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改变雷体深度的锚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37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锚雷技术,特别指一种可以改变雷体深度的锚雷



背景技术:

传统锚雷布设后,雷体在水中的深度是固定的,不能改变,容易被扫雷措施破坏,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战况。

布雷工作量大,临时布设需要时间,容易贻误战机,还有被攻击,被发现的隐患,若提早布设,船只不能进入,海域封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锚雷深度固定的缺陷,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先让锚雷整体沉底,但沉底后雷体通过短雷索悬停在雷锚之上,再根据定时装置或声呐信号,使雷体下的卷索轮释放雷索,雷体带着雷索上浮,到预定深度后,卷索轮停止释放雷索,雷体被雷锚系留在需要的深度。

基本结构:雷体顶部是声呐接收装置,中部或下部有深度控制器,雷体下部的支架连接卷索轮,卷索轮上的雷索与雷锚连接,雷索有一两米不在卷索轮中。

雷锚结构简单,仅仅是可以抓海底的重物。

雷体上除雷作为锚的引信外,还有作为沉底雷的引信,使其在水底时,能作为沉底雷使用。

雷锚上也可以安装沉底雷,使其可以作为沉底雷使用,而上方是锚雷雷体,成为沉底雷和锚雷一体。

雷体可以不装爆炸物和引信,成为水中系留平台,如装上探测器材,成为海中探测装置。

本发明除了具有传统锚雷的基本功能外,还有比传统锚雷更多的功能,雷体在水底时,可以作为沉底雷使用,雷锚也可以成为沉底雷。可以提早布设,但在水底不会对舰船造成危害,还能避免被扫雷,当需要时,可以通过指令使雷体上浮,成为锚雷,无需临时布设,避免布雷时的危险,不贻误战机。

附图说明

图1是锚雷在海底的状态和结构图。

其中:1.声呐接受装置,2.雷体,3.深度控制器,4.支架,5.卷索轮,6.雷索,7.雷锚。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先设置好2.雷体的深度和释放6.雷索的时间,把锚雷推入水中,解脱结构接触水后,使7.雷锚和2.雷体解脱,7.雷锚密度大,下沉过程中在下方,2.雷体有正浮力,下沉过程在上方,直到7.雷锚坐底,2.雷体仍在正浮力作用下被一两米的6.雷索牵引停留在7.雷锚上方,不会碰触海底,5.卷索轮是固定的,不会释放6.雷索。

一段时间后,2.雷体内的定时器发出信号,或是1.声呐接受装置接收到密码信号后,5.卷索轮解除固定,2.雷体在正浮力作用下上浮,拉出5.卷索轮中的6.雷索,当2.雷体上浮到预先设置的深度时,3.深度控制器感知深度并控制5.卷索轮固定,2.雷体便在6.雷索牵引下,停留在这一深度,进入战斗状态。

也可以通过声呐信号控制5.卷索轮使2.雷体再次上浮,按照声呐信号给予的指令,在另一深度停留,或是浮出水面。

需要时,还可以控制5.卷索轮解脱6.雷索,2.雷体上浮到海面,成为漂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可以改变雷体深度的锚雷,雷体顶部是声呐接收装置,中部或下部有深度控制器,雷体下部的支架连接卷索轮,卷索轮上的雷索与雷锚连接。使用时,雷体与雷锚先沉入海底,雷体通过雷索系留在雷锚上方一两米,可作为沉底雷,接收到指令或内部时间到达后,卷索轮释放雷索,雷体上浮到设定深度时,控制卷索轮固定,雷体停留在设定深度成为锚雷,雷体还能根据指令再上浮至更高深度,或解脱雷索成为漂雷。雷体还能作为水中系留平台,成为水中探测器等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深蓝未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