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809187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按键、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按键用于电子装置,电子装置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开关元件,按键包括:触发元件以及键帽,触发元件包括本体及调整元件,开关元件邻近并对应本体的第二侧设置,且本体上具有固定孔,调整元件与固定孔结合并可相对固定孔移动以调整调整元件的第一端与开关元件的距离。键帽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键帽时,触发元件未触发开关元件;当施加外力于键帽时,键帽藉由外力按压本体,并促使调整元件的第一端触发开关元件。本发明藉由调整元件来调整其与电路板上的开关元件的间距,以解决由于模具公差问题造成的按键与电路板组装不到位,进而使得按键的触感不佳的问题。
【专利说明】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按键触感的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即时通讯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3G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正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终端。各种功能的日益完善,促使手机侧键的广泛应用,手机侧键可以方便快捷的为用户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如拍照、播放音乐等。
[0003]不过由于手机市场变化大,按键开发往往不断的重复精模的制作后送市场测试外观是否符合,由于模具的制作每一按键的公差都不一样,而调整按键触感又是费时的工作。例如,如果公差较大,亦即按键与电路板的组装不满足组装公差,则会导致按键的按压作动的行程不够,将不能正常触发电路板上的开关元件,使得侧按键的触感不佳;或是维修困难甚至报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藉由调整元件来调整其与电路板上的开关元件之间的间距,以解决由于模具公差问题造成的按键与电路板组装不到位,进而使得按键的触感不佳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用于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上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开关元件,该按键包括:触发元件以及键帽。该触发元件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开关元件邻近并对应该第二侧设置,且该本体上具有固定孔;以及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并可相对该固定孔移动以调整该调整元件的第一端与该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其中该第一端为该调整元件邻近该开关元件的一端。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该键帽时,该触发元件未触发该开关元件;当施加外力于该键帽时,该键帽藉由该外力按压该本体,并促使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触发该开关元件。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或者,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具有容置区域的凹陷结构,该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开关元件。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的材质为橡胶、硅胶或聚氨酯树脂。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为螺柱或螺钉,对应的该固定孔为螺孔;或者该调整元件具有第一锯齿结构,对应的该固定孔的内壁具有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锯齿结构与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锯齿结构配合并可调整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相对开关元件的距离。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具有凹槽,该调整元件的第二端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时该第二端未突出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其中该
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
[00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该电路板;以及壳体,该壳体上具有开孔,该按键容置于该壳体中,且该按键的该键帽自该开孔突出于该壳体。
[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框体,该第一框体内安装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开关元件,且该第一框体上具有触发元件安装部,其中,该触发元件包括本体以及调整元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放置该触发元件的该本体于该触发元件安装部,且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邻近该开关元件设置;将该调整元件与该本体上的固定孔结合,并调整该调整元件的第一端与该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其中该第一端为该调整元件邻近该开关元件的一端;放置键帽于该第一框体上并使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该键帽时,该触发元件未触发该开关元件;当施加外力于该键帽时,该键帽藉由该外力按压该本体,并促使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触发该开关元件。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组装方法于放置键帽于该第一框体上并使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提供第二框体,并使该第一框体与该第二框体结合形成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孔,该键帽自该开孔突出于该壳体。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或者,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具有容置区域的凹陷结构,该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开关元件。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具有凹槽,该调整元件的第二端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时该第二端未突出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其中该
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按键藉由于触发元件的本体上设置调整元件,以配合键帽调整调整元件与电路板上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电路板与按键之间因为组装公差导致的按键触感不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按键能够在大幅提高组装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组装的良率,即能够达到快速组装及维修的目的。
[0016]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按键以及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按键以及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
[0020]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按键与电路板的组装后的示意图;
