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4774发布日期:2021-12-04 10:3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2.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涤纶面料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吸湿效果较差,在接触汗液时不便于保持人体体温,应用起来保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涤纶面料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吸湿效果较差,在接触汗液时不便于保持人体体温,应用起来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包括有腈纶纤维、粘纤纺线、棉纺线和涤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粘纤纺线、棉纺线和涤纶纤维的纺线配比比例按照半分比计算分别为:28%、36%、28%和8%,所述腈纶纤维包括有蓬松丝纤维和微丙烯纤维丝,且蓬松丝纤维位于微丙烯纤维丝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蓬松丝纤维的收缩率大于微丙烯纤维丝的收缩率。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通过微丙烯纤维的纤维丝遇热收缩变形,与近乎原长状态的蓬松丝纤维组成内部空腔,形成一种仿生羽绒结构,增大了面料之中的空气留存空间,提升了保暖性能,而在遇到汗水时,整个腈纶纤维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氰基,避免了像纯棉那样锁住水分,而会及时排出,而且腈纶纤维非常细,使得整个面料单位面积面料体积更轻,兼顾了轻盈。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腈纶纤维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腈纶纤维、101蓬松丝纤维、102微丙烯纤维丝、2粘纤纺线、3棉纺线、4涤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2.实施例:参照图1

2,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包括有腈纶纤维1、粘纤纺线2、棉
纺线3和涤纶纤维4,所述腈纶纤维1、粘纤纺线2、棉纺线3和涤纶纤维4的纺线配比比例按照半分比计算分别为:28%、36%、28%和8%,所述腈纶纤维1包括有蓬松丝纤维101和微丙烯纤维丝102,且蓬松丝纤维101位于微丙烯纤维丝102的表面,蓬松丝纤维101的收缩率大于微丙烯纤维丝102的收缩率,该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通过微丙烯纤维102的纤维丝遇热收缩变形,与近乎原长状态的蓬松丝纤维101组成内部空腔,形成一种仿生羽绒结构,增大了面料之中的空气留存空间,提升了保暖性能,而在遇到汗水时,整个腈纶纤维1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氰基,避免了像纯棉那样锁住水分,而会及时排出,而且腈纶纤维1非常细,使得整个面料单位面积面料体积更轻,兼顾了轻盈。
13.综上所述,该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通过微丙烯纤维102的纤维丝遇热收缩变形,与近乎原长状态的蓬松丝纤维101组成内部空腔,形成一种仿生羽绒结构,增大了面料之中的空气留存空间,提升了保暖性能,而在遇到汗水时,整个腈纶纤维1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氰基,避免了像纯棉那样锁住水分,而会及时排出,而且腈纶纤维1非常细,使得整个面料单位面积面料体积更轻,兼顾了轻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涤纶面料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吸湿效果较差,在接触汗液时不便于保持人体体温,应用起来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包括有腈纶纤维(1)、粘纤纺线(2)、棉纺线(3)和涤纶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1)包括有蓬松丝纤维(101)和微丙烯纤维丝(102),且蓬松丝纤维(101)位于微丙烯纤维丝(102)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丝纤维(101)的收缩率大于微丙烯纤维丝(102)的收缩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吸湿透气涤纶面料,包括有腈纶纤维、粘纤纺线、棉纺线和涤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粘纤纺线、棉纺线和涤纶纤维的纺线配比比例按照半分比计算分别为:28%、36%、28%和8%,所述腈纶纤维包括有蓬松丝纤维和微丙烯纤维丝,且蓬松丝纤维位于微丙烯纤维丝的表面。通过微丙烯纤维的纤维丝遇热收缩变形,与近乎原长状态的蓬松丝纤维组成内部空腔,形成一种仿生羽绒结构,增大了面料之中的空气留存空间,提升了保暖性能,而在遇到汗水时,整个腈纶纤维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氰基,避免了像纯棉那样锁住水分,而会及时排出,而且腈纶纤维非常细,使得整个面料单位面积面料体积更轻,兼顾了轻盈。兼顾了轻盈。兼顾了轻盈。


技术研发人员:沈大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诚恒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