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钻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4364发布日期:2021-09-15 09:0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钻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钻绒面料。


背景技术:

2.羽绒服装轻盈柔软、保暖性强且易护理,既可作为冬季日常穿着的外套,又可作为滑雪等户外冰雪运动的专用服装,在世界各个国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4272

2002《羽绒服装》中增加了微生物、甲醛含量等安全指标,使中国羽绒服装在质量控制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3.羽绒服装的结构比起别的服装较为复杂,主要由面料、里料、内胆和填充物组成。面料、里料、内胆要具备防钻绒性,一般采用高密度的锦纶、涤纶织物;填充物是经水洗加工、高温消毒以及杀菌脱脂处理后的鸭、鹅的羽绒和羽毛。羽绒服的防钻绒性是考核羽绒服装质量的重要指标,gb/t 14272—2001标准规定,防钻绒性仅考核与羽绒直接接触的织物。老式的羽绒服都有填充羽绒的胆料,内、外还分别有一层面料或里料包覆,因此羽绒服钻绒情况不是很严重,质量问题不是很突出。现在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时尚,达到更轻、更薄、手感更柔软的效果,去掉了内胆,面料不具备防绒性,就时常会有消费者投诉羽绒服有钻绒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羽绒服里面穿着深色的上装,脱去羽绒服后,身上会有许多细小的羽毛或羽绒,使人感到非常尴尬。
4.因此,针对羽绒服面料存在的羽绒钻绒现象,需要开发一种避免钻绒现象的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一种防钻绒面料,用来解决目前的羽绒服面料存在的容易出现羽绒钻绒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钻绒面料,所述面料由内层的第一面料层和外层的第二面料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面料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面料层采用20d/24f、上机密度小于等于380的尼龙纱线,第一面料层中的纬纱采用截面结构为星形的异性纤维;第二面料层采用涤纶纤维,第二面料层的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
7.本申请采用了20d的尼龙面料,目前市场上的常规防钻绒方法大多是通过增加上机密度(420条或者更高)来使成品面料更紧密、使空隙更小,从而达到防绒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具体是因其高密的原因导致面料手感变硬,悬垂性变差,影响消费者穿着舒适度。
8.本申请的上述结构采用了异性纤维,利用星形结构的异形纤维从而使纱线各根纤维之间能够啮合更紧密,从而利用啮合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面料的空隙,与目前的常规做法相比,达到同样的低空隙结构,其上机密度的要求更低,在应用到防绒羽绒服面料中用来防钻绒时,可以实现以较低密度(380t)达成优良的防绒效果(gb/t14272国标中的一等品)。这
种利用星形的结构不仅保证了面料的手感,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防绒性能。
9.本案的面料采用两层结构,利用两层结构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面料层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利用拒水涂层能够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双重防水保障羽绒服的优异防水性。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面料层的经纬密度为205*174根/inch。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面料层的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交织而成,密度为150*100根/inch,规格采用40支纱。
13.作为优选,第二面料层的上机密度为100

150。
14.作为优选,所述异性纤维的星形为4

6角结构。
15.结合异形纤维的特殊性,针对面料有羽绒钻绒现象,本公司开发了适合时代潮流的“轻盈、蓬松、保暖性更优”的新型星形纱织造的防钻绒面料。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保证手感的同时,达到较好的防钻绒效果。利用双层结构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面料层,2第二面料层,3第一经纱,4第一纬纱,5拒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将进一步细化基于附图所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并非旨在将实施方案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替代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21.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尽管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所述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些实例不是限制性的,使得可以使用其它实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所述实施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修改。
22.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给出了一种防钻绒面料,该面料主要是用于针对目前利用增加上机密度降低缝隙来进行防钻绒的方式所存在的手感变差问题。具体的,该面料由内层的第一面料层和外层的第二面料层连接而成。在所述第一面料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面料层采用20d/24f、上机密度小于等于380的尼龙纱线,并且第一面料层中的第一纬纱采用截面结构为星形的异性纤维;第一面料层的经纬密度为205*174根/inch,第一面料层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用于内部防水。第一纬纱所采用的异性纤维的星形为4

6角结构,利用这种星形的结构可以在相邻的纤维之间形成啮合结构,利用各纤维之间的啮合提高纱线的结合紧密度。这样的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纬纱的紧密度,从而降低了羽绒从缝隙之间钻出的概率。由于在达到防钻绒的基础上,并没有提高上机密度,因此,手感和质感也不会变差。
23.所述第二面料层的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交织而成,密度为150*100根/inch,规格采用40支纱。第二面料层采用涤纶纤维,第二面料层的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用于外层防
水。第二面料层的上机密度为100

150。利用第二层面料层进一步提高外层的手感,同时结合第一面料层两层的防水提高整体的防水性。
24.这种面料特别适合湿气较重、容易被打湿的环境。在恶劣的环境下,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25.为了便于进行解释,上述描述中使用特定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实施上述实施方案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因此,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其目的并非在于穷举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具体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上述教导内容的基础,还能够进行一定的修改、组合和以及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内层的第一面料层和外层的第二面料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面料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面料层采用20d/24f、上机密度小于等于380的尼龙纱线,第一面料层中的纬纱采用截面结构为星形的异性纤维;第二面料层采用涤纶纤维,第二面料层的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层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层的经纬密度为205*174根/inc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层的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交织而成,密度为150*100根/inch,规格采用40支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面料层的上机密度为100

1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性纤维的星形为4

6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钻绒面料。所述面料由内层的第一面料层和外层的第二面料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面料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面料层采用20D/24F、上机密度小于等于380的尼龙纱线,第一面料层中的纬纱采用截面结构为星形的异性纤维;第二面料层采用涤纶纤维,第二面料层的表面涂覆有拒水涂层。该面料能够在保证手感的同时,达到较好的防钻绒效果。利用双层结构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钇名 施鹏 蔡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明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