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窗帘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0025发布日期:2021-11-03 16:2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阻燃窗帘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窗帘面料。


背景技术:

2.窗帘布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使用,除了具有阻挡户外热量流入到室内的和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眩目之外。它更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到户外,在传达了一种庭院生活的休闲理念同时创造出了新的居住空间,窗帘布能使人们享受阳光的同而不受紫外线的侵袭,阻挡过强的日光照射。
3.但是窗帘一般是长时间使用,同时也是易燃品,现有窗帘布一般不具有阻燃效果,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窗帘面料结构存在一定的孔洞缝隙,遮光效果较差,一般是通过增加厚度来达到遮光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燃窗帘面料,设置阻燃层,并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同时能够有效保护表面涂层,面料整体的牢靠性较好。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阻燃窗帘面料,包括内外表面设置阻燃层的基底面料层、复合在基底面料层外表面并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遮光隔热层,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遮光隔热涂层,所述遮光隔热涂层涂覆宽度与所述阻燃层宽度匹配,并在所述遮光隔热层和基底面料层于所述遮光隔热涂层两端侧缝制有缝纫线。
7.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包括分别复合在所述基底面料层内外表面中部的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
8.进一步的,所述外阻燃层和内阻燃层为发泡型阻燃层。
9.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侧复合有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内保护层,在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复合有不与遮光隔热涂层胶粘固定的外保护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外侧表面于阻燃层两侧设置有复合处,并在所述复合处设置热熔胶分别与所述内保护层和遮光隔热层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于所述遮光隔热涂层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层复合处,用于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隔热涂层通过热熔胶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基底面料层采用双层面料,且所述基底面料层中靠外侧的面料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靠内侧的面料。
13.进一步的,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外侧面均磨毛处理。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遮光隔热层,可充分保障阻燃效果;阻燃层选择发泡型阻燃层,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可以保证透气性;设置复合处和保护层复合处,可降低胶水用量,避免由于整面辊涂胶水造成复合处局部上胶量偏多,可避免
复合后面料整体质感偏硬;另外设置保护层也可起到对缝纫线的遮掩效果;基底面料层的内、外侧面均磨毛处理,使得面料表面纤维毛羽进一步丰富,辊压复合后可使得面料孔隙内的纤维毛羽富集,使得面料孔隙内的毛羽堆积密度更大,因此遮光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阻燃窗帘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基底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19.注:附图中,上方代表外侧。
20.图中:1

基底面料层;11

外阻燃层;12

内阻燃层;13

复合处;2

遮光隔热层;21

遮光隔热涂层;22

保护层复合处;3

外保护层;4

内保护层;5

热熔胶;6

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阻燃窗帘面料,包括内外表面设置阻燃层的基底面料层1、复合在基底面料层1外表面并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遮光隔热层2,遮光隔热层2的外表面涂覆有遮光隔热涂层21(可为银胶涂层,市售产品,其他种类的涂层也可),遮光隔热涂层21涂覆宽度与阻燃层宽度匹配,并在遮光隔热层2和基底面料层1的两端侧于遮光隔热涂层21两端侧缝制有缝纫线6,起到增强面料连接强度的作用。
24.进一步,阻燃层包括分别复合在基底面料层1内外表面中部的内阻燃层12和外阻燃层11。外阻燃层11和内阻燃层12为发泡型阻燃层,可以是市售的阻燃低聚epe薄板复合而成至基底面料表面,也可是阻燃发泡涂层(即在表层直接发泡而成),发泡型阻燃层(添加有阻燃剂一同发泡),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可以保证透气性。
25.另外,为了对阻燃层和隔热涂层进行保护,在基底面料层1的内侧复合有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内保护层4,在遮光隔热层2的外表面复合有不与遮光隔热涂层胶粘固定的外保护层3。
26.其中,基底面料层1的内、外侧表面于阻燃层两侧设置有复合处13(复合处预留宽度相对较大,便于后续上胶后进行裁切),并在复合处13设置热熔胶5,用于与内保护层4和遮光隔热层2复合,因此无需与阻燃层胶粘固定;遮光隔热层2的外表面于(银胶)遮光隔热涂层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层复合处22,用于外保护层3和隔热涂层复合。
27.设置复合处13和保护层复合处22,可降低胶水用量,避免由于整面辊涂胶水造成复合处局部上胶量偏多,可避免复合后面料整体质感偏硬,也可避免整面上胶造成覆盖,影
响阻燃效果和遮光隔热性能;另外设置保护层也可起到对缝纫线6的遮掩效果。
28.进一步参照图3,为了保证遮光效果,基底面料层1采用双层面料,且基底面料层1中靠外侧的面料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靠内侧的面料,针对梭织面料是是经纬密度,针织面料则指圈密。同时基底面料层1的内、外侧面均磨毛处理(常规加工工艺),使得面料表面纤维毛羽进一步丰富,辊压复合后可使得面料孔隙内的纤维毛羽富集,使得面料孔隙内的毛羽堆积密度更大,因此遮光性能更好。
29.本申请中,其他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对于面料纱线种类和规格的选取,为常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表面设置阻燃层的基底面料层、复合在基底面料层外表面并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遮光隔热层,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遮光隔热涂层,所述遮光隔热涂层涂覆宽度与所述阻燃层宽度匹配,并在所述遮光隔热层和基底面料层于所述遮光隔热涂层两端侧缝制有缝纫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包括分别复合在所述基底面料层内外表面中部的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阻燃层和内阻燃层为发泡型阻燃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侧复合有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内保护层,在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复合有不与遮光隔热涂层胶粘固定的外保护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外侧表面于阻燃层两侧设置有复合处,并在所述复合处设置热熔胶分别与所述内保护层和遮光隔热层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于所述遮光隔热涂层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层复合处,用于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隔热涂层通过热熔胶复合。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面料层采用双层面料,且所述基底面料层中靠外侧的面料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靠内侧的面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燃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面料层的内、外侧面均磨毛处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窗帘面料,包括内外表面设置阻燃层的基底面料层、复合在基底面料层外表面并不与阻燃层胶粘固定的遮光隔热层,所述遮光隔热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遮光隔热涂层,所述遮光隔热涂层涂覆宽度与所述阻燃层宽度匹配,并在所述遮光隔热层和基底面料层于所述遮光隔热涂层两端侧缝制有缝纫线。本实用新型阻燃窗帘面料,设置阻燃层,并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同时能够有效保护表面涂层,面料整体的牢靠性较好。体的牢靠性较好。体的牢靠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黄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彩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