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38396发布日期:2021-11-17 23:13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当发生突发性核泄漏时,如果不及时对核泄露的区域进行及时地处理,核废水容易进入地下水,对下游等地会造成更大的核污染,可能会严重危害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可以及时对核辐射区域进行阻隔,减少核放射材料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防止辐射扩散。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相连两挡板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所述挡板的下端延伸至承压含水层,所述挡板的上端凸出于地面;
7.步骤2,在核辐射区域的中心开挖滤液注入井,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过滤后的新鲜水,同时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保持该过程7~30d;
8.步骤3,停止新鲜水的注入,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
9.步骤4,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石灰乳,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排出多余废水;
10.步骤5,停止注入石灰乳,不断排出废水,随后将辐射处理区域的上方铺上混凝土。
11.进一步,在步骤4之后,不断从污染水排出井内添加水泥粉,所述水泥粉吸收多余废水后变成水泥板,所述水泥板通过提升装置拉出并铺设在辐射处理区域内。
12.进一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套筒,所述提升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水泥粉通过所述提升套筒上下提升,废水能够通过渗透孔进入提升套筒内与水泥粉融合。
13.在添加水泥粉的同时对核辐射区域的地表进行加压,通过压路机反复碾压核辐射区域。
14.进一步,在步骤4之前预先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氯化钡溶液,通过氯化钡溶液除去核辐射区域内的镭。
15.进一步,碾压结束后,在核辐射区域的地表开设若干盲孔,所述盲孔向下延伸。
16.进一步,在核辐射区域铺洒若干层石灰粉。
17.进一步,所述挡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发明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相连两挡板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减少核辐射区域下方的受污染的地下水与新鲜地下水流通,可以及时对核辐射区域进行阻隔。将挡板的上端凸出于地面,形成一定的屏障,避免野生动物进入受到辐射,也避免了辐射的动态流动。
20.本发明方法中,通过不断注入新鲜水,可以对核辐射区域下方的受污染的地下水不断进行置换,受污染的地下水不断受到净化和稀释,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通过石灰乳的通入,达到除去辐射元素的作用,使其可以沉淀在核辐射区域,不能流动,因此减少核放射材料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防止了辐射扩散。
2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1,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1,挡板1呈弧形,挡板1的下端可设置尖端,在插打之前可以开挖沟槽,可以便于打桩操作,相连两挡板1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所述挡板1的下端延伸至承压含水层4,所述挡板1的上端凸出于地面,大概凸出1~3m即可;其中2为覆盖层,3为黏土层。
26.步骤2,在核辐射区域的中心开挖滤液注入井,滤液采用过滤后的不含辐射的新鲜水,滤液注入井深入到承压含水层4内,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过滤后的新鲜水,同时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保持该过程7~30d;
27.步骤3,停止新鲜水的注入,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尽可能多地排出多余废水;
28.步骤4,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石灰乳,通过加入石灰乳进行中和,使得铀、镭等有害物可以得到沉淀,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排出多余废水;
29.步骤5,停止注入石灰乳,不断排出废水,随后将辐射处理区域的上方铺上混凝土。
30.本发明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1,相连两挡板1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减少核辐射区域下方的受污染的地下水与新鲜地下水流通,可以及时对核辐射区域进行阻隔。将挡板1的上端凸出于地面,形成一定的屏障,避免野生动物进入受到辐射,也避免了辐射的动态流动。
31.本发明方法中,通过不断注入新鲜水,可以对核辐射区域下方的受污染的地下水不断进行置换,受污染的地下水不断受到净化和稀释,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通过石灰乳的通入,达到除去辐射元素的作用,使其可以沉淀在核辐射区域,不能流动,因此减少核放射材料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防止了辐射扩散。
32.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之后,不断从污染水排出井内添加水泥粉,所述水泥粉吸收多余废水后变成水泥板,所述水泥板通过提升装置拉出并铺设在辐射处理区域内。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套筒,所述提升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水泥粉通过所述提升套筒上下提升,废水能够通过渗透孔进入提升套筒内与水泥粉融合,提升套筒的底部可以设置可拆卸的端盖,可以将水泥板排出后重复进行利用,不断吸收底部的残余废水,提高清理效率。在添加水泥粉的同时对核辐射区域的地表进行加压,通过压路机反复碾压核辐射区域,使得底部的多余废水可以渗出,得到及时的处理。
33.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之前预先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氯化钡溶液,通过氯化钡溶液生成钡、镭共沉淀,除去核辐射区域内的镭。
34.本实施例中,碾压结束后,在核辐射区域的地表开设若干盲孔,所述盲孔向下延伸。在核辐射区域铺洒若干层石灰粉,进一步除去核废水。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减少核辐射的扩散。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相连两挡板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所述挡板的下端延伸至承压含水层,所述挡板的上端凸出于地面;步骤2,在核辐射区域的中心开挖滤液注入井,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过滤后的新鲜水,同时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保持该过程7~30d;步骤3,停止新鲜水的注入,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步骤4,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石灰乳,通过污染水排出井排出多余废水;步骤5,停止注入石灰乳,不断排出废水,随后将辐射处理区域的上方铺上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后,不断从污染水排出井内添加水泥粉,所述水泥粉吸收多余废水后变成水泥板,所述水泥板通过提升装置拉出并铺设在辐射处理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套筒,所述提升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水泥粉通过所述提升套筒上下提升,废水能够通过渗透孔进入提升套筒内与水泥粉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水泥粉的同时对核辐射区域的地表进行加压,通过压路机反复碾压核辐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前预先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氯化钡溶液,通过氯化钡溶液除去核辐射区域内的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碾压结束后,在核辐射区域的地表开设若干盲孔,所述盲孔向下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核辐射区域铺洒若干层石灰粉。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防核辐射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核辐射区域的外侧插打挡板,相连两挡板紧密相连将核辐射区域围成环形的辐射处理区域,所述挡板的下端延伸至承压含水层,所述挡板的上端凸出于地面;在核辐射区域的中心开挖滤液注入井,通过滤液注入井持续注入过滤后的新鲜水,同时持续将核辐射区域底部的污染水排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及时对核辐射区域进行阻隔,减少核放射材料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防止辐射扩散。防止辐射扩散。防止辐射扩散。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鹏
技术研发日:2021.08.15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