[0021]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见图1-图5,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按键以及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图3-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按键以及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按键与电路板的组装后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上述电子装置例如为手机、个人数字电脑(PAD)、音频播放器或者视频播放器等,本实施例中例如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I包括按键、电路板3以及壳体4,壳体4上具有开孔41,按键容置于壳体4中,且按键的键帽21自开孔41突出于壳体4,以便于按键的按压操作。此外,电路板3上设置有开关元件31。且上述壳体4例如由第一框体42以及第二框体43组装形成。而,本实施方式中,键帽22例如可以为金属或者塑料的键帽。
[0023]请继续参见图2-图5,按键包括触发元件以及键帽21,且触发元件包括本体221以及调整元件222。本体2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23及第二侧224,开关元件31邻近并对应第二侧224设置,且本体221上具有固定孔225。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结合并可相对固定孔225移动以调整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端226为调整元件222邻近开关元件31的一端。至于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的结合方式,可以是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自本体221的第一侧223穿过固定孔225并与固定孔225结合,也可以是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自本体221的第二侧224穿过固定孔225并与固定孔225结合,这里只要是能实现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的结合,结合方式并不限定。而关于上述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对于此电子装置而言,满足配合其相应的键帽之后能够保证使用者能感受到较佳的触感为宜。当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调整适宜后,再将键帽21设置于本体221的第一侧223。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键帽21时,触发元件未触发开关元件31,也就是说触发元件的本体221以及调整元件222均不会接触开关元件31并触发开关元件31 ;当施加外力于键帽21时,键帽21藉由该外力按压本体221,并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触发开关元件31,开关元件31接受到压力后,产生触发信号,触发信号会通过电路板3被传导至电子装置I的处理单元中,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触发信号并控制电子装置I执行相关操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提及的在施加外力于键帽21的状态下,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会触发开关元件31,这里并不表示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会直接接触开关元件31,其可以是采取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来触发开关元件31,间接的方式例如为:本体221的第二侧224相对开关元件31的区域具有弹性结构,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结合后,若施加外力于键帽21,键帽21藉由该外力按压本体221,并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抵持该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在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抵持作用下会朝开关元件31形变,从而接触并触发开关元件31。
[0024]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本体221的材质例如为橡胶、硅胶或聚氨酯树脂,换句话说,本体221可采用具有适当刚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以提供按键按压时的适量形变,亦即,由于本体221具有一定弹性,当施加外力于键帽21时,键帽21藉由外力按压本体221,从而使得本体221朝指向开关元件31的方向发生形变,而由于调整元件222是固定于本体221上的,所以本体221会带动调整元件222朝向开关元件31移动,进而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触发开关元件31。
[0025]本发明中,由于调整元件222可相对本体221或是固定孔225相对移动以调整调整元件222与开关元件21之间的距离,因而即使电子装置I由于模具问题导致按键存在公差,也可以通过在键帽21组装至本体221的第一侧223之前,调整调整元件222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来解决按键与电路板3的组装不满足公差的问题,使得按键触感好。
[0026]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本体221的第二侧224相对开关元件31的区域为具有容置区域的凹陷结构228,该容置区域用以容置开关元件31,也就是说为使得按键与电路板3的组装更紧凑,在两者组装后,开关元件31可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容置区域中。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方式中,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开关元件31的区域也可以为平面结构,也就是说本体221的第二侧224不具有容置开关元件31的容置区域。
[0027]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是以调整元件222为螺柱或螺丝,对应的固定孔225为螺孔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另一实施方式中,调整元件可为具有第一锯齿结构,对应的固定孔的内壁具有可与调整元件的第一锯齿结构配合并可调整调整元件相对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的第二锯齿结构。
[0028]请继续参见图2-图4,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本体221的第一侧223还具有凹槽227,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容置于凹槽227内,且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结合时第二端229未突出于本体221的第一侧223,其中第一端226与第二端229相对。上述凹槽227的设置使得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不会突出于本体221的第一侧223的目的是由于后续键帽21会设置于本体221的第一侧223,若键帽21的内壁接触本体221的第一侧223或者说很接近第一侧223,对于不同的电子装置或不同的按键进行调整元件222相对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调整时,可能会出现键帽21在组装至本体221的第一侧223时,键帽21会抵靠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并按压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当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也可以是将键帽21设计成其内壁与调整元件222的第二端229或本体221的第一侧223相距适宜的距离,使得在调整调整元件222相对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后,键帽21组装至本体221的第一侧223时不会出现键帽21挤压调整元件222的状况。
[0029]请参见图6,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并请同时继续参见图1、图3-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中,该电子装置例如为上述电子装置1,电子装置I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首先,如步骤S1:提供第一框体42,第一框体42内安装有电路板3,电路板3上具有开关元件31,且第一框体42上具有触发元件安装部44,其中,触发元件包括本体221以及调整元件222,本体2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23及第二侧224 ;
[0031]接着,如步骤S2:放置触发元件的本体221于触发元件安装部44处,且本体221的第二侧224邻近开关元件31 ;
