于杆芯外周的螺纹牙,螺纹牙的外周壁贴近榨膛的内壁,杆芯为前小后大的椎体,使得螺纹牙的牙深呈前深后浅,至少在所述螺杆后半段的所述螺纹牙上设有若干切削部。本方案的螺纹牙由深到浅,并在后半段的螺纹牙上设置切削部以增加摩擦力,使得榨膛内的压力集中于后段,压榨点集中,压榨效率和出油率更高;在螺纹牙上设置切削部后,无需对榨膛内部进行加工,极大简化了榨油总成的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榨油总成及榨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家用榨油机及其榨油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家用榨油机是一种用来对花生、芝麻等胚料进行压榨出油的机器,压榨出的油纯香且品质好,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食用油,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家用榨油机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0003]榨油机的核心部件为榨油总成,其榨膛和压榨螺杆的结构对榨油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榨油机总中,较为典型的结构是将榨膛的内壁设置成正多边形;具体可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742264.0公开的家用榨油机榨膛及家用榨油机,该专利文件提到“通过将榨膛的内壁设置成正多边形结构,使胚料在压榨过程中能够挤压更加充分”,其原理是通过增加榨膛内壁的摩擦力来提高压榨效果。
[0004]如果胚料在榨膛内移动阻力太小,则出油不充分,但如上所述将榨膛内壁设置成正多边形后,胚料传动时摩擦力较大,导致驱动电机的功耗大,约300W-350W,常出现卡死或烧坏电机现象;而且因整个榨膛的压榨力分散,势必影响压榨效率。另外,加工榨膛内壁的工艺较为复杂,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榨效率高且制造工艺简单的榨油总成及榨油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榨油总成,包括榨膛和螺杆,所述榨膛为圆管状,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榨膛的轴心并可绕轴心旋转,所述榨膛的前段设有进料口、后端部为出渣口、而中部的底面设有出油口 ;所述螺杆包括杆芯和绕设于所述杆芯外周的螺纹牙,所述螺纹牙的外周壁贴近所述榨膛的内壁,所述杆芯为前小后大的椎体,使得所述螺纹牙的牙深呈前深后浅,至少在所述螺杆后半段的所述螺纹牙上设有若干切削部。
[0008]进一步,所述切削部的形状为平面,且所述切削部分布于若干切削平面上,所述切削平面为四个、六个或八个,各所述切削平面均匀地环绕于所述螺杆的外周。
[0009]进一步,所述切削平面所围成的多边形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杆芯尾端的外径,SP所述切削平面位于所述螺纹牙上,使得所述螺杆后半段的外周壁呈带圆弧角的多边形。
[0010]进一步,所述杆芯对应于所述出渣口的一段为圆柱段。
[0011]进一步,所述螺纹牙的起始处为刀口状。
[0012]一种榨油机,包括机壳、电机和榨油总成,所述榨油总成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榨油总成为上述方案中的榨油总成。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螺杆的螺纹牙由深到浅,且后半段的螺纹牙上设置切削部,使得胚料在榨膛的前段传动较顺畅,而压力和摩擦力集中于榨膛的后段,压榨点集中,相比现有技术中分散的压榨力,本方案的压榨效率和出油率更高;2、在螺纹牙上设置切削部增加摩擦力后,榨膛的内部无需再加工,使榨油总成的制造工艺得到极大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3、因胚料在前段的传动顺畅,使得驱动电机的负载较小,功耗低,且不易卡死,稳定性好;4、由于榨膛前段的压力较小,榨膛壁承受压力较小,因此可减小榨膛壁的厚度,节省材料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中榨油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2为实施例中榨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种螺杆结构的右视图;
[0019]图5为实施例中第二种螺杆结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榨油机,包括机壳、电机和榨油总成,所述榨油总成由所述电机驱动。
[0021]参考图1至3,所述榨油总成包括榨膛I和螺杆2,所述榨膛I为圆管状,所述螺杆2穿设于所述榨膛I的轴心并可绕轴心旋转,所述榨膛I的前段设有进料口 11、后端部为出渣口 12、而中部的底面设有出油口 13 ;所述螺杆2包括杆芯21和绕设于所述杆芯21外周的螺纹牙22,所述螺纹牙22的外周壁贴近所述榨膛I的内壁,所述杆芯21为前小后大的椎体,使得所述螺纹牙22的牙深呈前深后浅,至少在所述螺杆2后半段的所述螺纹牙22上设有若干切削部221。切削部221可以是平面切削,也可以设置成U形切削、锯齿形切削或是其它形状的切削面,且相邻螺纹牙22之间的切削部221可以相互对齐或是交错分布,其目的均是为了增大螺纹牙22外周的摩擦力;因螺杆2的切削部221已使得榨油总成的后半段具有了足够的摩擦力,所以榨膛I的内壁可以不再加工摩擦面。
[0022]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削部221的形状为平面,且所述切削部221分布于若干切削平面上,所述切削平面为四个、六个或八个,各所述切削平面均匀地环绕于所述螺杆2的外周。这种切削部221的设置方式使螺杆2加工更加简易。所述切削平面所围成的多边形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杆芯21尾端的外径,即所述切削平面位于所述螺纹牙22上,使得所述螺杆2后半段的外周壁呈带圆弧角的多边形。
[0023]所述杆芯21对应于所述出渣口 12的一段为圆柱段211。圆柱段211与榨膛I内壁形成的间隙使得胚料不会轻易从榨油总成的尾端挤出,可提高压榨出油率。
[0024]所述螺纹牙22的起始处为刀口状。胚料进入榨膛时,刀口状的螺纹牙22可将胚料切碎后再传动,可减小胚料在榨膛内的传动阻力,降低了功耗,并可防止胚料卡住,提高了榨油机的稳定性。
[0025]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榨油总成,包括榨膛和螺杆,所述榨膛为圆管状,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榨膛的轴心并可绕轴心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膛的前段设有进料口、后端部为出渣口、而中部的底面设有出油口 ;所述螺杆包括杆芯和绕设于所述杆芯外周的螺纹牙,所述螺纹牙的外周壁贴近所述榨膛的内壁,所述杆芯为前小后大的椎体,使得所述螺纹牙的牙深呈前深后浅,至少在所述螺杆后半段的所述螺纹牙上设有若干切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的形状为平面,且所述切削部分布于若干切削平面上,所述切削平面为四个、六个或八个,各所述切削平面均匀地环绕于所述螺杆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榨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平面所围成的多边形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杆芯尾端的外径,即所述切削平面位于所述螺纹牙上,使得所述螺杆后半段的外周壁呈带圆弧角的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榨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芯对应于所述出渣口的一段为圆柱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榨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牙的起始处为刀口状。
6.一种榨油机,包括机壳、电机和榨油总成,所述榨油总成由所述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总成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榨油总成。
【文档编号】B30B15/00GK203752552SQ20132087636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友祥 申请人:王友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