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13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焊接的上部圆柱筒体(1)、中部圆锥筒体(2)和下部圆锥筒体(3),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法兰(4),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1)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外加强板(5)和内加强板(6),所述外加强板(5)和内加强板(6)均与法兰(4)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与门座起重机上部结构连接,优化了受力结构,减少了焊缝数量,降低了制造难度,减少了高强度螺栓的使用量(6CT90组),降低了下转柱的制造费用。
【专利说明】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门座起重机,具体涉及一种门座起重机的下转柱结构。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门座起重机主要用于修造船行业、港口物流业等。此类起重机主要由门架、转盘、人字架、臂架及各大机构等组成。下转柱是门座起重机回转部分的基础,用来支承机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电气设备、转盘、机器房、司机室、臂架系统及人字架等部件。
[0003]常规的门座起重机下转柱结构如图1一图2所示,由于下转柱下部要与球面推力轴承相配合来实现回转动作,而上部与转盘相连接,承受其上部的所有载荷。常规下转柱与转盘连接部位采用矩形截面箱体对接,矩形的每个边所处的面两侧采用夹板与高强度螺栓配钻后连接,使得高强度螺栓用量巨大(约50(Γ1500组螺栓),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很大。在现场安装时需要采用浮式起重机等吊装后高空整体安装螺栓,难度巨大,安全隐患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其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难度,且组装方便,减少安全隐患。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焊接的上部圆柱筒体、中部圆锥筒体和下部圆锥筒体,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法兰,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外加强板和内加强板,所述外加强板和内加强板均与法兰焊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与门座起重机上部结构连接,优化了受力结构,减少了焊缝数量,降低了制造难度,减少了高强度螺栓的使用量(6(Γ90组),降低了下转柱的制造费用。同时,由于采用了圆锥式的结构,使风载荷大大降低,增强了门座起重机的稳定性。在后期安装时便于高空作业,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常规下转柱的主视图。
[000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主视图。
[001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2]图5为图3中I部放大视图。
[0013]其中:
[0014]上部圆柱筒体I
[0015]中部圆锥筒体2
[0016]下部圆锥筒体3
[0017]法兰4
[0018]外加强板5
[0019]内加强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3—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包括上部圆柱筒体1、中部圆锥筒体2、下部圆锥筒体3、法兰4、外加强板5和内加强板6。所述上部圆柱筒体1、中部圆锥筒体2及下部圆锥筒体3依次自上而下焊接成型。所述法兰4设置于上部圆柱筒体I的上方,所述外加强板5焊接与法兰4的下方,且与上部圆柱筒体I的外壁面相焊接,所述内加强板6与法兰4的下方,且与上部圆柱筒体I的内壁面相焊接,起到加强局部稳定性的作用。本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可实现承载大载荷且同时具有在回转机构驱动下360°旋转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门座起重机多段圆锥式下转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焊接的上部圆柱筒体(I)、中部圆锥筒体(2)和下部圆锥筒体(3),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I)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法兰(4),在所述上部圆柱筒体(I)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外加强板(5)和内加强板(6),所述外加强板(5)和内加强板(6)均与法兰(4)焊接。
【文档编号】B66C23/84GK204022357SQ201420421757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孟庆国 申请人: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