[0032]然后,如步骤S3:将调整元件222与本体221上的固定孔225结合,并调整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第一端226为调整元件222邻近开关元件31的一端,其中上述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对于此电子装置I而言,满足配合其相应的键帽21之后能够保证使用者能感受到较佳的触感为
且;
[0033]然后,如步骤S4:当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与开关元件31之间的距离调整适宜后,再放置键帽21于第一框体42上并使键帽21设置于本体221的第一侧223 ;
[0034]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键帽21时,触发元件未触发开关元件31,也就是说触发元件的本体221以及调整元件222均不会接触开关元件31并触发开关元件31 ;当施加外力于键帽21时,键帽21藉由该外力按压本体221,并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触发开关元件31,开关元件31接受到压力后,产生触发信号,触发信号会通过电路板3被传导至电子装置I的处理单元中,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触发信号并控制电子装置I执行相关操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提及的在施加外力于键帽21的状态下,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会触发开关元件31,这里并不表示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会直接接触开关元件31,其可以是采取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来触发开关元件31,间接的方式例如为:本体221的第二侧224相对开关元件31的区域具有弹性结构,调整元件222与固定孔225结合后,若施加外力于键帽21,键帽21藉由该外力按压本体221,并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抵持该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在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抵持作用下会朝开关元件31形变,从而接触并触发开关元件31。
[0035]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本体221的材质例如为橡胶、硅胶或聚氨酯树脂,换句话说,本体221可采用具有适当刚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以提供按键按压时的适量形变,亦即,由于本体221具有一定弹性,当施加外力于键帽21时,键帽21藉由外力按压本体221,从而使得本体221朝指向开关元件31的方向发生形变,而由于调整元件222是固定于本体221上的,所以本体221会带动调整元件222朝向开关元件31移动,进而促使调整元件222的第一端226触发开关元件31。
[0036]此外,本发明的组装方法于放置键帽21于第一框体42上并使键帽21设置于本体221的该第一侧22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37]步骤S5:提供第二框体43,并使第一框体42与第二框体43结合形成壳体4,壳体4具有开孔41,键帽21自开孔41突出于壳体4,以便于按键的按压操作。
[00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按键藉由于触发元件的本体上设置调整元件,以配合键帽调整调整元件与电路板上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电路板与按键之间因为组装公差导致的按键触感不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按键能够在大幅提高组装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组装的良率,即能够达到快速组装及维修的目的。
[0039]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用于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上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开关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 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包括: 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开关元件邻近并对应该第二侧设置,且该本体上具有固定孔;以及 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并可相对该固定孔移动以调整该调整元件的第一端与该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其中该第一端为该调整元件邻近该开关元件的一端;以及 键帽,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 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该键帽时,该触发元件未触发该开关元件;当施加外力于该键帽时,该键帽藉由该外力按压该本体,并促使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触发该开关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或者,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具有容置区域的凹陷结构,该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开关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材质为橡胶、硅胶或聚氨酯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为螺柱或螺钉,对应的该固定孔为螺孔;或者该调整元件具有第一锯齿结构,对应的该固定孔的内壁具有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锯齿结构与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锯齿结构配合并可调整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相对开关元件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具有凹槽,该调整元件的第二端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时该第二端未突出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该电路板;以及 壳体,该壳体上具有开孔,该按键容置于该壳体中,且该按键的该键帽自该开孔突出于该壳体。
7.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框体,该第一框体内安装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开关兀件,且该第一框体上具有触发元件安装部,其中,该触发元件包括本体以及调整元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放置该触发元件的该本体于该触发元件安装部,且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邻近该开关元件设置; 将该调整元件与该本体上的固定孔结合,并调整该调整元件的第一端与该开关元件之间的距离,该第一端为该调整元件邻近该开关元件的一端; 放置键帽于该第一框体上并使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 其中,当无外力施加于该键帽时,该触发元件未触发该开关元件;当施加外力于该键帽时,该键帽藉由该外力按压该本体,并促使该调整元件的该第一端触发该开关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方法于放置键帽于该第一框体上并使该键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提供第二框体,并使该第一框体与该第二框体结合形成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孔,该键帽自该开孔突出于该壳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或者,该本体的该第二侧相对该开关元件的区域为具有容置区域的凹陷结构,该容置区域用以容置该开关元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具有凹槽,该调整元件的第二端容置于该凹槽内,且该调整元件与该固定孔结合时该第二端未突出于该本体的 该第一侧,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
【文档编号】H05K5/02GK103871767SQ20141010110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朱玉麟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